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较早地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认可。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根本目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尤其注意谨慎性原则应用的适度性,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及其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来反映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现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处理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明 《经济问题》2003,(5):53-54
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从分析谨慎性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入手,详细地论述了结合国情,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具体运用;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应防止过度谨慎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及其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及抛砖引玉,使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处理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黄早青 《经济师》2009,(6):143-14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是,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运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文章就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申琦 《时代经贸》2009,(4):111-112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然后重点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上的普遍应用,是对会计一般原则的认识和运用的一个突破。《企业会计制度》从资产、负债及收益角度上全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要求。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方面,它能避免虚增资产和夸大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本文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来分析谨慎性原则的优缺点,并对其正确应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颜振勇 《当代经济》2006,(7S):47-48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者审慎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嚣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刘淑霞 《时代经贸》2007,5(6X):151-151
在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不确定性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不可避免的因素之一,而采用谨慎性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内容、要求上,研究了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时,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谨慎性原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给企业设置秘密准备提供机会,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有必要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和严格的规定,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应用之利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应用之利弊浅析茅志强,夏斌,孙方自从新会计制度颁布与实施以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正在我国迅速展开,其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引入了西方会计学界一个重要的准则─—谨慎性原则。所谓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审慎原则.国际会计原则委员会曾作...  相似文献   

14.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现在浅谈一下谨慎性原则在当前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指出,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故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会计选择的重大标志就是在谨慎性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就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运用。新制度不仅严格限制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扩大了计提财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而且在修订准则中明确规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非正常的经营业务交易不确认收益。只确认损失。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作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是较为抽象的,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这一原则的确存在着可能对它进行随意解释和滥用的潜在危险。本文从资产的减值准备、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或有事项等方面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以更好的贯彻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公司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例如,会计计提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上市公司里,由于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会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来确定,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甚至演变成了部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韵手段。各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的考虑,确定的比例也各不相同,随意生较强,其对损益的影响可想而知。增强对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可监督性,防止执行过程中的扭曲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生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