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运输是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既充分借鉴了国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先进经验,又非常注重结合国情路情实现自主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实践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通过分析以大秦线为标志的铁路重载运输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持续提升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水平的建议,即巩固扩大大秦线重载运输成果,大力提升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重载运输。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国外铁路货运客服中心的发展,以及业务流程情况,说明我国铁路建立货运客服中心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货运营销水平,有利于铁路内部生产优化,有利于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有利于提升运输生产的科学决策水平,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对货运客服中心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业务流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客货分线的逐步实施,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铁路货运营销理念及方式方法亟待转变.通过总结国外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经验,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着"服务内容多样化、业务办理便捷化"的原则,对货运营销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国外铁路货运发展、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3方面分析说明物流化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基本趋势。根据我国铁路大型装车点与货运物流化发展状况,认为铁路大型装车点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结合货运物流化,提出结合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逐步形成大型装车点;利用大型装车点优势,打造铁路物流服务品牌;结合既有线改造,统筹建设大型装车点;适应货运重载化趋势,加强大型装卸车点装备配置等建设大型装车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北美铁路货运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在路网规模、技术装备、运输组织和市场份额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增强合作与开放意识;实施铁路大客户战略,加快"两整合一建设"步伐;积极调整货运产品结构,谋划铁路货运发展战略等铁路货运组织方式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客货分线的逐步实施,传统铁路货物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借鉴国外铁路货运基本形式,通过分析传统货运与现代物流关系,指出了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趋势:积极发展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的物流化;构建铁路物流平台;建设物流中心站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基地;建设联合运输物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化措施: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货运计划编制;优化车流组织方式;积极开发运输产品;实施信息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德国铁路运营管理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德国铁路客运、车站和服务公司、货运、路网的运营管理情况,认为我国铁路应该借鉴德国铁路的成功做法,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参与国内外运输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坚持实施提高战略,加快建立全路快捷货运体系,提高运输经营管理效能,推动铁路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德国铁路货运改革和货运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德国铁路货运的发展特点,分别从铁路组织机构改革、经营服务理念、拓展物流业务等方面,探讨促使德国物流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德国铁路货运中心和货运改革经验的总结,进而提出对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运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我国铁路货运产品存在市场定位不清晰、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 ,应用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理论 ,借鉴国外铁路在运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先进营销理念 ,提出了我国铁路货运产品营销策略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 ,开行大宗货物的方案列车 ,增强竞争意识 ,开展优质服务和保障营销需求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重载铁路的发展,重载铁路的定义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分别在1986、1994、2005年提出新的标准。结合重载铁路的定义和发展,在综合分析世界各国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重载铁路的分类,即全封闭模式、全开放模式及半封闭模式。通过分析以上3种模式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特点,为铁路部门开展重载运输、合理选择重载铁路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京津城际铁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京津城际铁路整体概况,阐述该线修建意义及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重点分析该线工程与技术设备在车站、线路、路基、桥梁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转换铁路局经营机制 转变铁路发展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20世纪90年代济南铁路局转换经营机制试点的经验和启示。对铁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铁路局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落实铁路局市场主体地位和法人责任,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南宁铁路枢纽现状和近期引入枢纽线路对枢纽客运系统、解编系统、货运系统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南凭铁路引入枢纽的规划和枢纽改造方案。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新建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引入枢纽后导致枢纽改造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使改造后的枢纽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转变铁路经营方式做好铁路延伸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铁路经营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结合铁路发展实际,探讨如何通过以产品为导向,大力发展铁路延伸服务,转变铁路经营方式,不断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铁路局加强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合资铁路公司的运输经营特点及财务管理现状,提出加强合资铁路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从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理顺内部经济关系、完善财务监控体系四个方面阐述加强合资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英国铁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的私有化改革之路,"网运分离"后的英国铁路在路网的所有、经营与监管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经过路网公司重新国有化后,英国铁路步入了正轨,并制定了铁路发展战略规划,开始了高铁建设和运营。英国铁路在管理体制、监管体系、运营模式、投资形式、服务理念、安全观念等方面有着比较丰富和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对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我国铁路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由于车站纵断面与车站功能及规模没有直接联系,设计规范也只有取值范围,大部分设计要么取上限、要么取下限,设计中的问题往往被复杂的车站平面布置所掩盖。只有当车站标高与地面标高相差很大,工程艰巨,或者土石方超出常规的工程量时,才研究纵断面的合理性。实际上,车站纵断面除了从工程量、桥、隧或路基工点分析其合理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车站建成后纵断面对日常运营的影响,这是对作业效率更深层次的影响,影响长远且难以更正。对铁路车站纵断面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利于提高对车站纵断面设计的认识,掌握和处理好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铁路企业精细化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进经营管理,改变粗放经营状况,加强精细化管理。结合当前铁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企业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An assessment of railway capacity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ain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perform capacity analyses, and we present an automated tool that is able to perform several capacity analyses. Capacity is extremely dependent on infrastructure, traffic,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refore,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ailway capacity is performed on several Spanish railway infra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how the capacity varies according to factors such as train speed, commercial stops, train heterogeneity, distance between railway signals, and timetable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20.
《Transport Policy》2006,13(5):386-397
Most of the transport literature only looks at mode alternatives in competition with each other, rather than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for cooper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possibility by making the case for aircraft and high speed train (HST) substitu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intermodal integration. In the model suggested, airlines use railway services as additional spokes in their network of services from a hub airport to complement and substitute for existing aircraft services. Airlines benefit from the slots that are freed and they can support mode substitution. Society gains 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better integrated transport services at a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 This paper examines this model of integration at Heathrow airpor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UK air transport policy and assesses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it.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s that some railway infrastructure should also be seen as part of the air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