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一、划分银行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的必要性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混合在一起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利于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首先,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但在其政策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混在一起时,有相当一部分贷款的决策权不在专业银行,使专业银行无法实现其最具有企业化特征的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5.
6.
7.
<正> 所谓政策性贷款是相对于自主性贷款而言的。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专业银行仍必须承担政策性贷款的任务。为便于更好的管好用好政策性贷款,笔者就政策性贷款性质的分类范围界定及其如何加强管理谈些设想。 一、性质分类与范围界定 从政策性贷款性质看可分为如下类型: (一)扶贫性质贷款。这一类是政府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可能波及的社会问题而制订相应措施以要求银行支持的贷款。主要有:1.赊销贷款。这是前几年政府根据棉布产大于销及贫困地区购买力不足的现状,由银行支持贫困地区百货批发企业  相似文献   

8.
9.
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交织混和经营的矛盾,既困扰着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专业银行将逐步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趋势,使这一矛盾日趋白热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 一、政策性贷款的界定及其特点政策性贷款范围的界定,关系到设置政策性贷款的目的,贷款的资金来源和贷款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从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所谓政策性贷款,是服务于国家产业政策、以提高社会宏观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低利率解决国家重点政策性资金需要的贷款。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第一,贷款不以盈利性为目标,而是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宏观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这是设置政策性贷款的主要目的,也是政策性贷款与一般经营性贷款在管理上的主要区别。第二,它是低盈利贷款,但不是非盈利性贷款。这是因为这种贷款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以低于一般经营性贷款的利率来解决国民经济中具有宏观经济效益但由于客观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确认:政策性贷款、非政策性贷款分开管理是农业银行发展无以回避的重要课题农业的高险、低利和较长周期必然引发自流条件下产业投向的非农倾向,自然和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也常因为投资效益偏低而难以吸引生产建设资金,然而农业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贫困地区的开发于经济全局协调发展亦不可或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国家必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政策性粮油贷款的管理吴正登,任小鲁近期我们对信贷资产质量较差的平潭县粮油企业贷款进行调查与剖析,针对该县问题,谈谈如何加强政策性粮油贷款的管理。一、划入农业发展银行的粮油企业贷款现状平潭县粮食系统现有8个基层粮站、8家公司、1个粮食储备库。199...  相似文献   

15.
16.
(一)政策性贷款的含义及作用。政策性贷款是指政策性较强的贷款而言,是指国家金融部门,按照政府一定的政策意图而发放的优惠贷款。从河池地区农业银行贷款业务上看,政策性贷款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一是优惠利率贷款: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六类小商品生产企业,民贸地区商业、供销社以及民族用品生产企业的定额内流动资金贷款和国家指定的经营粮棉油企业贷款;二是贴息贷款,包括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和一般贴息贷款;三是在资金上要求银行保证供应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购进、农副产品收购以及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救灾等贷款;四是开发性和种养投资性贷款。多年来政策性贷款对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加快经济开发,活跃商品经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鼓励了民族地区粮食供销等商业企业做好农村各种生产和  相似文献   

17.
18.
19.
<正> 现行的农副产品收购和农业生产资料调入的资金供应(以下简称政策性贷款资金)工作存在着三个问题。 一是与专业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有矛盾。过去人行总行核定专业行的年度贷款额度,没有把政策性贷款资金单列出来,而是连同其他贷款资金一次性贷给专业行长期周转使用。由于专业行实行企业化经营,从本身经济效益出发,平时各项贷款资金混合使用,到了政策性贷款需要资金时,其他贷款资金往往一时难于收回,形成政策性贷款资金紧张或供应不及时的状况,最后迫使人民银行发放短期贷款解决。 二是人民银行原核给的资金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价格上涨,政策性贷款资金的需求量增加,而人民银行总行原核给的年度性贷款资金是以1984年底为基数核定的,1987年以来,几乎没有再增加,显然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