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是:以"规划先行、金融先导"为基本原则,以规划整合各方资源,以金融"走出去",统筹带动中国技术、装备、标准等中国因素和企业"走出去",创新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好开发性金融  相似文献   

2.
<正>其一,股份制是一种所有制的外在形式.股份制是较之于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更为优越的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制,与其说能使产权关系得到明晰,倒不如说能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在企业那里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结合.因此,在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我们的着眼点,不应放在现存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上,而应放在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上. 其二,股份制不是股“分”制.推行股份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更佳组合.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如何将现有的小企业、小资产,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合起来,形成集团经济,形成新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3.
王鹏 《经济纵横》1993,(4):31-32
<正> 一、现代股份制经济的特征所谓现代意义上的股份经济,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筹措资金进行生产,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联系,它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以股票交易为依托,以股份公司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经济现象。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分离。资本股票的终极所有者  相似文献   

4.
杜莉 《经济纵横》1993,(4):28-30
<正> 产权归属明晰化是推行股份制的前提条件。笔者拟从产权界定理论入手,结合股份制经营机制的特征,对股份制经营条件下企业产权的界定问题作初步探讨。一、股份制企业产权的存在形式在股份制经营条件下.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根据这一前提,股份制企业产权实际上就是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法律上对其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种产权在股份制企业中有三种形式;其一,当企业股份的持有者以股东的身份对公司的资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时,产权以股东所有权的形式存在;其二,在股份制企业内,股东只是通过参加股东代表大会来行使其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往往把股份制当做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特别是把股息和红利作为剥削象征的剩余价值而加以排斥,也有人担心社会主义企业实行股份化,会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对此,我们不妨根据股份制企业试点中出现的几种股份制形式以及股息、红利的性质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一、中国企业股份制的性质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受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制约,它不仅具有一般股份制的特性,而且具有支配它存在的社会主导经济方式的属性。有的同志认为,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渗入不同的股权主体,会改变国家所有权的基本性质,因此,不宜提倡和实行股份制。其实实行股份制是对所有权的一种确认和界定,只有首先在确认和界定所有权的前提下才能实行股份制。股份制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其自身并没有特定的社会属性。判定具体股份制的社会性质,要看其中各种经济成份所占的比重。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同的经济成份长期并存,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7.
<正> 股份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目前已有一定的发展,但内地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原因何在?最近,笔者走访了某地10家企业的领导者,他们对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看法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发展经济,始终是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的份量,从深化改革中寻求增强企业活力,摆脱经济困境的出路。那么,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如何探索搞活企业的新路子,实现从承包制到股份制的过渡以及着手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公司将作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对股份制经济课税的问题,是建立现代企业所得税制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力图通过对股份制经济课税的国际比较,探索优化我国股份制经济税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媛 《经济师》2000,(6):35-36
改革的浪潮 ,席卷了中华大地 ,荡涤着旧体制的陈规积弊 ,冲击着束缚人们头脑的旧思想观念 ,正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企业制度 ,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离不开股份制。从股份制的概念看 ,股份制是股份制经济的简称 ,它既是一种企业制度、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产权形式 ,也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股份制经济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 ,凡是…  相似文献   

11.
邵燕 《经济纵横》1989,(8):9-12
<正> 纵观中外股份制的发展,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股份制经济的异同,对于深刻认识股份制经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中都存在股份制,必然有某些相同之处,相同点表现在:(1)都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2)都是以资产联合为基础,投资格局社会化;(3)参股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其物质利益与股份企业经营成果紧密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4年7月全国第一家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企业——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以来,全国的股份制工商企业已发展到6000多家(一说7000多家,不含城乡合作股份制企业).这些新办的股份制企业,大体上有4种形式:一是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约占85%以上;二是企业法人之间互相持股或参股、控股,约占13%;三是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仅占2%;四是城乡劳动者自愿集资入股兴办的带有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股份制存在的原因股份制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即联资经营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是适应商品经济中大规模生产与经营对资金集中的需要而产生的。资金集中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独有,而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也需要有资金集中,同样要求有资金联合,并会由此引起股份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国有商业企业经功了经营承包、“四放开”等不断的深化改革,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对企业走向市场、增加活力,都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国有商业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体制、主体地位等问题,可以说一直没有明确、调整、规范。因此,建立什么形式的企业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始终是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点和重点。常州糖烟酒股份有限公司在由原常州糖烟总公司规范化股份制改组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认识和体会到:国有商业企业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搞活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股份制企业三个应有特征 总的来说,股份制经济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实质性内容:一是产权关系明确,企业资产的主体明晰化和具体化;二是重新形成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内部制衡机制;三是规范政府经济职能部门与企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发展较快,由于它是一种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式,因此如何认识它的性质、作用以及发展前景,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中看法不尽一致.(一)如何认识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的性质.一种意见认为,股份合作企业从本质上说应是合作制性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企业本质上是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尽管称之为"股份合作",但股份制形式是其主要内容.我认为,从目前我国农村观存的股份制合作企业来看,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是同时兼有合作制与股份制两种因素.其合作制因素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合作制必须是劳动者的联合.目前我  相似文献   

16.
纪瑞璞  谷义 《经济师》1993,(10):24-25,28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经济工作者对企业股份制的相关问题作了坚持不懈的有益探索.从而为推进企业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同志无限夸大股份制的作用,比如有人认为推行股份制后,企业就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会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等等。这些理论一旦被改革的决策者所接受,必将对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股份制作用的若干理论观点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浅论股份制     
<正> 股份制又称股份经济。股份经济是从经济学范畴概括的,是一种经济形态;股份制则是从法学的角度,对股份经济作的规范化表述;二者所指的是同一事物,即一种社会经济组织。股份制是一种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本身没有确定的社会属性。从法学角度讲,股份制是把企业的产权用股份的形式加以确认和确定。所谓确认是指产权归谁所有,确定是指谁有多少产权,  相似文献   

18.
魏敏  张延平 《经济师》1993,(10):27-28
<正>当前。企业仍在以各种形式集资,且集资规模愈来愈大。这其中,既有以债券、股票形式的公开向社会集资,又有各种内部集资,但更多的却是企业内部集资,形成了一股“企业自行集资热。” 症状 在信贷资金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或搞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以多种形式进行集资,主要有以劳代资和高息集资两种,但大部分企业到期难兑现。为此.我们对河北省肥乡县8家工商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如何成功地开展网络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杰 《技术经济》2004,23(2):34-36
Internet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任何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并保持其优势,不得不加入Internet。网络营销将是未来网络经济中最具有潜力的营销方式,它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巨荣良 《经济问题》1993,(10):12-13
一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是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它的目标有三:筹集资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问题;协调各经济主体利益关系,解决结构失衡和优化组合问题。第一个目标只是浅层次的,后两个目标才是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的真正目的。然而,一些地区和企业在进行股份制试点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偏差,致使股份制改革步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