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如今,企业内部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新,包括经营方法、经营模式以及经营思维。业财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转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企业财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思维和理念,积极融合业务和财务,推动两者共同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本研究中,笔者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业财融合的理论以及实践,希望为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顺利进行业财融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医疗模式的不断调整,医院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逐步向财务信息化方向转变,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助力经营决策成为各家医院的探索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医院财务数字化转型应使用改造式转型的方式,即构建基础架构数据、梳理整合业务流程,实现医院从业务端发起到预算控制、线上审批、智能审核,经电子票据到银医直联,自动对账智能制单,形成电子会计档案后开放数据共享的多业务平台全链条线上管理,构建一个覆盖医院所有部门、流程、内外部相关者便捷使用的业财融合型、价值管理型的数字化财务体系,以期推动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提升医院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和信息互通渠道。建筑企业要想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与升级。同时,随着建筑行业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及业务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实现业财融合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提升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业财融合在汽车金融行业得到了广泛实施,为汽车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起到了关键作用.DML公司从组织结构的优化、业务流程的整合、技术平台的集成、数据融合与治理四个方面将业务与财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融合,提高了业务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严格控制了金融风险,有效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汽车金融行业的...  相似文献   

5.
6.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工程体量大、分散繁杂、工期较长且资金占用量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粗放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很难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应用,这对于项目成本控制以及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业财融合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并强化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的有效对接,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业财融合的概念以及特点出发,分析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建筑企业业财融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筑企业财务和业务融合系统内容设计与业财融合体系的建设路径,希望该研究能够为建筑企业业财融合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宗伟 《活力》2024,(4):85-87
在社会经济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同时,一个企业所面对的竞争也变得更为复杂,其竞争态势也更为剧烈。在此背景下,应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变革和提升。“业财融合”模式是企业业务的一项创新与突破,为企业业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将企业由被动的事后经营转变为主动的事前干预,实现事前预见、事中控制、事中监督的有机统一,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如何做好资金管控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资金管控不应仅关注现金流,而应该是以确保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为导向的资金筹集、融资、使用等所有与资金相关活动的管理.本文以XR集团资金管控体系建设实践为例,探索基于业财融合的资金管控最佳路径,以期为相关企业资金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有医药企业需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通过引入全新管理理念、举措、手段突出自身市场竞争优势,强化自身竞争实力。其中,财务管理作为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形式同样适用于处于转型升级改革阶段的国有医药企业,将财会工作与常规管理工作关联在一起,实现业财融合目标。本文基于业财融合视域探究国有医药企业财务管理方略,以期助力国有医药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主流媒体借助互联网及新技术的优势已经进入媒体深度融合的转型阶段,并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构建和运营新的传播平台。在此趋势下,国有传媒企业应升级管控模式,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助力全新的经营业态持续发展。而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断推进业财融合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论述业财融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有传媒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在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下,完善国有传媒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3年以来,财政部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型企业探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通过梳理A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在做好统一思想认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会计政策等“五统一”前提下,以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实现A集团公司财务报账审批、核算工作全流程线上处理,信息系统内嵌管控点,固化制度标准,提升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快向数字化管理体系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营风险高企的新形势,传统的核算型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运营管理需求,财务BP(Business Partner)作为业财融合背景下创新的财务组织模式应运而生。以通信企业为例,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探讨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BP体系的建立,在预算管控、项目支撑和分析评估方面均能发挥重大作用,并结合系统建设和团队建设保障财务BP机制的顺畅运行,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益,降低业财风险,助力企业持续性健康运营。  相似文献   

13.
当前阶段,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等高新科技正在蓬勃发展,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正逐步趋向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并有效融合了业务模式和财务模式,致力于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文章以某集团财务转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业财融合背景下该集团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帮助该集团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市场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企业逐渐意识到财务工作对其价值的主要影响,进而业财融合一体化发展成了新的运营模式,业财融合为助力企业财务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新的模式对于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务融合的角度,对其企业财务转型进行的分析。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企业财务转型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一些传统经营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企业需要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融合,以此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为企业未来发展寻求一种新的途径。业财融合不但能够打破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而且也能为企业未来的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路径进行探讨,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是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企业把握机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之一,以数字化经济为背景,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在调查蒙牛集团、华为、南方电网等六家企业后,分别在认知层面、组织层面、流程层面、信息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潘晨 《活力》2024,(4):154-156
本文从管理会计视角对国有建筑企业业财融合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阐述了业财融合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包括提升战略决策水平、保证真实的管理会计信息,以及加强有效的风险识别。其次,详细分析了目前国有建筑企业在业财融合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如思路不够清晰、要点不够明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比如,要明确业财融合建设的思路,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全程追踪,以及制定并完善业财融合建设制度。最后,提出要掌握业财融合建设的关键要点,包括全面的要点分析和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开展流程再造,以提高流程的协调性;应创新业财融合建设的手段,以打破单一手段的局限;同时,需要明确并制定原则,以确保业财融合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业财融合是企业业务和财务的有效融合,也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业财融合机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价值管理.本文以建筑施工企业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其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双方部门发展目标不一致、业务财务管理工作融合度低以及人员配置不科学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畅通...  相似文献   

20.
对处于发展转型期的民营企业来说,通过业财融合,能改变现有财务、业务等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更好地实现发展转型。但是在业财融合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企业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如何深化业财融合、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业财融合的重要作用,然后着重分析了通过深化业财融合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想要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的民营企业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