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先是强调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接着从结构设计方面介绍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三点方法,即提高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及整体性、保证结构的延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的要点,首先介绍了场地的选择原则和方法,接着具体介绍了从提高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增强建筑物的剐度及整体性、保证结构的延性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设计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张克峰 《城市建设》2010,(3):346-346
本文探讨了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的要点,首先介绍了场地的选择原则和方法,接着具体介绍了从提高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及整体性、保证结构的延性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设计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吴奕霖  龙卓 《城市建设》2010,(4):367-367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千次。最近100里,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高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所以说建筑建筑抗震唯一减少地震灾害的方式,抗震概念的提出是建筑师对建筑进行了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它是构造建筑物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就这一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和总结,对建筑设计工作者和决策者审定建筑、结构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的发生,使建筑抗震设防问题成为了人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针对目前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的发生,使建筑抗震设防问题成为了人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针对目前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陈胜云 《大陆桥视野》2011,(12):154-155
在建筑设计规范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楼盘抗震标准是一样的,建筑结构工程师都会保证抗震性能。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经验,分别论述了与抗震性能相关的几种建筑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物层出不穷,大量的建筑满足了人们和工作需求,而建筑中出现大量的不规则高层建筑,其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也不断发展.建筑抗震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可以发现当前抗震缺陷,而且能为更好的设计出高精准建筑钢针方案奠定基础.因此,对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对于防止和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坍塌,以及减少人员的伤亡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提出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震在破坏建筑物的同时,也将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伴随的更有对环境的破坏,所以,要抗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文章从概念设计入手,提出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一些要点:一、应选择有利的抗震建筑场地;二、要加强地基和基础设计;三、重视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四、减轻建筑物自重.笔者同时给出几点对结构抗震有利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量膨胀的人口,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工程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较为密集的建筑若是抗震性能较低,一旦发生强烈等级的地震,不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越来越重要。如今国内外愈发重视这个问题,但是相关技术人员还没有彻底的认识和了解地震破坏建筑的过程及原因,要想设计出完全精确的建筑以抵抗强烈等级的地震,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就建筑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几点如何较为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的看法,仅供建筑结构抗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使得多年来砌体结构房屋成为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建筑中约占90%以上。按照抗震规范规定,应对其进行抗震设计,合理的平面布置和材料选用,通过计算保证承载力,通过构造措施保证建筑物整体性,以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及阶段,结合结构设计的常规过程,强调了概念设计尤其是抗震建筑的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保证建筑物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吕斌林 《大陆桥视野》2014,(12):159-159
当建筑结构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柱时,本着“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抗震原则,可考虑提高、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千次.最近100里,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高速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所以说建筑建筑抗震唯一减少地震灾害的方式,抗震概念的提出是建筑师时建筑进行了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它是构造建筑物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就这一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和总结,对建筑设计工作者和决策者审定建筑、结构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概念设计属于初步设计阶段。国内外历次大地震及风灾的经验教训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物概念设计阶段中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就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居民房建筑结构的特点及抗震的性能,探讨了地震条件下提高民房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民用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及各种结构形式在抗震方面的不同,使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人们选择和使用建筑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砖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房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等共同关注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砖混结构住宅在我国现有的住宅建筑中占有较大比例,分布较广,由于施工技术、工艺以及地质条件等诸多原因,有一些建筑在交付使用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而砖混结构中的裂缝裂开初期缝隙较小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发展,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用户的安全使用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