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CPA与管理者之间如何确定审计收费以及形成合谋的条件.通过寻找打破合谋的条件,提出了加强监管力度、改善审计收费自律机制等建议,以阻止CPA与管理者从虚假财务信息中获利.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海 《经济师》2005,(7):106-107
文章对目前存在较多的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现象进行了博弈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条件为d-p·f>h,即上市公司给CPA的贿赂金d,减去审计合谋被发现后社会对上市公司的惩罚f,乘以因公布经审计的虚假财务报告而被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p,大于CPA良好信用的未来收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审计收费作为一种价格体系,具有自己的收费模式,主要包括审计收费的主体和审计收费的形成方式两部分.根据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政府制定最低限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审计收费标准并向被审单位收费的组合依然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审计收费模式.但针对目前我国审计收费中存在的审计收费偏低、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现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CPA审计收费模式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胡晓荣  朱玲 《当代经济》2006,(14):101-102
近年来,CPA的审计质量由于接二连三的审计失败而饱受指责.作为影响CPA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收费因而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我国CPA审计收费的问题出发,探究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CPA的审计质量由于接二连三的审计失败而饱受指责。作为影响CPA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收费因而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目前我国CPA审计收费的问题出发,探究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CPA审计研究     
周进 《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08-109
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CPA)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CPA审计是由独立的第三者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以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CPA的要求越来越高,CPA的会计咨询等服务业务也应运而生。CPA的审计业务已与内部审计业务发生重叠,它完全可以充任内部审计主体。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审计合谋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合谋问题由来已久,现已经成为各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投资者利益保护与投资秩序维护的主要障碍之一。从经济行为学、经济信息学、博弈论等角度,分析了审计合谋各方的动机及审计合谋的根本原因,从上市公司治理、审计委托模式、审计市场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构建审计合谋阻断机制的方案,对根治财务舞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计独立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政府与股东的监管力度,并与虚报业绩的收益水平,合谋者的贴现因子有关。在政府与股东双层监管下的审计独立性水平高于政府(或股东)的单层监管下,控股股东、经营者和审计师三者合谋时的审计独立性水平低于经营者和审计师二者合谋时,而且控股股东参与合谋的条件是其所决定的合谋收益分成比例不小于其在公司现金流权的两倍。要提高审计独立性水平,必须同时强化政府和股东双方面的监管力度,并对发现的舞弊行为进行及时处罚。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企业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使得CPA的审计风险也相应增加,重视审计风险、采取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CPA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围绕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学历分别与审计收费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既丰富了高层梯队理论,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审计收费.  相似文献   

11.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signing auditors who have foreign experience affect audit fees. Using a sample of 20,712 firm-year observations from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7–2017, this paper finds that signing auditors’ foreign education experienc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udit fees, suggesting that signing auditors with foreign education experience can earn audit fee premiums. Furthermore, audit firm size reinforces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signing auditors with foreign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audit fees. In addition, above findings are robust to a variety of sensitivity tests using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audit fees and signing auditors with foreign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our conclusions are still stand after using the PSM, Heckman two-step approach, Placebo test and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method to address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problem.  相似文献   

13.
CPA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法律风险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基于法律风险损失的视角,对CPA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博弈进行重复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法律风险损失足够大的情况下,CPA与客户各自理性的选择应是相互再合作,即CPA履行职责,客户提供真实的信息,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因此,规避法律风险损失对提高审计质量有积极作用,对我国相关法律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雷  吴茜  张杰 《财经科学》2012,(1):109-116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2006-200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有序logistic等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类与非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与非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正相关,与金融类公司的审计费用负相关;审计师变更对非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无明显影响,与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非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正相关,与金融类公司审计费用负相关;而公司规模、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对两类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本研究拓展了相关研究的实证方法,并有别于以往仅对非金融类公司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两类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比较,有利于在审计时区别对待,以便加大金融类公司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论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亚梅 《现代财经》2005,25(10):50-53,73
在审计实务当中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各阶段、各环节作出审计判断。审计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而审计判断偏误的存在是导致审计判断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董凤莉  刘晔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118-123,128
行为审计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审计判断研究的主流,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第一,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第二,越来越多的引入行为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审计判断决策问题。本文引入心理学中的框架效应理论,以库存内部控制体系为实验任务,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决策时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审计的研究方法,为审计判断决策中框架效应的检验提供中国环境和审计专业背景下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论审计委托模式对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托模式就是由谁来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其核心是审计委托权的归属。不同审计委托模式对独立性的影响各异。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应进一步优化审计委托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乐国林  毛淑珍 《现代财经》2005,25(10):45-49
近几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起会计审计所引起的企业经营风险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公司财务管理中审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以及对道德审计约束会计、审计行为的越轨行为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功能的重视。我们应采取措施从诚信教育、职业道德培养、制度构建和环境改善着手,以提升道德审计的职能与效用。  相似文献   

19.
黄超  黄俊 《财经研究》2016,(5):77-87
基于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这一“自然实验”,文章考察了卖空机制如何通过改变诉讼风险而影响公司审计收费。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增加了公司股价下跌的压力,并增强了投资者挖掘公司负面消息的动机,从而导致公司审计的诉讼风险提高,会计师事务所要求更高的审计收费。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于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环境较差,卖空机制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由于“四大”具有更高的赔偿能力,卖空机制更加显著地增加了“四大”审计公司的审计收费;对于法制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由于管理层更有动机隐藏坏消息,公司审计收费因卖空机制的存在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Auditing is modeled in a sequential game without commitment. The manager must decide whether and where to audit a worker's output,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interim information he has obtained. The worker will work just hard enough (and show it) to divert the manager from making an audit or cover up, withholding information about his work to make an audit more difficult. This usually raises the costs of setting work incentives, so incentives are softened, sometimes drastically. Moreover, when a worker's on-the-job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for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s, work incentives must be softened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flow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