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芜湖是西方列强在皖江流域打开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有着安徽近代化先锋和民主革命策源地之称。1854年至1876年间,上海英文报刊出现了三则涉及芜湖的连载报道,向世人展示了开埠前芜湖的城市形象和风貌。通过对其翻译、研究,为了解近代芜湖早期城市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2.
韩辰生 《企业家天地》2012,(12):147-147
论文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科技为背景,分析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现状,总结了现代园林和景观生态学给予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的启示,提出了实现人居生态环境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沿街建筑景观,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市民文明程度、社会公德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轮廓"或"脸谱"。这张"脸谱"关系到对外开放的形象,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面。同时,城市形象的提升也关乎着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沿街建筑景观管理应成为县城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的枢纽,是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演变的命脉。文章分析了街道景观的类型与社会功能以及艺术影响力。例举出国外优秀街道景观以此来说明街道景观设计原则,从几个重要方面分析街道景观设计,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平面、剖面、绿化等方面,从而论述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性,并对设计者及城市规划者提出了设计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意义。对城市湿地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报告了我国滨水景观发展建设与规划的现状,分析了城市景观发展中水系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规划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创意产业无缝对接的过程中,芜湖资源禀赋和天然有力的条件,决定了芜湖“皖江明珠,创新之城”的城市地位.以此确定政府对创意产业的管理思路,对创意资源作系统性、生态性、内涵性规划,形成东西和南北两个轴向阵地,在旅游休闲产业和以创意投资产业口碑营销和舆论宣传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芜湖的创意产业格局,细分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创意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创意产业品种及其结构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整合资源,促成芜湖创意产业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7.
张家界作为一个新型旅游城市,应该以建设生态型山水旅游城市为战略目标,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地貌景观、滨水景观、城市建筑、小品、植物等景观进行建设,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综合构成不同景观特色的风貌片区,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旅游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8.
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形象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主题公园建设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形象,其发展成果可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主题文化则利于城市文化传播,提升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提升为主题公园提供充足客源和主题定位选择,并可提高其知名度。本文以常州市为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常州主题公园和旅游形象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志刚 《全国商情》2013,(11):71-72
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形象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主题公园建设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形象,其发展成果可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主题文化则利于城市文化传播,提升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提升为主题公园提供充足客源和主题定位选择,并可提高其知名度。本文以常州市为例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常州主题公园和旅游形象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信号传递机制对城市景观建设所应选择的路径进行模型分析,本文认为建设符合城市历史文化背景的景观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最合理,也是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真实景观体验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根本原则,富有吸引力的景观意象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目标。营造充满奇趣的时空与功能感受从而创造独特的景观意蕴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导向,主题设计、场景设计、剧本设计和符号设计是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将嵌入物联网技术式应用于虚拟旅游景观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为实现旅游者与旅游景观的全时空模拟和全面互动提供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自然山水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地区或城市形象要素之一。近年来,无锡始终走旅游文化发展的道路,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成功打造了"太湖旅游文化品牌"。笔者在对城市山水文化形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无锡城市的山水文化内核,发现无论地域要素、经济要素,还是人文要素,都与山水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的战略抉择,也是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文章在描述了"十一五"期间芜湖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和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正效应以及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期间芜湖市政府应该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在20世纪50至80年代期间,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成功承接,推动了岛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台湾承接产业转移经历了从发挥比较优势到集聚优势的跨越。基于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基础,台湾的经验对于芜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核心城市,芜湖需要在秉承集聚优势理念的基础上,在规划经济园区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加强包括领导力、战略、制度、优势资源等集聚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深度理解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个方面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应用集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2007~2016年十年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态势进行了测度。发现: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与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皖江城市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近年来向好的方向转归的趋势较为明显。基于测度结果,针对皖江城市带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从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府际合作、产业引导和主体协同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回顾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形象4维度测量模型。基于此,建立了旅游景区形象各维度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模型.数据研究表明:(1)笔者开发的旅游景区形象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整体拟合优度、收敛效度、判别效度,它包括风景与卫生、景区价格、景区服务、基础设施等4个结构维度;(2)旅游景区形象各维度对顾客忠诚存在不同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现今,广德竹雕存在着产品加工技术趋于老旧,工艺传承固化和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影响力偏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产业发展和产品创新。创新发展广德竹雕技艺,应革新技术,活态传承;找准定位,细分市场;产旅结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湖北旅游现状和对湖北现有旅游形象定位评析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的地脉、文脉和商脉,将湖北的旅游形象重新定位为"神奇江山.浪漫楚风",并提出了湖北旅游形象塑造与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叶维廉"山水诗原型"理论来源于道家美学,山水在谢灵运诗歌中由背景式意象变为了写作主体,两者在微观层多有不合之处,但在精神本质上是协调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独具一格的山水地理和异常丰富的人文资源为马鞍山建良好山水城市、创名牌人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禀赋天成,但仍须整合城市人文资源,塑造并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