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居民所负担的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单纯考虑"住房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不能全面衡量居住区位选择所引致的成本.为了更全面和精细地评价居民对于住房成本和交通成本的综合支付能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了住房与交通综...  相似文献   

2.
在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扩张背景下,研究城市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空间互动关系及群体需求差异,能够为城市住房政策和交通规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住房需求函数,探讨不同类型城市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显著负相关,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对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住房补贴、通勤方式及职业类型等属性对居民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之间替代关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从引导住房消费合理分层、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功能层次及布局、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城市居民职住平衡。  相似文献   

3.
城市成长管理理论下保障性住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成长管理与保障性住房 城市成长管理是一种科学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提倡保护农地、复兴城市已有社区、保持住房的可支付性、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等理念。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都是旨在使城市空间成长与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旧城区改造、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物保护、社区生活质量改善等和谐发展。城市成长管理下的城市理性增长理论认为,城市增长应该遵循以下十大原则,即混合型的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城市化进展加速,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城市化正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复杂的背景和社会转型压力,论述了加快建设城市科学的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城市科学的学科构成、城市科学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科学建设的11个领域;中国城市化理论框架;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城市土地与城市住房;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城市社会与城市社区;城市文化与城市史;城市快速、立体交通设计与物流综合;城市生态与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文章最后还对城市科学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钱瑛瑛  刘婵 《上海房地》2009,(11):18-20
引言 城市各阶层收入差距加剧了不同阶层居住空间的分异。保障住房作为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往往在忽视合理空间布局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与阶层分化。笔者基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理论对上海保障住房空间布局的历史形成及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布局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周琳 《企业研究》2011,(7):165-167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设轻轨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贵阳市在建轻轨线路,通过实地调查进行分析,针对贵阳市轻轨一号线附近楼盘的房价、住房分布和住房开发类型等分析,论述贵阳市轻轨一号线对沿线房地产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需求偏好,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及收入等因素与居民住房需求偏好显著相关;居民居住区位选择时关注的公共服务配套受年龄、婚姻状况、有无中小学生等因素影响;无住房公积金、非本地户籍人口通常选择租房,并且在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其购房意愿越强烈;租房或拥有保障性住房家庭的居住面积普遍小于拥有商品房的家庭。提出应加大对居民住房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及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等相关对策建议,为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城市增长和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居住-就业"空间关系逐渐由"职住合一"向"职住分离"演变.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住选择的经典理论和最近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城市的制度环境特点,建立了对通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利用北京市的两套就业者微观样本实证研究了各种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分为就业机会、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机会三大类)对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相关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北京市的"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工作机会、住房机会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和通勤时间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城市中特有的历史路径依赖性和制度转型特点.增加了"居住一就业"空闻关系的复杂性.论文认为,应致力于减少对劳动力自由选址的制度性约束,在促进产业用地充分集聚的同时,调整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改变其过度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现状,同时在交通便捷的区位提供符合当地劳动力住房需求的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9.
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改造的做法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西城市化水平在50年的时间内由36%升至86%.快速城市化使得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聚,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和贫穷、暴力等社会问题.其中,"贫民窟"成为巴西大城市困扰的集中代表.21世纪以来,巴西开始转变城市管理理念,设立城市住房管理部门,注重城市规划,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城市贫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住房治理改造的做法,并从中得到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解决进城人口住房和城市改造方面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和谐视角下的山地步行交通规划及指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对城市步行交通规划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步行交通出行在山地城市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提出在把握未来山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趋势基础上,结合山地城市生态化发展来分析其步行交通的特点,强调生态和谐的步行交通规划,将自然生态、人工生态、人文生态融为一体。通过进一步解析生态和谐的规划目标,结合重庆市步行交通体系规划研究案例,提出了山地步行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尝试构建山地步行环境与设施设计与管理的指引,从类型指引和细部设计指引两方面指导下阶段具体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中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问题是国际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前沿课题.综述了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的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并对国际学术界有关本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关键的科学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城市中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演变的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单中心城市静态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介绍了在西方城市经济理论中被广泛接受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静态模型。然后,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分析区位、居民收入及交通费用(区位,居民收入及交通费用为模型的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对价格和房屋消费量(价格和房屋消费量为模型的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的影响。最后,理论模型通过引进一般住房生产函数,推导出土地价格及资本密度(即建筑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对城市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对极值条件或解的微分解析分析)得出地价(地租),资本密度(或称容积率),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些规律对城市规划,城市政策,引进市场原则和价格机制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都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3,73(2-3):147-159
Urban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have dramatic effects on the d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ces in large cities. Effects of these policies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numerical urban simulation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s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has allowed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ing units.This paper links these two lines of inquiry by demonstrating how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for the spatial form of cities can be used to compute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sulting Urban Energy Footprint Model, “UEFM,” allows one to trace the implications of a change in land use zoning or transportation policy through its effects on housing markets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 to the resulting changes in energy use for residential and commuting purposes – i.e. to understand the energy footprint of transportation, housing, and land use policies. Accordingly, the UEFM provides, perhaps for the first time, a link between urban and energy economics, and can allow measurement of rebound effects of energy policies in a more general equilibrium context.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认为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城市空间演化不断对城市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另一方面,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又会对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演化产生引导作用,它们之间通过可达性这一关键因素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及其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定的城市形态必定要求特定的城市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而城市交通又具有引导城市形态发展、塑造城市形态的功能。从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时机和时序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交通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解决北京的交通和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local and through traffic when allocating land for transportation at the expense of residential consumption.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giv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between both uses, via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and shows the impact of through traffic on the urban structure, on local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on the cost of housing supply. The cost functional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total burden to the inner city and a connection is made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f the ‘exploitation’ thesis.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ina's cities have undergone massive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wake of market reforms and economic growth. One consequence has been a rapid migr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to the periphery. Some movers have been forced out either by rising urban rents or government reclamation of their residences. Others have relocated willingly to modernized housing or for other lifestyle reas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relocation to the urban edge on household well-being. It explores the factors underlying changes in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as households move to the periphery. The research also examines whether those who moved involuntarily are affected differently from those who moved by choice.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ve to those who moved by choice, involuntary mover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in terms of job accessibility, commute time, housing consumption and disposable income. Th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higher-income households, lower-income group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ed in relation to housing costs, accessibility losses, disposable income and household worker composi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for involuntarily relocated households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e more than just housing value: it should encompass urban location changes, household needs and reloc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