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G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第三代通信系统拥有着较强的通信能力,可以提供丰富的融合了语音、数据和视频的多媒体业务。第三代通信系统与第二代通信系统相比存在很多优势,本文将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3G移动通信业务的优势以及在面对更多新业务出现时要做出的调整,对业务的发展管理和网络支持系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建议分析可以为3G业务在今后的调整和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整体科技得到不断发展,原有的通信工程系统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现代人们的需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宽带网络计应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在宽带技术中,软交换技术的提升,为下一代呼叫与控制提供良好的使用平台,通过结合了传统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可靠性和IP技术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优点,实现对分组交换为主的IP网络的完美过渡。本文通过从软交换技术特性、主要功能、具体业务来分析我国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师中的应用,从而确保实现我国宽带网络的性能优化,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地面通信系统是典型的视距通信。目前我国使用的时统设备存在结构庞大、使用不够简便等缺点。GPS时统系统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掉电不丢失数据等特点。利用GPS所提供的秒脉冲前沿为时间基准,通过DS3231把时间进一步细到微秒数量级,保证了跳频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宽带技术中,软交换技术的提升,为下一代呼叫与控制提供良好的使用平台,通过结合了传统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可靠性和IP技术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优点,实现对分组交换为主的IP网络的完美过渡。本文通过从软交换技术特性、主要功能、具体业务来分析我国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师中的应用,从而确保实现我国宽带网络的性能优化,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线通信网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和CDMA;无线通信已经逐渐发展为移动通信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具有更快速度、更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多功效的宽带无线通信更能不断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变化的需求,MIMO(多输入多输出)、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LDPC(低密度奇偶检验)码作为高速数据传榆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三种关键技术,受到了宽带无线通信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参考相关资料,本文从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与应用着手分析,探析了当前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现状,具体的阐述了目前宽带无线通信领域中先进的应用较多的MIMO—OFDM技术、LDPC码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重要介绍了基于MIMO-OFDM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几种关键技术,以期对推动宽带无线通信研究,构建更为完善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两大寡头价格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两大寡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度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致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出现增量不增收、用户每月平均消费值(ARPII)不断下降的现象。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模型,对二者之间的价格战进行深层分析可知:在协调博弈中,中国移动会选择斯坦克尔伯格均衡,而中国联通则选择库诺特均衡,结果导致双方都没有达到纳什均衡。两大运营商只有进行广泛合作,才能充分发挥通信网络的整体效能,提高各自的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已经同时拥有GSM和CDMA两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国联通如何经营CD-MA网络,经营策略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影响CDMA移动通信需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市场营销主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整体经济建设得到显著提高,过去传统的工程材料使用,已经从原有的生产模式转变成符合现代高效率高重复利用的租凭使用生产模式。融资租凭就是通过物料拥有者根据承租者的要求,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物料,再转租给承租人使用,同时承租人支付给出租人一部分报酬。设备租凭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管理转变成集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使用融资租凭方法,实现对工程企业配置优化、动态管理、独立核算,有效实现固定资产的使用,充分减少了设备闲置率,提高企业总体生产能力。即使如此在工程设备融资租凭中由于受到人为、环境以及国家管理制度上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设备在租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设备融资租凭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如何加强对融资租凭风险的控制,从而保障工程钢管等设备在融资租凭过程中安全可靠租凭。  相似文献   

9.
与世界上先进的移动通信运营者相比,我国在网络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目前通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业务不断出现,又使得通信网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日趋复杂,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着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针对电力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给整体电力业务带来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这就无形中对电力企业的未来管理系统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充分的认识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环节展开详细的讨论,根据电网系统的实际功能和价值来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工作将主要的职能目标都融入到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高科技通信技术的产物,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3G网络在移动通信中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整体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样就加大了对电力的使用。然而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电价管理渠道不畅通、指标过于形式等因素,造成我国电费电价上存在着诸多问题。电价作为人们生活中能源价格体系中关键组成,电价有效管理是确保社会整体稳定,保障用户利益的有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从我国现阶段电费电价现状分析介绍监管部门如何实施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模式,从而保证国家产业政策调控,有效节约电力能源,实现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人们和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优质安全的能源供给。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整体经济建设和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我国汽车制造业中,过去原有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由于功能上的不足,已经逐渐被动力转向系统所代替。对于动力转向系统,解决了手动操作的繁琐,通过动力实现车辆整体方向的操纵,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驾驶者的疲劳感,整体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方便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找出解决汽车使用过程中转向系统常见问题的有效维修措施,从而确保车辆正常运行,保障驾驶者生命安全,整体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科技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通信技术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信息科技时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针对我国使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阐述,介绍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并对未来世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移动计算机用户对Internet移动接入的需求急剧增长,移动计算机网络是因特网、移动通信系统和便携机等重要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移动IP技术原理,非同质网络间数据传输控制的特点,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宽带码分多址及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性和发展,并分析了当前在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手机电视业务实现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结合,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三网融合”的一个难得机遇,这很可能会成为我国第一个“三网融合”的示范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传感控制系统,GPRS模块采用MC52i,单片机选用STC12C5412AD,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利用MC52i通信模块的短信息功能实现远程单片机与监控中心之间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双向通信。该系统以GSM网络为平台,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实现了远程无线数传(DTU)的交换,通过硬件电路及单片机程序设计,实现了弱电控制强电、远程控制、信号的实时性上报或查询等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从原来的用户少有模式转变成网络多展化,并根据现在用户的需求视线里网络业务的多元化,解决了早期宽带高价格的弊端,通过信息通信干线将宽带网络送达给每家每户。对于宽带网络可以分化成,骨干网和接入网两种形态。通过将终端用户和骨干网络的连接,实现了网络的接入网技术。然而网络节点仍然处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加强网络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营销手段,已经成为推进网络建设向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核心。  相似文献   

19.
移动主机设备在移动时可以利用移动IP确保原通信不发生间断问题。在移动IP中关键技术之一是隧道技术,本文主要分析了移动通信中移动IP相关原理工作,然后介绍了移动IP工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邮政物流尚处于培育期,存在着市场秩序不规范、配送网络不健全、管理水平低、客户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通过规范秩序、健全优化配送网络、寻求最佳运营模式、分别对待不同客户等对策措施,最终实现建立一个高效率、合理、能与国际接轨的邮政物流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