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雷尘  赵亮 《英才》2003,(2):60-60
2002年,泰康人寿年度保费收入65亿元,增长率超过280%,成为业内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陈东升本人也被央视评为年度经济人物。去年初,陈东升做客搜狐聊天室,有网友问曰:“诚信在保险行业有多重要?”陈东升作答:“至高无上。”人寿保险涉及到千家万户,陈东升把人寿保险定义为:提供一种公众服务,销售一种公众产品。陈东升强调“诚信稳健”,他说:“离开了这四个字,这个行业、这个企业会不复存在。诚信实际上是所有经营者,所有企业的资本,尤其是人寿  相似文献   

2.
赵奕  邓攀 《中国企业家》2012,(6):63-64,62
"复星的确还比较干净,我扪心自问,做得还不错。"他的下一个目标:做"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撤韦""你们怎么活得那么累呢?"有一次,郭广昌对陈东升说——"你们",指的是北京的这群企业家;"累",是指"陈东升们"忧国忧民,热衷政治。把"陈东升们"的状况反过来,就是"郭广昌  相似文献   

3.
名利场     
荣誉陈东升被评为《财富》2004中国商人 2005年1月,《财富》(中文版)评出"2004年度中国商人",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获得这一称号,并登上了2005年该杂志第一期的封面。 《财富》杂志用这样一句话推出了这位最新出炉"2004年度中国商人":"陈东升--2004年度中国商人,富有激情但不失稳健的陈东升立志将泰康人寿带进世界500强"。 在2004年中国保险业的增长平均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5,(1):53-53
<正>入选理由在陈东升的带领下,泰康人寿成为寿险行业内业务增长最快的公司,连续三年年增长率超过 100%。 2002年,陈东升在业内首倡工薪白领人群的现代生活观、家庭价值观,提出寿险就是通过对未来风险的规避,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幸福、美满新生活”的崭新理念。以此理念为先导,泰康人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爱家行动”为代表的家庭保障计划,将传统的1对1的营销模式变为一张保单保全家的对整个家庭的保障,该保障计划充分考虑到不同家庭的保障、教育、大病、理财、养老等需求。同时,四位一体的全新服务模式——“新生活广场”将门店、服务电话、网络服务、现场员工服务有机整合,实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互动式综合服务,在业内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观点     
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运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陈东升的演讲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运》,陈东升表示,三代企业家演绎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价值被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6.
5月9日上午8:30分。陈东升从寓所出发赶往单位。今天本是公司安排陈东升“居家办公”的日子,为了接受《中国企业家》的采访,陈破戒走出家门。约定的时间是10:30分,陈在9:OO中就到达了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上的泰康人寿大厦。  相似文献   

7.
黄秋丽  邓攀 《中国企业家》2012,(6):51-57,50
"美国梦"渐远。"知天命"的陈东升,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行为边界:中国不可能出现像摩根那样伟大的企业家2月17日凌晨,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站到了哈佛商学院的讲堂上,面对全球的MBA精英群体,充满激情地分享一个来自东方的民族保险企业的成长故事。故事的主角,自然是他和泰康人寿。这次讲演的意义在于:泰康成为第一个进入哈佛案例库的中国保险品睥,陈也成为哈佛讲堂上的"中国保险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2,(23):57-58,56
No.16↑8位综合得分:3.615"如果说高增长时代你有英雄主义,那叫顺势而为;现在还有这种情结就是违背规律了。"陈东升罕见出现在香港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并且全程参与了此后3天的拍卖。2012年10月4日,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公司第一次进军国际市场,陈东升密切关注嘉德表现。4.55亿港元的成交额很成功,但是嘉德整个2012年的成绩单却显得有些惨淡。  相似文献   

9.
礼赞新时代     
"《中国企业家》杂志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家最温暖的家。"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9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往届"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东升很是感慨,"对企业家来说,能够获得2019'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称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连续举办了18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9年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究》2008,(5):5
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陈东升的演讲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和命勘,陈东升表示.三代企业家演绎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价值被社会认同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最后制度模式化最终确立的过程,也是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开局,"中国品质"所处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不太景气,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趋弱,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期望值越来越高……中国品牌的机会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12.
新书速览     
《英才》2013,(10):125
《战略思维》陈东升,被喻为"92派"领军人物;跨界创办三家企业,被称赚了古人、今人、未来人的钱。本书全面呈现陈东升宏观思维和泰康战略演进脉络。王石说,东升所代表的"92派"企业家,和我这批84年前后创业的企业家相比,少了些草莽气息,更有投笔从商的气质,学术训练比较扎实,长于思考和反思。泰康在保险行业异军突起,是企业战略的很好案例。陈东升在书中提及的很多朴素观点,我都很认同。  相似文献   

13.
思维的区别     
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的珍珠,价值都非常昂贵。可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相似文献   

14.
陆建华 《英才》2004,(6):67-67
国家统计局授权《英才》权威发布1000大工业企业,旨在为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把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够进入中国1000大的企业,都是值得所有人未来高度关注的产业明星。他们到底有多大?他们到底有多强?谁是1000大真正的冠军企业?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攻略     
赵辉  陈渠 《中国企业家》2013,(20):91-102
我们将迎来一个"大数据时代"。与变化相始终的中国企业,距离这场革命还有多远?而追上领先者又需要多快的步伐?resea rch conclusion{研究结论}怎样才能用起来大数据?障碍如何解决?中国企业家研究院对10多家在大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7,(23):156-158
中国三代企业家坐在一起,反思创业历程及代际命运在柳传志与陈东升的记忆中,当年毅然决然开始的创业生涯,都像是对前三四十年生活、轨迹、乃至价值观、理想观的一种永别,甚至"背叛"。相对年长的柳传志可能不会用"永别、背叛"这么激烈与极端的词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而比柳年轻一代的陈东升坦承道,他1983年大学毕业时,有人提出让他到粮油总公司去工作,他断然拒绝,觉得这对他  相似文献   

17.
秀才不怕兵     
陈东升带兵实战有章法,缘于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虽然在每次论坛上,陈东升开篇都会纵论天下大势,解构经济热点,但最终都会回归到“如何促进保险消费”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11,(10):41-42
关于股权结构《英才》:此次泰康引入了高盛作为投资者,外界有一种说法,事实上是优化了泰康的股权结构?陈东升:引入高盛,以及嘉德和新政泰达的增持,这肯定是好事,不然为什么很多企业大股东或主要股东一卖股票股价就跌呢?大股东或主要股东对公司没信心,抛售股票大家当然会觉得公司有问题。一个企  相似文献   

19.
养老是一个投资回报比较慢的行业,在资本上能够匹配的只能是大型人寿保险公司。按照泰康的测算,像燕园这样的项目收回投资要10年左右"泰康用什么来撬动养老的全产业链?""怎样才能保障养老社区服务的高品质?""从摇篮到天堂的理念怎样落地变成商业模式""泰康为什么不上市?"……9月23日,秋雨已带寒意,但北京昌平泰康之家·燕园体验馆里的气氛却相当热烈。《中国企业家》杂志带领的几十位"商界木兰"企业家、"未来之星"及各地创业者,踊跃向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提出问题,对于这家中国最大民营金融公司的发展战略、养老产业的布局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20.
修思禹 《英才》2012,(2):106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那么,2012年的中国产业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