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对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与投资进行分析。其次对实际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皮尔逊相关检验以及VAR模型分解得到需求与供给的冲击对称性。最后提出关于中国印尼金融合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财经资讯     
《证券导刊》2009,(11):5-8
数字世行调低中国今年GDP增长率至6.5%世界银行在18日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率调低至6.5%。去年11月该机构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达到7.5%。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昌 《金融与经济》2005,(10):22-23
本文用GDP增长率指标来观察和衡量经济竞争力,通过现实表现出来的实际银行信贷供给增长率与由经济竞争力决定的实际银行信贷需求增长率的比较来评估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就单个年份来说,中国近年来银行业的发展除1998年不确定外都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4.
经营环境     
《新理财》2004,(6):4-5
宏观经济 Macroeconomy今年我国GDP增长将达8.7%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预测,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66420亿元,实际和名义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5%和20.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51370亿元,实际和名义增长率分别是10.3%和12.1%,进口和出口的增长将分别为21.3%和16.2%,仍将保持一定数量的贸易顺差。报告认为,目前我国贷币供给的增长基本适度,作为衡量通货膨胀主要指标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仍在较为温和的范围内。因此,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从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特征看,根据HP滤波方法刻画的潜在产出曲线,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潜在产出增长率在2006年达到阶段性历史高位后逐年下降。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以及高储蓄率对高投资率的支持,中期内我国投资增长仍将保持较强的惯性。然而,长期增长则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鉴于我国结构性问题突出,需要重视运用供给管理政策,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贷市场非均衡状况: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秋霖 《金融论坛》2005,(6):14-19,54
本文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数对1980~2003年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从而明确了中国信贷市场各年的非均衡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与非均衡程度。结果发现:信贷需求者的意愿需求、供给者的意愿供给均经常大于实际供给。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供给数量主要取决于计划的经济增长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需求数量主要取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现实情况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由恢复性增长因素、学习性增长因素和领先性增长因素混合构成。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由软性制度、强制制度和契约制度三层制度因素决定。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变迁和制度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本文提出新供给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侧重供给侧的制度供给,从供给侧研究供求均衡问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并以此测算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是因为实施了解放供给约束、推动供给创新的制度变迁。如果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进一步释放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侧活力,以制度供给进一步创造制度红利,将人口红利升级为智力红利,中国的经济就能从学习型进步提升到领先型进步,就能为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继续做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让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 《中国外汇》2014,(9):20-21
针对我国经济所面临的要素约束增强、结构矛盾凸显的现实情况,应扭转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偏重于需求管理的现状,提高供给管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紧接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这意味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五年后,中央终于首次把需求侧改革提上了日程。需求和供给原本就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的,在供给侧改革之后,做好需求侧的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营改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无疑同时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重视需求管理,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时至今日,仅仅强调需求管理是不够的,在重视需求管理的同时,中国必须加快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地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需要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已接近四十年,中国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卖方市场"总体上已转变为"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巳从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扩大内需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扩大内需从短期来说,必须继续实行需求管理政策,努力启动消费需求,扩大政府支出规模并运用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长期来说,必须加比供给结构调整力度,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实现需求扩张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是结构性失衡,而非过去的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失效,需要转变思路运用供给管理政策。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其总量效应下降,供给管理政策应该是现实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思想史上,供给管理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其地位远不如需求管理政策,导致长期以来对供给管理政策的忽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复杂性以及近几年需求管理政策本身的局限性,表明需要引入并重视供给管理。我们需要结合现今实践,对供给管理政策的经济思想及其在经济实践中的主要运用给予综述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中国的经济活动在随着全球经济放缓而减速,投资出现降温,但是中国进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强劲,国内经济仍保持着良好的态势。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9.8%  相似文献   

15.
我国总需求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应注重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结合,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增强政策弹性和有效性从2012年经济运行状况看,3季度当季GDP增长7.4%,应为年内增速底部,4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尤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是在经济持续下行中,政府坚持房地  相似文献   

16.
易秋霖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6):14-19,54,62
本文借助于Burkett的双曲交易函教对1980~2003年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估计.从而明确了中国信贷市场各年的非均衡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与非均衡程度:结果发现:信贷需求者的意愿需求、供给者的意愿供给均经常大于实际供给: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供给数量主要取决于计划的经济增长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中国信贷市场的意愿需求敷量主要取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十年启示录     
危机回顾 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突如其来,打了投资者、政府和IMF等国际组织一个措手不及.韩国、泰国、印尼与马来西亚经济曾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成长"奇迹",1970年以来,连GDP年均增长率最低的印尼也达到了6.9%,而韩国则高达8.4%!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改革方式促进结构性调整,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调整供需失衡现象,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项任务,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本文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旨在不断优化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管理会计在新常态下,核心要素是要提高效率和坚持创新,引领财务新升级,为企业战略服务.该文分析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常情况下,对金融需求侧的管理主要是依靠金融供给侧条件的约束来实现的,因此,金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有些问题属金融供给侧的原因,有些系金融需求侧不足造成.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奔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本着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原则,将金融需求管理置身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布局下,紧扣经济双循环目标实现主题,对金融需求管理由被动式转化为主动式管理,对金融需求进行平台化、线上化、综合化管理,着力解决金融需求中的难题,以此来提高有效的金融需求,实现有序的金融需求,保持有度的金融需求,从而推动金融供需双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