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盂为 《经营者》2010,(21):131-132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德尔福已经学会伺机而动,不去争一时的市场和机会。他们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更离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2.
鸡年来临,又到了预测新年、盘点旧 年的时刻。记者专门采访了德尔福电子 与安全亚太总裁、德尔福中国区总裁陈 锦亚。 市场放慢,但投资计划没有变 记者: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放 缓,那么对德尔福--一直要"植根"中 国的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 全年的业绩是否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汽车零部件德尔福日前申请破产保护,预计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裁员并削减薪金,还将关闭31家美国工厂中的多数工厂。德尔福的破产让美国汽配业一片哀鸿,而成本低廉的中国企业却欢呼雀跃,它们可能因此赢得这家美国最大汽配公司释放出的订单,仅在中国台湾地区,由此带来的商机预计就达1.6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8日,全球营业收入排名第二的上市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在美国密西根州特洛伊市宣布,德尔福及其在美国境内的38家子公司已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条,于当日在纽约市申请美国公司破产保护。两个月前,德尔福就曾发布消息称。如果公司与美国工会组织(UAW)和其最大客户通用汽车不能马上就一份拯救协议达成一致的话,德尔福就将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条申请破产保护。两个月后,德尔福与前两者没有就“拯救德尔福”达成一致结果,最终走上了破产这一步。  相似文献   

5.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德尔福已经学会伺机而动,不去争一时的市场和机会。他们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更高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6.
王会欣 《物流技术》2014,(12):124-128
1 MS物流背景分析MS物流是一家极富专业精神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也是全国重点中外合资物流企业。MS物流已同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德尔福、西门子、松下电器机电、宝钢集团、杜邦等国内外900多家汽车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及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国内外零部件集并运输。MS物流在长安福特汽车工业园内建成长福马零部件物流配送中心Ford-RDC。  相似文献   

7.
浮上水面、大红大紫的。是汽车制造厂商; 沉下水底、盘满钵满的,是汽车配件厂商。据统计,一辆车的总价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车制造商的总装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不起眼,就瞧不起这些汽车配件厂商。以美国的德尔福公司为例。德尔福有几样东西不生产,包括车壳、发动机、玻璃、轮胎等。据说把这几样东西,连同德尔福的产品组装到—起,就能变成一辆完整无缺的汽车。敢于这么说的企业,也许还包括德国的罗伯特-博世集团,因为他甚至把发动机都搬到了生产线。在中国市场上,这两家企业似乎都春风得意。数据显示,2002年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总额为750亿元。其中,德尔福、电装、博世等三家世界级零部件巨头的市场份额占了14%。把两个沉默寡言的企业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一种景象?  相似文献   

8.
王悦承 《英才》2004,(9):46-47
浮上水面、大红大紫的.是汽车制造厂商;沉下水底,盘满钵满的.是汽车配件厂商。据统计,—辆车的总价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车制造商的总装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不起眼.就瞧不起这些汽车配件厂商。以美国的德尔福公司为例。德尔福有几样东西不生产,包括车亮.发动机.玻璃、轮胎等。据说把这几样东西.连同穗尔福的产品组装到一起。就能变成一辆完整无缺的汽车。  相似文献   

9.
王悦承 《英才》2004,(9):50-51
巴滕伯格兴冲冲地跃至镁光灯前,迫不及待地向媒体们传递着一条信息:到了明年,德尔福公司全球营业收入总额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份额来自通用汽车集团以外的客户。届时,通用汽车业务与非通用汽车业务之间的比例将为51∶49。这就意味着,五年前刚从通用汽车集团腹中分娩而出的德尔福,将在2005年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断脐”。  相似文献   

10.
刘宝华 《经营者》2014,(12):164-167
德尔福中国去年同比增长18%,但未来7年它的目标是平均年增长率接近20%,这可能吗?  相似文献   

11.
张淑国到凯雷之前,曾在汽车制造领域工作了20年,在德尔福任中国区总裁时,他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亚洲和中国。当张淑国尘土飞扬地在地表温度接近50摄氏度的吐鲁番和海拔超过6000米的藏区测试新车性能时,他从未想过自已会有转行的可能,因为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汽车人"。  相似文献   

12.
刘宝华 《经营者》2014,(22):160-162
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在瘦身的德尔福,现在一个月内接连完成两桩收购。它的收购逻辑是什么?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在2014年下半年突然集体卷入收购狂潮。采埃孚135亿美元收购天和,+组成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李尔8.5亿美元收购车用皮革供应商鹰革沃特华;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30亿美元收购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Rectifier; TE Connectivityl7亿美元收购MEAS传感器公司……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取胜     
刘杨 《经营者》2011,(1):106-107
国内的整车企业目前整体上是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在现阶段德尔福可以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国内整车客户设计整个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3,(9):25
空了两年的位置终于有着落了。德尔福高管斯蒂夫·基弗(Steve Kiefer)被挖脚,9月1日起,他正式出任通用汽车全球动力系统业务副总裁。今年50岁的基弗1983年加入德尔福,在空调业务部中担任过多个工程技术职位。2011年,他被德尔福任命为高级副总裁,负责动力系统业务。  相似文献   

15.
沈伟民 《企业文化》2010,(10):31-33
“精益生产模式,是德尔福当时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我们不仅要感谢精益生产模式,更要将精益生产模式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6.
刘杨 《经营者》2010,(20):134-137
对你来说,车子踩油门就走,踩刹车就停,挂挡摘挡动一动变速箱挡把就能一切搞定,如此Easy似乎天经地义,合乎逻辑,但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带你进入德尔福的标定世界,看看支撑便利简捷驾驶的背后是怎样一个复杂的技术工程。如果把汽车比作考生,只有完成所有考试才能进入市场,那么标定试验就是它所进行的最卮一门关键测试。  相似文献   

17.
司徒亮 《英才》2005,(8):28-28
罗伯特·米勒(Robert S.Miller)在被德尔福任命为新一任CEO的几个小时后,就把目标瞄准了美国联合汽车工会, 他说居高不下的劳工成本,正在削弱德尔福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监督与选择》2007,(7):37-37
德尔福沙基诺凌云驱动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5年,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公司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合资,是集研发,制造,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生产和销售多功能车,轿车用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及其零部件,  相似文献   

19.
大众、通用、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马自达、雪铁龙-标致、丰田、日产、宝马、奇瑞、吉利……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外知名汽车制造商都有一家共同的零部件供应企业——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简称"纳铁福")。国际上著名的传动轴生产企业如英国吉凯恩、日本恩梯恩、美国德尔福、韩国现代威亚等公司几乎都有着上百年的悠久历史,而我国的纳铁福于1988年成立至今,不过短短二十余年,却从一个原先只能生产技术含量很低的十字万向节传动轴的生产厂家,迅速发展为拥有世界上最新的生产制造和试验装备,能为当今最现代化汽车配套,与全球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的全球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纳铁福的成功发展历史揭示出这样一个真谛:只有重视技术进步,强化卓越绩效管理,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覃唐 《中国新时代》2005,(11):60-61
通用在割掉德尔福这条尾巴时,留下了种种遗患,为此,通用不得不每年多掏20亿美元的腰包。德尔福的日子并未因此好过,庞大的人员成本,让他们不得不考虑以破产的名义进行“自我了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