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有了纪念馆.烈士们的事迹就会世代流传下去。”一位年近70岁的老农.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烈士的崇敬之情。他就是家住重庆开县南门镇莲池村的老人刘英德.他拿出全部积蓄,用一年半时间亲自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馆。刘英德自费修建烈士纪念馆的事迹.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邓元鋆 《英才》2010,(8):120-121
李嘉诚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之一。他是一个香港人,他的奋斗、成功历程部是在香港完成的,他对香港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我跟李嘉诚没有过直接的交流,但作为同样在香港出生的中国人,我深深受到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为人处事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的爱好往往能够映射出他的性格,就像天华泰平国际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英,看似柔弱却坚毅果敢,刘英从小养成的自立自强的性格,让她在投入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干练、果断的职业形象,如那翠竹一般刚直、虚心、平和、坚韧,一身正气。刘英的工作极为忙碌,经常要奔波于几个项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三岁时就开始在中国生活的林白曦,最清楚春节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不过让这位芬兰航空公司中国区总裁最难以忘记的,是每年春节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连续吃4天的“年夜饭”——香港、广州、上海、北京四个城市,一个城市吃一顿,和员工一起。  相似文献   

5.
《潮商》2016,(1):44-45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香港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经纬3月3日做客中经在线访谈2016全国两会特别节目时说,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各行各业都已经发展起来,但是还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瓶颈顶点的时候。他说,无论是企业家也好,外商也好,未来30多年离开中国市场就一定会后悔。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代》2006,(5):106
"地产教父"邓智仁不怎么给自己定调. 因为在精神上,他更像一个文人,在香港的时候邓智仁喜欢开敞篷跑车呼吸新鲜空气,在成都的时候又对当地与世无争从容淡定的生活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7.
雨棠 《活力》2007,(10):39-39
学识渊博,思维缜密,一身正气,开拓创新,这就是佳木斯市电机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刘英。2004年,刘英同志走上电机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的岗位,到任后她以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在两年多的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学校有效德育、高效教学新常规,使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走上特色发展之路,成为佳木斯市首批示范学校,成为基础教育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房产界的大佬潘石屹新近推出了一本新书《我用一生去寻找》,媒体称之为“心灵鸡汤”。里面有他许多的人生哲学。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后,老潘说过那么一段话:“我现在心中没有敌人了!以前有很多,好像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我的敌人,每天在比拼和斗争。但是现在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我觉得这个世界人们需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做好事情!”老潘说这番话的时候很真诚,在他的各类文章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思想和诚恳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Daniel 《英才》2009,(7):31-31
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之间,存在差异的不仅是制度。“2001年,我刚刚来到香港做投资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帮我买新股。我当时非常激动,但是后来才知道,香港的新股不值钱,在这里盲目认购IPO新股的投资者都是刚从内地来的菜鸟。”  相似文献   

10.
“地产教父”邓智仁不怎么给自己定调。因为在精神上,他更像一个文人,在香港的时候邓智仁喜欢开敞篷跑车呼吸新鲜空气,在成都的时候又对当地与世无争从容淡定的生活大加赞赏。如今的邓智仁还是很忙,以致今年春节都没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因为要去跑美国多个城市,他就戏称要“在美国上空过节”了。三年时间,邓智仁搬了8次家,由香港而上海,由上海而成都,由成都而北京,再到搬回上海,出任庄胜总经理时又到北京,如今,他又离开了庄胜。北京,带给这位中国地产界元老太多的荣光,却也是他不折不扣的伤心之地。1997年,因为玫瑰园项目的拖累,一度风光的邓…  相似文献   

11.
他十二岁和全家移民香港,九口人住在8平方米的房间里,并且,这房子是租来的。后来,他考取了香港中大学,但在大二却为生计辍学,并断失了西雅图大学的深造机会。28岁他加入了友邦保险,苦捱3月无果,在试用期结束之前一天,才有一个客户买他的保险,但这个客户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11):49-49
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香港,机遇与风险并存。现如今的香港超级富豪中,相当一部分是从那个时候起发家的。王宽诚是其中最有时局意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三论香港形势杨帆目前香港九七接收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政治问题突出,人事矛盾尖锐,经济问题被掩盖,香港中产阶级和许多居民以及国际舆论对于未来香港的前途表示了担心。一、关于香港九七回收背景80年代中央制订香港九七回收的"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时候,国内改革刚...  相似文献   

14.
1980年,我先生在东湖丽苑1栋2单元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4万港币,我们在1981年中秋节前一周入住。我和我先生都是宝安县葵涌人,他1957年去了香港,当建筑包工头,当时我们托了一些关系.把3个孩子的户口迁到了深圳特区当时住进来的时候很兴奋,后面都是山,满山的竹林现在的爱国路那时是一大片农田的。  相似文献   

15.
罗希文,这三个字,在八桂的大地上、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代表着成功、慈爱、奉献和希望! 恋乡清结血浓于水 罗希文是香港珍美宝石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广西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佛山工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高明同乡会名誉会长、广东高明市政协委员、广东佛山市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他生就一副菩萨心肠,工作勤勤恳恳,生活克勤克俭,将其浓浓的恋乡情结,以其多年积蓄为载体,源源不断地发往其祖籍广东及其少年时代生活、学习过的广西各地。他是广东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外来投资者之一;在广西,已经有4个地市因他的捐…  相似文献   

16.
采访的时候,我拿了一本<波诺谈波诺>.我知道,郑钧喜欢他.他还写过一篇博客叫做<向BONO哥学习>.郑钧一眼看见茶几上的这本书,说,他早看过了,三年前在香港,他买的英文版.  相似文献   

17.
陈伟南家族     
《潮商》2013,(4)
陈伟南:事业在于努力人生在于奉献
  有一位年过八旬的香港实业家,每年几乎是每月地来往于香港和潮汕大地之间,至今已有十数年了,他如此劳碌奔波、不惮艰辛、不怕疲劳,是为促进、加快潮汕家乡各方面建设,他就是香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正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人生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联邦制药有限公司是爱国华侨蔡金乐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香港创立的一家制药企业,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联邦制药的许多产品不仅占据了香港的半壁河山,而且远销东南亚、欧洲和中国内地市场,利润迅速增长,在短短的20多年间发展成为香港一家规模宏大、注册药品达120多种、拥有数十亿港币资产的大型现代化制药企业。“我的心早已回归了” 80年代以后,作为香港联邦制药董事长的蔡金乐先生多次到内地进行考察。然而使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内地的许多地方,他看到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仍然是早已被国外淘汰的四环素、土霉素等。1986年,他在桂…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接近尾声的时候,NWACargo(西北航空货运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子公司)曾经面临一场严峻的两难局面。西北航空货运飞往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班主要服务于中国华南的货物,但是后来由于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限制,从香港飞往美国的货机不能再经过其亚洲枢纽日本中转。因此,2006年12月,其货机离开香港后不得不先飞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再由日本枢纽中转返回美国。  相似文献   

20.
蔡澜的从容     
蔡澜是谁?这个问题在香港人眼中会很可笑。蔡澜,专栏作家,和金庸、倪匡、黄霑并称为香港的四大才子,著名词人黄霑已驾鹤西去,如今香江才子三缺一。金庸垂垂才能矣,蔡澜、倪匡也年过六旬,青春不再,让人不禁担心将来的香港文坛谁来打理。因此,我们有必要趁这些人还健在的时候,多了解一下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