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基层就业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就业决策是在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择业观的基本取向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分析了基层就业的特点、政策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决策的误区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模式,每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都在逐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新时期环境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我国的社会政策、经济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相统一,进而促进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内外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如国家经济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就业政策的变化、学校教育质量等.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可分为校外因素和校内因素.校外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行业因素、企业因素等,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就业政策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阵痛之后,师范类专业的边缘化、师范生专业技能的退化、教师岗位的激烈竞争、就业意识陈旧、就业指导的缺失等原因使得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形成政府、高校、师范生三者有机的结合是实现师范生顺利就业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人才需求剧烈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劳资双方认识分歧、行业待遇差异等导致大学生求职困难。文章提出完善就业政策环境、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三大举措,以期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否实现环保与就业的双赢,以"两控区"的实施作为环境规制强度变化的政策冲击,通过构建1994年到2010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平均意义上来看,环境规制政策可以实现治污与就业的双赢。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除了在时间、空间和行业间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之外,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环境规制在酸雨控制区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促进,而在二氧化硫控制区则主要表现为对就业的挤出。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扎实积极的推进就业工作,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欧盟国家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创造了"就业奇迹",被证明是促进就业的一条有效路径。近十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文章针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加强就业培训等措施,以期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能更好的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贸易与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研究利用我国1978—2012年的进出口贸易与就业规模数据,发现从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城乡就业呈现城市就业人员增加而农村就业人员减少的显著双向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国际贸易就业规模效应的变化。最后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汇率制度调整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应该建立更加通畅的城乡劳动力流通渠道,以促进国际贸易就业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通过建立一种增强社会包容性的福利制度去帮助个人和国家,这种包容性的福利制度对于促进残疾人可持续就业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残疾人就业面临就业政策监管落实不周、针对性就业政策欠缺、就业技能培训不足、就业收入微薄和就业歧视尚存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建议健全就业监管机制、完善就业政策、加大残疾人人力资源投资、推动残疾人持续就业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新型政策支持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1月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是对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从1990年代开始统筹城乡轨业试点工作以来直到目前,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多停留在试点区域,属于地方区域性试行政策。有必要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以来的政策和工作情况作总结分析,为《就业促进法》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法治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就业心态的变化,指出,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新的转型期,就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而言,若能藉此形成一套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政策,大学生能籍此转变思维观念,正确认识并以积极的心态就业,全社会形成关心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氛围,那真的就是转"危"为"机"了。  相似文献   

12.
基层就业政策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就业率逐步下降,加之逐年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仍是国家政策的主要导向。从基层就业政策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上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基层就业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有广阔的空间,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政策的就业带动作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存在的问题是 ,再就业工程仅仅着眼于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脱离了社会整体性就业的要求 ;解决就业问题的手段行政化和简单化 ;阻止失业问题的公开化 ;对广大农民实行的是歧视性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扩大就业,促进就业增长既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能,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文章在分析我国就业问题现状及现有的已实施就业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该有更加突出的作为。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一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增无减。因此,应认识新常态,明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导向。本文着重研究国家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带给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系列变化和影响,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经济需求,明确个人就业方向,更加顺利地就业。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近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推行教学教育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建立起大学生就业服务全方位立体体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这个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初衷。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理解就业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实现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经济复苏和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但未必会带来就业增长。由于就业增加必然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消费需求,因而可以通过促进就业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以保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上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而且要形成全社会促进就业政策落实的合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国家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能力和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的就业政策对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调节供求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就业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对政策实施有效的评估,有利于准确把握政策的实施效果。近年来,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广东为例,对“上岗退费”政策和基层就业政策进行了评估,在结合案例对就业政策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