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厦门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经济交往的加强、政治关系的改善,海西厦门极有可能成为大量外汇的集散地,并逐步具备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条件。文章探讨了厦门离岸金融中心建立后的战略意义,以及厦门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并提出配套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厦门在合适的时机,建立离岸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
武岳  杨婕 《天津经济》2007,(1):24-27
离岸金融业务又称“境外货币交易”。主要是以非居民为业务对象,经营境外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金融活动。离岸金融业务由于基本上不受所在国国内金融法规的约束,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在本国地域上注册成立而又不受本国金融法规的约束,故又被视为不在本国境内,所以被称为离岸银行,离岸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被称为离岸金融业务。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可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成本低、利润高并享有较充分的自由的特点。因此,离岸金融中心对国际资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任何一个地区,只要政局稳定、法制健全、金融管制较少、税赋较轻、地理位置优越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合格金融从业人员都可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3.
周颖 《新财经》2002,(7):32-33
六月中旬,一家中介机构举办的注册离岸公司推介会,吸引了不少民营企业的眼球.据一位中介机构的负责人指出,近两年尤其是"入世"之后,民营企业前来咨询的人很多,他们还经常到外地给民营企业作推介.事实上,在"入世"以前,一些海外中介机构就已开始在国内进行注册离岸公司的业务,因为他们看到了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注册离岸公司的概念,目前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一些中介机构利用这种心态,对于前来咨询的人都要收取费用.  相似文献   

4.
成光 《特区经济》2008,(12):59-62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发展,企业国际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本文在离岸金融内涵和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满足"走出去"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相应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政策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影 《特区经济》2012,(9):263-265
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利用1997-2010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额与GDP数据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离岸服务外包之间存在长期趋势,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并且离岸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进而提出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曲宁 《中国经贸》2009,(24):85-85
离岸公司是国际资本市场重大的法律现象,它具有业务保密性强、税务负担轻、无外汇管制等优势,投资者注册成立离岸公司的主要目的在于避税、投资和融资。笔者通过对我国离岸公司的法律形态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离岸公司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英属处女群岛,是加勒比海上一个人口稀少的岛屿。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岛屿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摇身一变"成为"离岸金融中心"的代名词,到2000年前,就已有超过40万家离岸公司在这片仅100平方公里的群岛上注册成立,占全球离岸公司注册量的41%。离岸公司的功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殊功能就是协助富裕人士持有离岸资产,并且极具私密性。30年来,包括英属处女岛在内的20多个离岸岛国,一直共同缔造着"离岸金融中心",维护着高净值人士世界的许多秘密。然而最近这些隐藏着秘密的盒子  相似文献   

8.
赵倩 《天津经济》2012,(9):53-5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速度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迅猛,但是伴随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不断增大,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人民币供给和回流受阻。而前海作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将对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起到直接支持作用,前海利用其区位和政策优势将有效促进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保证人民币的回流通畅,而前海的金融探索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上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钧 《产权导刊》2006,(10):34-35
一、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相似文献   

10.
推动和鼓励在境外建立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减缓骤然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时叉可以为在岸市场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率先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因而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种务实选择。但如果在岸市场不能与离岸市场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增加国内货币调控的难度,并可能为国际资本冲击在岸市场提供便利,也可能给未来人民币定价权带来不确定。在岸市场完全开放后,离岸市场将与在岸市场相互融合,进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不间断交易的人民币市场。而原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界限也将淡化,表现为共同参与人民币业务的各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海波  陈松 《特区经济》2006,211(8):93-94
海外私人股权投资机构通常运用完美闭环操作,用股权投资方式进入中国。但由于中国种种政策的限制,私人股权投资机构一般利用离岸公司进行投资,以便资金退出。本文介绍了离岸公司的特征及其离岸重组过程,最后介绍了私人股权机构利用离岸公司在中国进行投资的近况。  相似文献   

12.
娄权 《特区经济》2007,216(1):99-101
我们以1994~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上市公司税负至少占利润的62.04%,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并不轻;②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税负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③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2004年度采掘业、房地产业等五个行业平均总体税负较高;④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却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①若要保持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应该紧紧抓住典型重点企业,比如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这些企业是重点税源;②由于总体税负与资本密集度显著正相关,税收受到投资的强劲拉动,因此,它会显著地受到国家宏观调控之影响;③在企业方面,可以适度负债,合理地利用负债的税收档板作用;④企业可以适度地进行多元化长期投资、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仅此于美国的两个重要经济体,受这次危机的影响严重。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两国经济影响基础上,对中日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力求从中探求到有利于中国今后有效实税收政策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跨出国门从事国际商业活动。由于境内外的税务环境、税法及征管与中国存在差异,中国公司必须承担税负带来的风险从而影响境外经营的收益。文章从商业经营运作模式、国外经营地点的选择、境外税务代理及服务、费用的确认和安排、内部交易转移定价、税收优惠政策、国际税收协定等方面提出了税务筹划的内容,提倡中资公司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综合地运用差异空间做好税务筹划,降低税务成本。  相似文献   

15.
税收征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手段,能够作用于公司经营环节,进而影响审计师面临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由此影响到公司的审计费用。但目前鲜有文献研究税收征管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机制分析表明,"金税三期"工程推高了上市公司实际税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提高了审计师的业务风险,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同时,"金税三期"工程强化涉税信息监管,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从而降低了审计费用。综合来看前者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大于后者,导致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税三期"工程对审计费用的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由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0-2021 年中国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连锁股东对中小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连锁股东会提高中小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体现为资源整合、信息驱动两大机制。动机识别检验表明,中小企业连锁股东增加企业税收规避的动机主要源于客观存在的融资约束。从企业特征来看,当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较弱时,连锁股东对中小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更为明显;非国有中小企业连锁股东对企业避税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加强烈。从外部环境特征来看,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连锁股东会加剧中小企业税收规避行为;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前,连锁股东对中小企业税收规避行为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连锁股东、企业税收规避的合力驱动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踪家峰  康明  张翾 《南方经济》2022,41(4):75-89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城市确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进行联合防治,基于此,文章以2013-2019年"2+26"城市所在省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2+26"城市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2+26"城市而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使得企业税负显著增加。区分企业所在城市规模、是否属于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对非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位于小规模城市的企业税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tax planning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quoted non‐financial companies. The secondary yearly data used were gathered from 47 sampled non‐financial companies from 2007 to 2016. A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 approach with structural analysis such as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was adop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ax saving had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financial performance, while tax avoidance ha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financial variables under consideration mainly contributed to their own shocks or forecast errors. The responses of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to shocks in tax avoidance had an expansionary effect which could hind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ies, while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sponse to shocks in tax savings had a contractionary effect and as such, could lead to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ies. Thus, corporate tax planning that enhances tax savings greatly contributes to the performance of non‐financial companies. They should therefore not only engage in tax planning, but also ensure that their tax planning is legal, and leads to tax saving for the companies, such that no excessive or multiple tax will be paid and hence, better financial performance will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后,世界各国在税制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发达国家的税制更偏重于公平目标,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税制则更偏重效率。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后,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为辅助的税制体系,强化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和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税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借鉴他国经验,在我国推行双主体税系,调整所得税结构,优化所得税制;确立财产税在地方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环境税体系等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The question of why some companies pay fewer taxes than others is a widely investigated topic of interest. One of the well‐known explanations is a phenomenon called tax avoidance. We develop a grounded theory model of influences on corporate tax planning through a series of 19 in‐depth German tax expert interviews. Our research identifies three independent hurdles in the tax planning process, which can help to explain different levels of tax expense across companies. Those three hurdles sequentially address which tax planning methods are available (defined by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desirable (given via aims of tax planning), and implementable (determined by tax manager power). A large part of previous research has estimated the influence of firm characteristics, which we incorporate in the broader term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on tax expense, while the other influences that we identify have largely been left “out of the equ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current public debates on tax avoidance, we reveal two important findings: First, we find that companies vary widely in the aggressiveness of their aims of tax planning, which contrasts sharply with the picture often drawn by undifferentiated media reports. Second, tax managers can assume very different levels of power in their organ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sirable tax planning methods varies depending on this level of tax manager power. In conclusion, our three‐hurdle grounded theory provides generalizable insights into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corporate tax planning which help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variation in tax expenses across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