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11,(13):80-81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5月25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2011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更新版,指出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一些拉美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强劲增长将继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依然疲弱,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尽管地球年复一年地在围绕着太阳公转, 过了2005,又来了2006,可中国与中国经济却不会这样地年复一年周而复始。2006年的中国经济,不会与2005年的中国经济唱着同一首歌。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是中国经济以8%以上的势头,持续高速增长的第10个年头。2005年的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强势经济的所有特点,中国经济继续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的强有力的发动机。2005年,尽管笼罩全球的石油危机继续升级,美元持续走软,尽管反恐之战战火继续蔓延,甚至有越燃越旺之虞,  相似文献   

3.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52-52
2009年上半年亚洲苯乙烯树脂需求仍将继续维持疲软趋势。自2008年9月份以来,中国主要市场需求崩溃,日益悲观的情绪已经蔓延到整个亚洲市场。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继续影响着整个市场。华南地区一家贸易商表示,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措施,但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仍在急剧下滑,预计2009年国内经济前景不容乐观。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急剧放缓,我国制造业受影响最直接,数以千计的工厂被迫关闭。  相似文献   

4.
2021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持续缓慢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仍在蔓延。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中国制度优势和治理绩效在全球抗疫中彰显,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了世界经济"东升西降"这一历史进程。美国拜登政府在中美关系上继续施压,力图推进西方形成反华遏华联盟。全球化在挫折中继续前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深度调整,美国等继续推进所谓"民主国家"联盟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全球产业链在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的基础上,正在呈现日益突出的集团化、意识形态化、分裂化趋势。对于当前国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我们应科学研判,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两会,总是引人瞩目。今年的两会,到会的国内外记者超过去年,反映出全世界对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的关注度。美国经济面临新一波冲击,欧洲经济何时复苏,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提振,似乎都不明朗,难说乐观,因此,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势头并且继续保持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自然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2009,(42):56-57
克鲁格曼:全球经济复苏还需两年;佐利克:全球经济基本面不支持退出政策;王庆:货币政策转向“时差”10个月;孙明春:中国资产价格将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7.
缩水     
《商界》2014,(7):19-19
6月以来,美国经济快速复苏,欧洲经济也止跌回稳。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却面临着严峻考验。不论是在服装、汽车还是基金行业,业绩下滑、门店减少、亏损扩大等情形不断上演。在末日博士鲁比尼看来,中国经济虽然没有崩盘风险,但未来或许将继续颠簸。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10,(11):98-109
2009年,在全球衰退的环境中大,中国仍然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这其中以大规模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刺激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愈加明显。2010年前几个月国内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09年,尽管中国的出口商品占全球市场的份额继续上升,但总出口仍有所下降。这加上进口的强劲,导致了净出口的收窄,大幅拉低了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经常帐户盈余也急剧下降。不过从2009年开始出口有强劲反弹,并在2010年初超过了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运行,欧洲步履艰难,全球贸易疲软,美国经济复苏,关联储政策正常化,欧盟和日本定量宽松.我国年经济继续下滑的压力仍然持续增大,面临房地产继续萎缩的压力,餐饮业下滑压力,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负担太重四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短期内,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或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痛苦过程,但长期看,这不仅对中国经济是重大利好,而且还将继续给全球经济带来可观"红利"短期内,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或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痛苦过  相似文献   

11.
诸建芳 《新财富》2009,(2):28-28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加速下滑趋势,2009年上半年经济下滑的趋势还将继续,但是2009年下半年,扩张性政策对经济增长将产生明显影响,经济增速回升,呈“U”型增长。  相似文献   

12.
张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9-19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近来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但是转型期的中国在财政体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阻碍着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国安 《财贸经济》2001,(12):10-15
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无非是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配置.这样的经济全球化既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也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政治环境,从而既会使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变化,也改变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的环境,使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既是经济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更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美元,达到了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在全球贸易大国排序中,中国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仍具备继续增长的基本条件。其有利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国际投资开始活跃,中国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制造业高速发展,不利因素则是由于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全球通胀压力趋升,世界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2017,(2):120-125
2016年12月以来,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一)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上升,但面临六大挑战在全球迈入新年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秘书长林建海、经济学家刘菲接受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专访,认为2017年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全球经济继续复苏、经济增长率有望上升。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活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继续扩展,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的国际传导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叉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祝宝良 《国际贸易》1997,(11):24-27
按照联合国利用世界经济联结 模型系统进行的预测,1997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计由1996年的2.9%上升到3.1%,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国际贸易保持适度增长。1998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将增长3.2%,国际市场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国际贸易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太大。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的步伐,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经济。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压力继续加大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面临全球一体经济,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目前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量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充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为我们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21世纪,农村经济信息化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从储蓄和投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坚实,持续增长潜力强劲,能够继续在合理区间的高位持续发展。不过,为确保经济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中同政府正努力采取诸多宏观调控措施,以期冷却持续升温的中国经济。但是,加大内控降温中国经济的同时,还要认真考量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外部诱因,要做到内(因)外(因)兼顾,适时适度。全球经济发展正进入周期性增长缓慢期,增长放缓的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势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50年,中国经受住了两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继续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顺利复苏做出了有益的贡献。这可归因于中国审时度势,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保持旺盛的经济增长活力。当前这场全球危机还没有过去,世界在仰望中国能够救世界,也有些人特别是那些中国“威胁论”者更希望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