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9岁择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0.15μg/kg组(观察1组)、右美托咪定0.30μg/kg组(观察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吸入七氟烷和空氧混合气体。观察1组和观察2组在此基础上复合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15μg/kg,0.30μg/kg。观察各组患儿麻醉前(T_0)、插管前(T_1)、插管后5 min(T_2)和送出PACU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3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结果:3组间T_0时间点SPO_2,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T_1~T_3期间H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在诱导期间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间比较T_1~T_3时间点观察2组HR,SBP,DBP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观察1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SPO_2值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不同时间点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29.39,637.630,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610,P=0.000),观察1组、2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连续输注右美托咪定不会显著延长小儿的苏醒时间,且苏醒过程中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右美托咪定能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文章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4.0±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5±1.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文章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A组,艾司氯胺酮组为B组,右美托咪定组为C组,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为D组。4组患者均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4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毕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0.5 h(T1),1 h(T2),2 h(T3),4 h(T4),24 h(T5)的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4组患者身高、体质量、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的比较,A组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的比较,A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4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22例.单药组每12h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 1次;联合组每12h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 1次,每天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用数字疼痛评估法(NRS)记录疼痛评分,根据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观察21d,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评分、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级癌痛缓解率、硫酸吗啡缓释片平均使用剂量以及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8.19±1.94和9.29±2.10,均较单药组的10.80±2.12和11.85±2.28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进一步改善癌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未减少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凯纷注射液(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联合吗啡治疗重度难治性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物效果欠佳、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或不能口服镇痛药物的重度癌痛患者4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吗啡自控静脉镇痛(PCIA)治疗组(A组)和凯纷注射液联合吗啡PCIA治疗组(B组),每组20例,连续观察10d为1个疗程.分别就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阿片类剂量滴定、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A组疼痛缓解率70.0% (14/20),B组为75.0%(15/20),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在减少阿片类止痛药剂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便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凯纷注射液与吗啡联合治疗重度难治性癌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胃肠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78.7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2)观察组吞咽障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吞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观察并分析踝足矫形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剖析其材料学特点。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康复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同时应用踝足矫形器,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康复总有率为95.3%,对照组为85.5%,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足背屈伸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Ashworth分级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陈建军 《中国西部》2015,(12):60-64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采取针刺协调肌张力平衡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居家养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居家养老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2)与干预组(n=38)。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给予3个月的延续0.05);护理后,前者的简式Fugl-Meyer评分要比后者低,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Barthel评分和干预组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出院患者延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建良 《中国西部》2015,(12):65-73
目的 对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76例小儿疝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治疗小儿疝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了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与讨论。方法: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客体,选择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于对照组,行中药保留灌肠的常规措施;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从总有效率上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56%,82.22%,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灌肠后不适症状总发生率上看,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3.33%,28.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上看,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4.7±0.5,3.4±0.7,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的治疗效果,降低灌肠后出现不适症状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60例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药膳配合耳穴埋籽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PSQI评分及睡眠治疗效果,并观察药膳配合耳穴埋籽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最后得出结论:药膳配合耳穴埋籽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院前急救干预应用于严重创伤骨折综合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将2019年3—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泰安市120指挥调度中心救治的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72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其护理方式进行两组随机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6。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常规院前急救;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急救时,将优质全程急救应用于其中。对所有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骨骼恢复状况并记录,对患者在急救期间出现的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干预后VAS评分、关节肿胀度均较小,关节活动度增大,膝关节HSS评分较高,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相较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骨折患者进行120院前急救时,医务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降低患者由于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康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观察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就诊耳鼻科门诊60例AR患者,通过随机化原则将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鼻腔冲洗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B组仅使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患者的鼻部症状以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估。结果:A组与B组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鼻部症状明显缓解,治疗4周后鼻塞症状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4周疗程较2周疗程效果更好。对于缓解鼻塞症状,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优于单用鼻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满意度与投诉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探讨钙水平与宫缩乏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钙剂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孕妇于宫口开全后应用葡萄糖酸钙15ml静滴,胎肩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只在胎肩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U。结果:观察组产后子宫收缩较理想,第三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保持正常水平钙可以有效减少及预防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产前补钙,对预防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有良好的效果,利于产后康复,节约血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林  桂琳琳 《魅力中国》2014,(4):388-38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肛肠科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倒,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2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都有很大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肛肠疾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可有效的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1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展开探究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基于对照组之上提供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76.09%),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arthel和NIHS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和NIHSS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也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26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商环组(85例)、袖套组(103例)和改良组(78例),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对比分析商环包皮环切术、袖套包皮环切术和改良包皮环切术在成人与儿童中的手术疗效和手术并发症。得出结论:儿童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更适合选用商环包皮环切术;袖套包皮环切术更适合用于成人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效果,文章选取2013.1-2014.8期间我院30例需进行前足缺损修复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其中15例患者采用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作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采用腓动脉外踝上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皮瓣成活率、恢复情况等。手术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上均较少,P<0.05;在术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术后Ⅰ期愈合人数较多,并发症发生较少,皮瓣成活率明显较高,P<0.05。结果证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缺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