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如何领会精神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单松 《经济导刊》2012,(2):92-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强劲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工作热情,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方面已不再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面临着繁重的建设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战略。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核心、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周才汇 《时代经贸》2014,(2):247-247,251
文化,一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象征和符合,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当今,文化愈来愈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其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我们与时俱进。在不断追随着文化的脚步。要跟紧其脚步就得正确定位自己的文化,就要有文化自觉。主要是通过对文化自觉的内涵、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及把握,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在努力寻找文化强国的路径上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近年来,共青团无锡市委牢牢把握青年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文化创造日趋活跃的新形势,密切联系青年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带领全市广大青年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共享知识、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也是呼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李太莲 《生产力研究》1998,(4):21-22,3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进行这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必须对三个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正确认识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相联系的几个关系问题,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把文化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是我们党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根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自觉坚定地贯彻。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浪潮不仅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既保持自己的特质,又不断创新,既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又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在全党,而且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要振兴中华,弘扬华夏文明,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结合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具体实际,重新认识、批判、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意识,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以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申小刚 《经济师》2004,(3):188-189
文章从海尔集团经营实践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出发 ,指出企业文化是海尔集团的“竞争优势”、“经营灵魂”及其生命力之所在。文章还提出了建设“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苗苗  费腾 《时代经贸》2012,(20):64-64
文化是提高素质的基石,是塑造人格的载体。连续两年的十七大会议上,都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为重要问题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作为社会文化高地,保存、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的高校来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和传承者,更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开创无锡市滨湖区文化发展新局面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工作者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全过程,用群众路线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从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实际出发,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作为一门结合中国特色的专业研究理论体系,其具备研究社会时事、结合专业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目标。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为议题,对其在中国发展前景进行探究和讨论,并根据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高理论本土化下的社会学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找到适宜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在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政治文明的助推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着精神动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影响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准确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对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些理论是以中性技术、资本偏向型技术和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等分析研究创新有利于劳动或资本等,并没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不同于其他的创新理论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是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依靠人民,同时创新也是为了人民,从而达到目的和手段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