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周小云 《经济导刊》2009,(7):107-108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真正扩大农民的自主性参与,把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出来,让农民把农村改革和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富有强大而持久的活力,仍在积极的探索中,因此,对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农民主体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长期战略.但新农村建设应以谁为主体,是理论界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认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体性是新形势下农民的基本特征,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基本区别。从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及特点,回顾了我国农民主体性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唤醒农民主体意识、扩大县域农业发展自主权、保障农民参政的主体权利、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五个方面论述了实现农民自主性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现状;最后,指出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杨中柱 《经济前沿》2006,(11):16-19
该文论述了农民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要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和宣传活动;二是要构建良好服务平台;三是要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四是要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组织法;五是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意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国家则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投资,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减少农民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为农民营造平等的意识氛围。这些使农民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能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刘小红 《时代经贸》2008,6(10):12-1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使农民知识化,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进而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春娟 《经济论坛》2006,(20):128-129
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提供了新的道德标准。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引领农村新风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的觉悟程度、认知程度、思想道德素质高低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培养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赵杰 《时代经贸》2010,(4):225-22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如何设计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发挥主体地位,是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和总结,并就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叶德跃 《经济师》2012,(4):35-37
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4.
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因此,研究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潘竞成 《经济前沿》2007,(10):13-15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抓紧实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砚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在的路径选择,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农民也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既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群众观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嘉善县着眼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工作目标,今年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实现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然要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当家作主的主体作用.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主体身份确立的重要标志便是具有主体意识.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深入分析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