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思辨     
《英才》2011,(10)
企业上市是为了什么?上市对一家企业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用上市来证明自己?显然,在资本市场高度重要的今天,这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经济与天气同样躁动的夏末,英才杂志社主办,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协办的以上市之后为核心主题的闭门会议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操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娜 《现代企业》2005,(9):42-43
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指的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一个并购交易把自己的业务或资产并入到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同时成为那家上市企业的股东(往往是大股东或控投股东)进而主导上市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在139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采取直接上市方式的民营企业有59家,约占民营类上市公司总数的42%: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共有80家,约占民营类上市公司总数的58%,可见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上市之后,SOHO最大的转变就是从一家个人色彩浓厚的家族公司变身为一家公众公司。"我心里面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赚钱多少是我自己的,我需要负责任的是5800多个客户。"老潘坦言,现在,他还肩负着50多万的股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07,(23):92-93
为多元化经营树立旗帜,说明任何管理理论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柳传志2007年7月,复星国际在香港成功IPO,复星进入"平流层"。选择"透明"让复星成为一家相对令人放心的公司,也给郭广昌与复星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力。在复星整体上市后不久,《中国企业家》发表《解疑复星》的封面故事之后,立即有家自称也在做多元化投资的民营企业打电话来编辑部,兴奋地说,能不能再当面向复  相似文献   

5.
秦姗  张宁 《中国企业家》2011,(3):114-118
企业家在公司上市或者将公司出售后去做投资,这并不新鲜;现在,有些企业家在经营着自己的公司的同时,不时四个人身份来做天使投资,有些是人情,有些是生意,更重要的是补充自身公司,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会选择收购而不是设立分行的路径“走出去”?并且收购的是比自己小这么多的美国银行?董文标:民生银行发展了11年多,不能一直都是“草根文化”,一定要走出去,并且这笔投资肯定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首先它是一家上市银行,透明度比较强,影响力比较大;第二,  相似文献   

7.
杨吉 《经营者》2006,(8):107-107
传统的商业逻辑总是有一些美丽的谎言。说多了,它容易成真。例如,人们相信公司上市是能赚钱的,并且很自然地拿出新浪、网易、以及最近的百度,用来证明“要是不能赚钱,千辛万苦上市图什么呢?”又如。认为企业并购会是一个不错的“借鸡生蛋”的资本运作的手法。把别人没上市的企业便宜地买过来,然后在股市或其他资本市场上,再高价卖出去。可问题是别人没欠你什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企业如此作贱卖给你呢?  相似文献   

8.
上市单纯点     
我很赞成贵刊2012年2月在《上市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对企业上市的观点,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到美国上市似乎成了一种圈钱手段,完全没有做好长期发展的规划,所以上市之后高管离职套现,只剩下一个空壳公司。  相似文献   

9.
刘戈 《中外管理》2012,(7):64-65
当越来越多的老板立下他们宏伟志向,同时必须堤防如何让自己的企业不倒在上市征程中泥泞的路上。上市,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乌鸡变凤凰的美妙过程,当上市的梦想在老板们的心中萌发的时候,必须提防各种随时爆发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砚青 《英才》2014,(11):50-51
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IPO大潮之后,下一轮集中上市热点?近期听到最为意外的一句话:"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IPO大潮之后,社交类相关网站、应用可能会集中上市。"这个大胆的论断,来自国内一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人。  相似文献   

11.
读当一面     
龙茜女现居厦门职位:创冠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读龄:8年《中国企业家》读后感:贵刊上期刊登了有关归真堂上市争议的报道,作为环保领域的从业者,我非常关注该事件。对于这样一家企业,要做出它是否应该上市的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我国目前的上市法规来看,它符合所有的上市条件;但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对环境与动物的关爱来看,这样的产品和生产方式,显然有悖于现代社会文明伦理。正所谓合法但不合理。无论上市与否,归真堂的案例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企业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环境责任的问题。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会把环境责任置于商业利益之上。  相似文献   

12.
1借壳上市含义 借壳上市也叫"买壳上市"、"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借壳上市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上市渠道选择,使其可以合理利用证券市场的壳资源,改善资本市场资源不合理利用的问题,增加企业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7天连锁酒店集团(SVN)上市地点:美国纽交所上市时间:2009年11月21日上市之后经营的好坏,才是对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最好检验。7天在纽交所的上市,创造了两项纪录。第一,7天是第一家连续亏损却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第二,7天的上市速度,是当时所有在美国IPO的中国企业中最快的——一般来说,从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上市申请文件,到最终挂牌,都需要4-6个月时间,而7天只花了2个月零10天。  相似文献   

14.
像大多数浙商一样,我也是草根出身,只有初中文化;像大多数浙江企业一样,杰克公司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核心技术是装配工业缝纫机;像大多数浙江企业的成长历程一样,我也是靠东南西北地闯荡,从做市场起家的。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浙江的企业家大多数还处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从小老板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现代企业家的转化过程中,都在追寻能够在知识经济年代里获得更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许多创业公司经历了初期的艰苦拼搏,获得初步成功后,便希望能够上市,梦想在诱人的资本市场提升并“放大”自己的“身价”和声誉。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许多企业忙于寻找券商、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及政府部门,但却忽略了对企业自身基本素质的评判和冷静的思考。那么,创业公司应具备的成功上市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把企业的资本做成核心竞争力。走上市之路的企业,都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那么应该去哪里上市?有三个可选择的地方:本地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香港和美国。选择上市地,一个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导刊》2007,(22):20-21
准备"2001年底,高盛做了一个很厚的报告,报告的第一页就写着一句话‘SOHO 中国不是一家普通的地产公司’。在此之前,我们对自己的公司都未有如此清晰的定位和了解。"2001年冬天,我们公司的两个小股东,其中一个英国人叫作安德鲁,在一次爬长城时,偶然地说,你们到国外上市吧。这个提议引起了我和张欣的思考。自从 SOHO 中国创立以来,这两个英国股东一直给予SOHO 中国很大的支持,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不断投入资  相似文献   

18.
像张近东一样有着打造百年老店理想的企业家下在少数。《英才》的“首要影响力”对张近东的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企业家和一个不一样的苏宁。他对资本、血缘关系、扩张的看法以及低调的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自己对苏宁在国内上市的解释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使然,但是考虑如今众多优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张近东确有魄力。张近东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中国古训,他没有把苏宁的股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或是家族的手中,而是王动散财,淡化个人奋斗、强化团队的集体奋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事业会更大”。企业…  相似文献   

19.
“这条新闻是谁发出去的?”齐磊周一一上班就被激怒了。奇强公司上周刚刚确定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竟然在周一就见报了,作为一家在国外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事情可是风险不小。  相似文献   

20.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壳公司,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之后,再由被收购的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达到母公司间接上市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