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重视道德意识与政治要求的传播与灌输,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弱化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因而,在社会引导功能与家庭教育功能双重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中知而不行、知而逆行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探索一种符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特点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有效地纠正了传统高校德育的缺点与不足,强调知行并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计具有德育功能的情境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从而促进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内化,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说明道德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从世界范围内分析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论述了新形势下道德教育不仅能够抑制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失范"和"价值失落"现象,而且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因为每个人首先应成为有道德的合格公民,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坚定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更高层次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因此,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国的道德教育。同时,强调了吸收和借鉴外国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常严 《企业家天地》2011,(5):139-139
文明行为是大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长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弱化德育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道德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高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专门的学科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高校德育课程相对于知识性课程以及非课程德育有自己的特点。德育课程诉诸的道德认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基础作用、德育课程价值导向的鲜明性,能够克服学生自身经验的局限性和环境影响的多元性,以及德育课程内容的完整系统性,能够克服非课程德育内容的零散随机性,确立了德育课程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刘佳 《企业家天地》2007,(4):104-104
德育首位、学生发展本位的教育理念,已是教育界共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各大高等院校也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最近几年,华东师大更是进行了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试点,推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辟出了一条强化德育新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明确提出要“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为总体要求,从德育课程评价方式研究入手,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只有以德育课程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评价载体,整合德育各要素,采取多元性、多样性、综合性的动态化评价方式,才能全面反映职业教育的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基础文明水平退化、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道德理想淡漠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规范失衡、当今高校道德教育的偏差、网络社会使大学生易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等方面,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缺失应从深化德育课改革、把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变、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等方面创设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德育工作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考评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创新职业学校德育考评机制,构建全员德育管理体系,完善德育内容,推广德育量化考核积分制,改革德育课成绩评定方式,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赋予学生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文章调查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必须根据学生发展规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培养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德育资源、德育过程的合理配置与监控,强化道德教育的服务功能,拓宽道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双重效应。提出道德重构的基础选择 :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 ,吸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精华的 ,符合时代要求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强调道德重构的根本途径在于把法制强化到道德建设的各个层面 ,把道德建设纳入“依法治国”的大策略中。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人类跨入网络时代,信患技术和网络技术必将影响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以及“政治人”的心理。这样。随着政治平等、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外延与内涵的不断革新,网络时代“政治人”的政治人格也将重新塑造。进而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为此。规范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等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保青春的法宝。改革开放一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思品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德育现状,我从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一)德育教学目标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而我们传统的德育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学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校素质教育创新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战略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型劳动者。当前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抓教育观念的转变;二是抓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五年一贯制高职新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是德育工作体现其目标的针对性、过程的阶段性、方法的差别性的必然要求,是德育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把新生入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建立在对学生道德发展现状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今后五年德育的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促进学生道德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验,让高校德育充满魅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验与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体验内化了道德认知,升华了道德情感,明确了道德选择,其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将体验作为教育意识渗透于高校德育之中,旨在强调德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体验者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诱发和唤醒人的道德体验,获得智慧地融通复杂的社会生活、自然之境和自己心灵世界的德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教育教学相统一,要做到人性化,强化人本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试论美国学校德育实践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主导下,我国德育只关注学生掌握道德规则、信条、戒律的多少,而不重视道德规则的内化.如何使主体通过实践的体验来理解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我们就必须注重德育的实践化.本文通过论述美国学校德育的实践化的表现,从而得出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风向标"。当前高校德育评价制约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多方面表现,通过多元化、多维度、差异化、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提升,为每个个体强化道德认知,指引道德规范,促进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