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立独行的女作家陈染用自己如水的文字对传统的男性进行重新解读。在陈染的笔下,男性在与女性相对照中显得更加弱化和符号化,不仅如此,作者还写出了在现代一个高度发达和文明的社会里女性寻找彼岸那种心灵本真的裸露,而作者对这两方面都是采用文字和意象的异化和虚无的陌生化手法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2.
李月华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65-167
陈染是一个独特而吸引人的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从事写作,实实在在地表达她作为一个女性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包括在成长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生理经验和心理体验.作者通过对陈染的主要作品的解读,旨在分析她语言运用上的技巧,丰富想像力的创造和作品的主要意蕴,并试图揭示她灵动的笔下纠结不清的世界,同时使读者领略一种时而尖刻犀利,时而温儒凄清的陌生化的叙述之流.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是艺术语言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艺术语言的特质。艺术语言陌生化并不是文学家的故弄玄虚,而是由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它既是诗人和文学家的审美追求和选择,也是读者的审美要求和需要。要实现陌生化,就必须大胆颠覆习惯性的用语方式,创造性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陈染的小说主题多与孤独有关,男性形象的缺失与隐藏使她的小说充满了女主角孤独的气息。女主角多是忧郁、自恋而又清醒异常的单身女性。小说中出现的“梦幻人”形象,与女主角融合而又分裂,从一个比现实更高的角度观察、思考生活,是超出女主角思想的“灵魂”,通过暗语、呓语等形式对现实发表评说。本篇通过对陈染小说中常被忽视的“梦幻人”形象的分析,来寻找和探索陈染除了自语以外的叙述方式及她对人性、爱及生命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约翰·邓恩是公认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领军人物。其诗作凭借陌生化的语言和形式、新奇的意象、自由的格律、浓烈而矛盾的情感,具备陌生化的特质,展现出的独特的魅力,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诗坛一支突起的异军,对现代英国诗歌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约翰·邓恩是公认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领军人物。其诗作凭借"陌生化"的语言和形式、新奇的意象、自由的格律、浓烈而矛盾的情感,具备"陌生化"的特质,展现出的独特的魅力,成为十七世纪英国诗坛一支突起的异军,对现代英国诗歌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系俄罗斯当代较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独特,作品形式多样,然而研究者普遍将目光聚焦在她的小说创作上,往往忽略其童话创作。提及她的童话创作,则不得不想到陌生化。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评论界的产物,许多本土作家纷纷尝试将其应用于文学创作中,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解析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童话创作中的陌生化特征:语言的陌生化、形象的陌生化以及情节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几位著名女性作家如王安忆、陈染、林白、徐坤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卫慧、棉棉等代表作品的分析、论述,文章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意识、极强的个性特征与“私人化写作”、准自传体形式与自恋情结。  相似文献   

9.
戏仿最初是对史诗的滑稽模仿,它既包含了游戏的一面又包含了互文的一面,但自文艺复兴始至19世纪,它却被当作低劣文学表现手段,虽然现代主义小说奉它为“陌生化”叙事艺术形式,但其固有的游戏性却被弃置不顾。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但扩大了其互文本的范围和作用,而且还将其游戏性视为“狂欢”之源。  相似文献   

10.
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角度对新诗的创作进行评价,将诗歌的创作分为四个方面的“陌生化”:即形式的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生活的陌生化和对事物本质的艺术直觉的把握。认为真正的诗歌的陌生化是一种熟悉的陌生,而不是晦涩难懂。第一重陌生化是不可缺少的,第二重陌生化是技术,第三重陌生化是灵感,而第四重陌生化是灵魂。最好的诗歌是四种陌生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文学诗性的复归和感性之维的审美蕴涵,以及审美的主体接受。在新闻创作中,陌生化手法对于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多元表现形式,发挥媒介的本职社会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陌生化理论过度强调艺术形式,这也使得一些新闻创作者因为对陌生化的片面认识而追求纯粹形式上的陌生化,而这则有可能背离陌生化诗学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哈代历来以乡土作家著称,乡土色彩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哈代小说深厚的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的乡土风貌,呈现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3.
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是"陌生化"理论的突出特征,"陌生化"不断更新人们感受世界的方法,让人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并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陌生化"理论在现代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来自不同领域的现代艺术家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陌生化"理论应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他们通过应用"陌生化"理论创作艺术作品来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理论对翻译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运用陌生化理论,对旅游口译中的旅游解说、民俗和菜单名的“陌生化”翻译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在旅游口译中,译者借助于“杂合化”的翻译策略,达到“陌生化”翻译的效果,使游客产生新奇感,并延长审美过程,丰富和发展汉语,并且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舞!舞!舞!》是村上春树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整个小说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它那独特的语言、神秘的情节、现实与非现实交叉的框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语言、情节、结构框架三个角度,分析《舞!舞!舞!》中的陌生化手法。  相似文献   

16.
论"陌生化"美学效果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对文学何以具有审美魅力的解答,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文学之所以具有审美魅力,乃是由于文学语言相对于日常语言,具有一种时延性的"陌生化"效果.笔者认为,"陌生化"理论从艺术技巧上解答了文学具有审美魅力的原因,但是文学相对于现实世界的"陌生化"效果的产生,艺术技巧上的"陌生化"效果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根本上说,还是作者和读者积极的审美参与的结果.由此,本文提出,文学的审美"陌生化"效果,是通过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二级累加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萧红小说中的"亲子之爱"呈现出"彼此隔膜""脆弱残破""悲剧底色"等特质。小说中"亲子之爱"的描绘,在审视交织着批判的立场下呈现出一种从旁支走向主线、从解构到重建的趋势。萧红在小说中对"亲子之爱"的描绘,既是作者亲情观在小说中的投影,也是作者独特文学创作观的折射。  相似文献   

18.
陌生化本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它不仅适用于文学,而且适用于各种艺术。对于影视剧的改编和重拍,陌生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打破了观众的思维定势,为观众带来新奇和惊愕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因其从孩子的眼光透视成人世界,而享有盛誉。2015年,由马克·奥斯本执导的改编奇幻动画电影《小王子》再次掀起了文学热,将文本浓缩成电影表现出艺术的"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在文艺学界颇具学术价值,"陌生化"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同时具有创造性。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基础,在主题创作、意象视觉等方面,探寻《小王子》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后是如何营构陌生化氛围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由于抒情诗与生俱来的抒情特质,在它与小说自觉融合后,为小说的叙事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在《红楼梦》中就是完美的例证,它使作品更具诗意风格和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