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尹兆亿 《新经济》2014,(17):49-49
目前关于影子银行的定义国际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其概念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总体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国家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影子银行基本纳入正规的监管体系内,并不具备高杠杆和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属于金融创新的一部分,应该抓住机遇,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同时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以下问题进行论述:影子银行的概念;中国影子银行的影响;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如何监管影子银行。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的发展在给金融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亦引发相应的体系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监管缺失问题,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因而需改革我国分业监管模式,树立功能性监管理念,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在鼓励金融创新同时,注意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让影子银行在完善的监管制度下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的原因,并阐释影子银行对中国的货币体系、商业银行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上尧  王胜 《经济研究》2021,56(7):78-9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历了一段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国影子银行的融资规模在近十年内也增长了接近十倍,这是否暗示着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背后可能隐藏着足以引致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理解与测算上述风险,本文构建了可以刻画中国影子银行结构与挤兑危机事件的DSGE模型。基于估计后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冲击历史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结合非线性的银行危机模拟方法测算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以及检验影子银行监管政策的风险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部门间的金融创新冲击是导致影子银行迅猛发展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在上述冲击驱动下,中国从2007年开始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于2011年与2013年到达峰值,分别对应了两次"钱荒"事件。随着2014年影子银行监管的不断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下降,并在2017年降至较低水平。本文反事实的政策模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影子银行监管在风险管控方面的效力,但监管政策的实施会导致资源错配、降低长期产出水平。本文基于实际数据的反事实测算结果显示,在上述历史峰值时点,监管政策每降低10%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导致长期产出减少0.1...  相似文献   

8.
高旗胜 《当代经济》2016,(12):44-46
影子银行系统在美国主要是指具体的信用中介体系,是指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的全面性的金融风险的中介活动体系.在影子银行最初的发展阶段,引导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发展,对于美国以及全球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都都是极大的推动力.但是由于影子银行自身的脆弱性也给使金融系统的发展极不稳定,随着影子银行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的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本文认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作者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一方面推动了金融行业的不断更新,有利于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创新;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对金融体系带来了发展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机构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高蓓  陈晓东  李成 《经济研究》2020,55(4):53-69
货币政策调控能否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经济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银行产权异质性决定的市场风险偏好,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揭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在影子银行存在与否两种情形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当金融市场不存在影子银行时,股份制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性高于国有银行,主要源于两类银行的股东构成不同,高管任命和考核机制迥异;为了规避监管约束,金融市场催生出影子银行,隐性放松了银行贷款条件,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但影子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发展初期对贷款替代率较高,资金60%以上进入实体经济,对经济的边际贡献显著,其中,股份制银行的贷款替代尤为突出。此时,影子银行虽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但也缓解了强硬政策"一刀切"迫使银行抽资断贷对经济的损伤;伴随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加强,部分资金转向"同业",此时影子银行对经济的贡献降低,但资金涌入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积聚了大量金融风险。因此,与单一加强监管相比,持续深入的金融改革才是彻底化解金融风险、解决影子银行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影子银行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猛。通过对影子银行概念及范畴的描述,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国影子银行所具有的不受监管、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不透明性、体制性和无资产证券化过程等特点,并结合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在发挥影子银行信息成本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及执行契约的动力机制优势的前提下,寻求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金融体制下,金融不平衡的积累和破灭,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应对金融不平衡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在金融不平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金融不平衡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的不利影响,介绍了货币政策应对金融不平衡的几种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信用创造增强效应、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效应和资产替代增强效应,影子银行体系较传统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具有特殊的作用机理,文章以此为理论基点和研究出发点,采用影子银行规模、传统银行信贷规模、影子银行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等指标,选用我国2010-2014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检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短期互动关系和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得出相比银行而言影子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强度更高,且影响方向相反的结论,同时基于此结论对政府决策部门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货币政策无法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稳定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侧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并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侧重维护价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并非完全独立而且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配合有效性和实施好经济管理,要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定位、执行和测度的兼容性,加强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种类设置、使用规则、使用时机上的配合,统筹实施主体的权责设置、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政策边界及国际合作,在政策目标、操作工具、组织安排、微观机制等方面促进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莉萍 《金融评论》2011,(4):37-53,124
本文从金融功能视角,将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界定在发挥了类似于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结算等功能的三大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此前提下,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视角,重点剖析了前两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机制。同时,提出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对商业银行具有有限替代效应,并在货币市场上产生外部溢出效应。即流动性之谜。最后,基于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缺陷,提出从抵押品管理角度入手。在金融市场中建立证券最后贷款人,以规避影子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GDP的一半,因此研究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子银行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能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选取2008~2013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在计量角度上对货币政策各层次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对物价有较强烈冲击,同时对货币供应量有时滞性的长期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这说明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国际银行业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包括经营多元化、巨型化、电子化和监管的精细化,然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Shadow banking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China since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hadow banking has also played an increasing role in supplying credit. I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ing sector, and assess its impacts on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 argue that, due to the loose regulations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dow banks, these banks tend to adopt business practices that elevate institutional risks. At the systemic level, shadow banks have contributed to credit expansion and credit-driven growth. However, such growth entails significant financial risks and renders the macro-economy financially fragile. I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imminent fullblown financial crisis, calling for policy acti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vides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for governmentinterventions in banking crisis. Such crisis occur when a largenumber of banks fail to meet capital requirements or are insolvent.Using a macroeconomic model wit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ouranalyis suggests that strict enforcement of capital-adequaterules suffices in prosperous periods. Capital requirements serveas an indicator for crises interventions in critical stateswhich may require interest rate intervention and restructuringof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se policies can be reinforced byrandom bailouts and temporary financial relief, with a largepercentage of the costs being covered by current and futureowners of banks. (JEL D41, E4, G2)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机制的财政政策、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粘性价格、粘性工资等特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校准模型结构参数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技术手段分析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贷款、消费偏好等8个外生随机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消费偏好和政府购买支出等冲击均导致我国经济上升,即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上升,贷款和技术冲击导致产出增加而通货膨胀下降,投资调整成本冲击导致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下降,价格加成和工资加成冲击均导致产出下降、通货膨胀上升;货币供应量、技术和投资调整成本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归纳总结为四个方面: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及交易研究、对其涉及财产权的法律监管研究、对其涉及税收问题的研究以及其对经济与金融的影响研究。文章总结了相关代表性研究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评述,认为现有研究总体的理论分析深度不够,未能构建起网络虚拟货币发展、影响等理论基础。文章对于网络虚拟货币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推进:首先,从货币演变史和虚拟货币运行过程的不同特点来详细考察虚拟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其次,研究虚拟货币对现有货币理论及货币体系的影响;最后,分析虚拟货币对网络经济的影响机理以及这些影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