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回归建模的方法对人口流动影响区域经济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流入地经济增长快于流出地二者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四川省的人口现状和趋势,尤其是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为了探求四川省人口结构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人口的产业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就业弹性逐渐降低,各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参差不齐,适龄劳动人口负担重,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凸显,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抑制突出,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比较低,抑制了产业经济的优化升级。最后,针对分析结论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李谦  付勇智 《当代经济》2009,(13):152-154
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本文首先通过与全国其他省区对比,分析云南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云南省与其他发达省区间的差距,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云南省的教育投入与全国其他省区的差异,再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全国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建立了云南省近年来教育投入增加与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曲线回归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云南省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概率统计方法是研究随机现象的有力工具.在人口统计中,这种方法除了广泛应用于人口变动情况和儿童情况的抽样调查以及人口普查后的质量抽样调查外,也可用于人口统计分析研究.例如,利用时序回归法预测未来人口数;利用概率原理分析人口出生率的发展状况;利用假设检验及方差分析法检验各地区总和生育率有无显著差异;利用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法研究妇女总和生育率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及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下面通过实例来阐述概率统计方法在这些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基于我国199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面板模型检验等方法,构建了就业与经济增长、人口、工资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从全国层面分析了经济增长、人口、工资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就业—经济增长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工资上升对就业表现出正面影响,就业—工资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总人口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没有很明显的地域差异,就业—人口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人口组成结构和人口增长速度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作为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是其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域结构比较复杂,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迟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十分不完善,再加上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增长,使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堪忧。因此,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各项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中小区域人口预测是当前人口预测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建立时空回归模型对南京市及其区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南京市在2020年和2030年的户籍人口数分别为673万和727万人,常住人口分别为873万人和1027万人.在影响人口发展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用多个相邻小区域目前几年的人口数量通过时空回归方法对未来年份的人口进行预测,是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鑫  左晓安 《新经济》2023,(4):81-93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0年—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VAR模型分别构建模型对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了相关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定量分析中,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显著双向影响,且经济规模与人口流动的相关性高于经济结构;在VAR模型中,经过协整分析,发现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分析了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规模及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弱。研究揭示,广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发挥两者的联动作用,实现人才吸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在统计杭州市区2000—2009年10年间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居住类、工业类、商业类)基础上,结合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道乡镇为最小单元,选取合适自变量,建立人口回归模型,利用二阶段最小平方法探寻影响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杭州市区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大量开发促使市区常住人口大量增长,且居住用地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口与土地开发相关特征指标,借用SPSS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街道单元进行分类,从街道层面探讨土地开发给人口空间变化带来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开发促使杭州主城区外沿和副城地区形成人口快速增长圈;居住类用地开发促使主城区中心部分街道人口回升;工业类用地开发刺激东部组团人口增长;主城区外围土地开发将在未来进一步促进人口增长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互动视角出发,运用改良后的新古典经济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动率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率受户籍政策影响较多,常住人口规模对区域内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具备经济收敛特征,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因此,应从人口与产业互动出发,实施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并搭建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口流动顺畅通道。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政府在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着眼于政策调整、家庭规划和政府公共产品需求,以上海市住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二孩政策"对现阶段学区房价格的影响.文章以特征回归模型为基础,讨论了人口政策变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口新政出台后,与临近的普通住房相比,学区房的相对溢价程度更高.文章进一步采用固定边界法,发现优质学区房的溢价涨幅(约为8.6%-11.8%)高于普通学区房(约为2.49%-3.97%),充分说明在人口政策调整后,我国部分家庭对优质教育更加渴望.文章采用匹配回归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采用格兰杰检验法判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提取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1978~2010年统计数据和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青岛市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干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口素质普遍的一个观点是:目前我国人口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并且地区差距大。人们对人口素质差距的认识普遍来自于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感知,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在于反映人口素质的部分指标同时也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因此,地区人口素质的评价结果往往与地区经济发展高度一致。但是,地区人口素质差距真的与经济发展差距完全一样吗?借鉴协方差分析思想,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传统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包含外部经济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我国人口素质进行实证研究。我国地区间外部经济环境效应显著存在,经济环境能影响人口素质的外在测量指标,但剔除外部经济环境效应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地区间人口素质差异明显缩小,实际上,地区人口素质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相似文献   

15.
胡颖  叶晓花 《经济前沿》2011,(6):131-138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实施,对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颇具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新的经济环境视角,采用经典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双向正向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6.
黄冈绿色生态旅游与红色及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处大别山区的黄冈市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传统民俗文化也得到很好保留,而且红色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各种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齐全。文章在对黄冈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冈的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黄冈的三色旅游协调发展,打造黄冈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之后推迟了初婚年龄。实证结果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特征表现为男高女低、农业户口低于非农业户口、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的特点,且随着自身和配偶教育程度提高而推迟;新生代流动人口跨省通婚的,其初婚年龄高于省内通婚的。在就业特征方面表现为经济能力较强者可能会比经济能力差者初婚年龄来得低。此外,乡城流动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初婚年龄更多受通婚圈、配偶教育等社会融合因素的影响,而城城流动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多受自身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不断地对经济增长进行探索。正是由于经济增长与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探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更好地解释世界。因此,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进行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事实入手,首先界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念,然后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阐述,分别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增长理论)和新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可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由技术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到垄断竞争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根本保障。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现代社会,能源消耗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了其经济发展能否可持续。研究山东省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动状况,以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促进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