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监管码是一种新产品质量追溯手段,利用电子监管码可供消费者进行真假与质量查询,可供政府进行打假,可供企业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尽管电子监管码有如此众多的好处,但在推行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文中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胡志鹏 《物流时代》2008,(12):66-68
当前,食品安全、商品质量备受世人关注。电子监管码作为一种对产品质量、企业信息的电子网络化监管、查询手段,在推广的过程中,企业对此态度却“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3.
《福建质量管理》2008,(4):44-45
近日,19知名企业联名上书,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取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监管码"规定。业内人士称电子监管码对食品安全管理无实质意义,而实施该制度后仅食品企业每年上交的"服务费"就是6000多万元。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邀请21家企业代表上京讨论相关事宜。经济视点报4月2日报道19家知名食品企业联名上书,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取消对食品安全管理无实质意义的"食品监管码"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加强重点产品的监管,完善产品标识制度和查验制度,2007年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的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食品、化妆品等9类69种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  相似文献   

5.
电子监管码是我国新近推出的产品质量追溯手段,有利于建立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追溯体系,但在推广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日,19家知名企业联名上书,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取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监管码"规定。业内人士称电子监管码对食品安全管理无实质意义,而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杜绝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创造和谐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在各大类产品中实施电子监管码的政策,所有产品必须加贴电子监管码后才能上市,并将最后期限确定为2008年12月31日.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整顿市场和规范生产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检总局对许多入网企业的赋码实际成本开展了细致调研后发现,许多企业加贴电子监管码的成本比企业原来使用的防伪贴成本大幅下降。总局提倡和鼓励消费者在购物环节,通过商场、超市连接电子监管网的收银系统,进行实时的、第一时间的免费查询。  相似文献   

9.
7月6日,河北省电子监管网信息环路正式运行,这是全国首个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信息环路。目前,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信息环路正进一步向企业延伸、向消费者靠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计划安排,第三季度国家青岛衡器测试中心对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这次抽查是针对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已占国内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的主流,所以,总结这次抽查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能够使我们认识目前我国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求提高电子计价秤的产品质量。一、抽样情况这次监督抽查是针对已在国内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c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抽到28家企业的电子计价秤产品,约占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47%,抽得1…  相似文献   

11.
截止至1998年6月30日,全国累计有5200家企业持有5269张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体系认证证书,按地区分类见表1。截止至1998年6月30日,全国获得产品质量认证企业共计7691家,颁发证书29951张;其中国内企业7584家,颁发证书27361张;外资及国外企业107家,颁发证书2590张。其中1998年第2季度和1998年上半年认证企业数按地区分类见表2。CNACR质量体系和CNACP产品质量认证通报  相似文献   

12.
对药品全面实施电子监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加快建立重点药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而采取的有力举措。近两年随着这一监管措施力度的不断加强,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有没有实施电子监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药品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实施电子监管药品已经开始在许多国家药品招投标中被拒之门外,因此尽快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电子监管码赋码生产线是每一个药品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巴蜀质量跟踪》2002,(13):16-18
截止2001年12月31日,四川省已有1261家企业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占全国总数的3.34%,在全国居第9位,447家企业获得了2159张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占全国总数的2.54%,在全国居第8位。我省的认证企业数量虽然居西部各省之首,但获证企业数仅相当于江苏省的苏州市。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液化石油气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完成。本次共抽查了55家液化石油气瓶制造企业的YSP-15型钢瓶,其中有50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占抽查企业总数的90.9%。产品质量查出问题的企业有5家,占抽查企业总数的9.1%。查出的质量问题为:使用非气瓶用钢板、水压爆破试验不合格、气瓶容积小。据统计,全国共有100多家企业持有液化石油气瓶(DR5级)制造许可证,其中已有37家企业停止生产。此次抽查,有近50家企业的产品尚未抽查到,其中大多数企业已…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计价秤以其秤量准确、双面数字显示、不易作弊、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商业单位的青睐。生产电子计价秤的企业我国已有近百家,由于这些企业技术力量、设备状况、人员素质、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各不相同,其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我国电子计价秤的产品质量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笔者拟从1997年全国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质检总局否认在推进电子监管码中获利,同时宣称已退股中信国检。对此,防伪企业及代理律师周泽发表声明质疑总局的回应。是否属于强迫交易总局说:应另两家股东的要求,按30%参股,与中信集团和中国电信组建了中信国检公司。参股只是一个形式,是为了全过程参与研发建设,既没有投入一分钱,又没有收取一分钱利益。电子监管网在实际运营中,除入网企业向中信国检公司缴纳600元费用外,没有向入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监督与选择》2008,(1):86-87,85,39
2007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以下简称通知)。 为了落实《通知》中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以下简称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加强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管理的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国家质检总局还向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质检质[2007]624号),以此来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建设,加强重点产品的监管,完善产品标识制度和查验制度,提升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应广大企业及消费者要求,本刊就该《通知》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并开展的1997年全国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质量统一检查工作于日前结束。统检结果表明,我国矿泉水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大型矿泉水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管理松弛,生产设备陈旧;检验手段不齐备,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此次统检共检查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776家矿泉水生产企业,统检覆盖率占企业总数的85.4%,统检总合格率较1996年提高1.4个百分点。统检企业中,国有企业和股份制及其它类型企业产品质量明显高于集体、三资、乡镇和个体企业,其中个体企业统检合…  相似文献   

19.
焦点信息     
《中小企业科技》2008,(9):58-58
9大类69种产品最迟2008年年底前须加贴电子监管码;国资委即将启动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企业为个人买房需征个人所得税;钢企将上调钢价转嫁成本压力;决策层高度关注浙江中小企业困境  相似文献   

2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曾明令规定,凡经两次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建议有关方面免去企业厂长(经理)职务或吊销企业执照。前不久,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建议,有关省市又免去了北京市红星应变计厂、山西省平定橡塑制品厂、浙江省黄岩科力传感电子仪器厂和湖南省津市新华机械厂4家企业的厂长职务,主因是企业产品在国家监督抽查中连续两次不合格。近3年来,全国已有53家企业厂长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被免职。据报载,在这些被动了真格的企业中,部分企业经过整改已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部分企业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