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丹红(一号)”作为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常用于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使鼠类致癌,在人类肝细胞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因此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中。但近两年来,我国各地的许多食品特别是肯德基等洋品牌食品中连续多次发现了“苏丹红(一号)”甚至毒性更强的“苏丹红(四号)”的踪影,引起监管部门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制剂,但近来,英国首先发现包括亨氏、麦当劳等在内的世界知名在英企业生产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随即采取了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召回行动."苏丹红"事件的曝光,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开展了禁堵排查行动,并已发现部分问题食品."苏丹红"事件再次暴露出长期以来食品生产中严重存在的随意添加违禁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因此,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市目前已全面启动对苏丹红(一号)的清查工作,“洋快餐”及红色含辣椒粉的进口调味品已被列入重点监测对象。市质监局食品监督处已开始部署对联合利华、亨氏、麦当劳、肯德基等相关企业的生产原料及产品是否含有苏丹红(一号)进行检查,与此同时,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加强对苏丹红(一号)榆测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前提下,即日起对进口食品尤其是来自于欧盟同家的进口食品加强检测,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一律不得放行,以从源头上杜绝苏丹红(一号)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苏丹红”食品源头的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市食品研究所服务公司的法人代表谭伟棠、总经理助理冯永华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近日在广州中院出庭受审。广州市检察院指控谭伟棠私自将含有“苏丹红”的化工色素加入辣椒油、辣椒粉等产品的复合食品添加剂中,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销售了价值453万多元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2005年2月中旬,英国食品标准署发布的一条关于调料中含有苏丹红色素的消息,此消息的发布最终在中国导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红色风暴”。英国食品标准署在网站上公布了要求回收419种含有苏丹红(一号)产品的清单。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苏丹红的“始作俑者”是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田洋公司是“涉红”食品的最终源头。早在2002年,该公司就开始往辣椒红一号里添加以苏丹红…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7.
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对 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检验监管的紧 急通知》。英国警告:苏丹红致癌,由 于可能使用了一种能够导致癌症的非 法有毒染料,2005年2月18日,英国 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警告,不要 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并 公布了可能含有苏丹红的419种食品 名单,其中包括亨氏、联合利华和麦 当劳等30家企业的产品。质检总局公 布相关名单 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 有致癌性,欧盟禁止苏丹红(一号)用 于食品生产,我国也禁止使用。国家  相似文献   

8.
本来咱们中国人对红色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在故有的文化体系下,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而这一季劲吹的"苏丹红风暴"却让人们异常的紧张.罪魁祸首,便是一种名为苏丹1号的红色染色剂.早在2004年底,欧洲食品卫生管理部门就曾发出警报,一批辣椒粉可能被工业染色剂苏丹1号所污染.在实验室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显示,这种染色剂会引发癌症.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开始大规模召回有污染嫌疑的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单上的商品数目也在增长.后来就波及到中国,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立即开展进口食品苏丹红(一号)项目检测,对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一律禁止进口;对近期已进口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或原料进行清查,发现有名单中所列食品要立即处理;同时对食品中使用苏丹红(一号)的情况进行检查,禁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流通领域.紧接着很多企业被卷入"苏丹红风波"之中……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期以来,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的食品频频曝光,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一时间,人们谈“苏丹红”色变。而此次“苏丹红”危机的背后.人们更忧虑的是国内食品安全标准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背景 2005年新春伊始,一个听起来悦耳动听的名字--苏丹红,却搅得众人阵阵惶恐,苏丹红之所以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国人的关注源于一则新闻:"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的产品清单,开始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食品紧急召回行动,类似的行动随后迅速波及欧美15个国家和地区."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欧盟禁止苏丹红(一号)用于食品生产,我国也同样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对于英国的举动,中国也做出了回应。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特别是原产于欧盟的食品开展苏丹红…  相似文献   

13.
质检直通车     
《上海标准化》2005,(4):3-4
黄浦区质监局开展糕点食品专项监督抽查,普陀区质监局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宝山区质监局制定第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重点监管计划,虹口区质监局取缔一非法调味料加工窝点“3.15”活动,本市成立“苏丹红”检测小组6天内完成60批次的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亨氏:“苏丹红一号”事件 今年2月18日,英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召回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工业用色素,也即“苏丹红一号”的数百种品牌的食品,亨氏部分食品也在召回之列。此事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随后,亨氏发表声明称,目前在英国受到影响而被召回的产品从未在中国境内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销售。  相似文献   

15.
专家警示     
以上报道中所提到的工业色素和甲醛(其35%—40%的水溶液为福尔马林)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福尔马林在医院是用来浸泡尸体标本的液体,工业上可作为清洁剂,生产塑料的原料、防腐剂等,纤维制品中主要用于染色助剂以及提高防皱,防缩效果的树脂整理剂。保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将建食品用化学品基地化工部最近透露,“九五”期间,在食品用化学品方面将兴建一批生产基地。化工部正在考虑安排山梨醇、丙酸、L-乳酸、黄原胶、APM、新型抗氧剂、天然色素及其他一些新品种的建设项目;根据区域经济和各地资源特色,建设一批食品用化学品生产...  相似文献   

17.
就在“苏丹红”风波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又 联合发出警告,含有致癌毒素——丙烯酰胺化合物(简称丙毒)的食品会严重危 害人的健康,特别是“洋快餐”的多种食物中均含有大量丙毒。 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05,(12):I0018-I0021
·卷首语· 3·巧关注消费者生命健康权 “苏丹红”事件的启示 关注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 解读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按新标准供水百姓饮水更安全 家用燃气灶具年底实施新标准 质量月有感 空调能效有了新标准 节约资源,不仅仅是今天 2006年《大众标准化》全面改版 本刊编辑部 本刊  相似文献   

19.
拥有50多家销售过亿元的食品生产企业,70余家年出口过亿元的食品生产企业,肉禽加工、蔬菜加工、淀粉及淀粉糖、色素产量均居全省首位……作为食品生产消费大市,多年来,潍坊市质监局坚守着食品安全这一阵地,立足于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有效地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据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售部分“食”字号普通食品中,发现蜂胶、蝙蝠蛾拟青霉、冬虫夏草等原料,由此请示卫生部,保健食品是否可作为生产“食”字号普通食品的原料:冬虫夏草是否可用于生产“食”字号普通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