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2007年快速疯涨的中国楼市,在2008年陷入了迷雾,成交量持续低迷,购房者持币观望。目前的惨淡楼市,愁坏了开发商,也愁坏了消费者。开发商愁的是,楼市何日走出困境;消费者愁的是,什么时候才是出手的时候。今年10月,中央政府多部门联合出拳以及地方政府频频救市,这是2005年以来以紧缩为特点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  相似文献   

2.
朱大鸣 《华商》2011,(10):11-11
黄金周是传统房地产的旺季,但如今十一黄金周楼市惨淡收场,成交量大幅度降低自是不必言说,价格也略有调整。很多人分析说,要让开发商挺不住乖乖地降价,房价还会扩大下降的幅度。如果从表面的关系来说,的确如此,开发商挺不住资金链断裂很可能会继续降价,但也有的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而非降价的方式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中国楼市可谓愁云惨淡。成交量缩价跌,银行银根收紧、个人第二套住房房贷政策不再放宽、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批量上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彰显政府"铁腕治市"决心,市民观望气氛渐浓,开发商遭遇2006年以来最大"寒冬",楼市降声一片。  相似文献   

4.
刘宇 《华商》2011,(12):49-50
2011年调控政策铺天盖地而来,楼市震荡不安。两年的调控政策终于在2011年有了明显的效果,楼市出现了逆转局面,住宅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开发商扛不住政策、  相似文献   

5.
《消费导刊》2012,(6):I0006-I0006
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环比出现大幅上升,全国40个城市超八成楼市成交量出现上涨。各种数据传递的“楼市回暖”信息,让很多潜在买房人感到了一丝焦虑,甚至有的项目暗暗上调了房价。编者按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环比出现大幅上升,全国40个城市超八成楼市成交量出现上涨。各种数据传递的“楼市回暖”信息,让很多潜在买房人感到了一丝焦虑,甚至有的项目暗暗上调了房价。那么,楼市是否又现拐点?近期成交量回升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房价走势如何?是否又会像2009年那样出现价格暴涨?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我们推出“楼市成交回升现象解读”系列报道,希望能为广大消费者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6.
让市场做主     
刚过去的五一,有比楼市成交惨淡更讨人闹心的吗?说闹心,估计只是开发商和银行,没准老百姓对此喜闻乐见,但也别高兴的太早。亚豪机构5月4日公市的数据最示,5月1日至5月3日,北京商品住宅仅成交169套,成交面积为1.89万平方米,相比去年五一假期分别降低78%和74%,更是创下了自2008年五一恢复三天假期后连续7年来的最低值.比2008年房价下跌时还要惨淡。  相似文献   

7.
陈率  俞苗玲 《浙商》2008,(12):93-94
本届人居展成交量比去年下滑得厉害,但预定量还算正常。人居展上大家都在观望,购房者在等,而开发商也没有推出大的举措,价格仍维持在稳定状态。楼市观察人士丁建刚坦言:“人居展的风吹向哪里,目前还难以判断。”  相似文献   

8.
《商》2011,(4):20-21
<正>2011年的末尾,在成交惨淡的同时,楼市价格松动迹象愈发明显。近期,中央高层多次表明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10月下旬,国内数个重量级开发商集体拉开房价下行序幕,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20%;上海房企降价潮引领全国,紧接而来的是上百名老业主抗议示威、要求退房,甚至演变为"房闹";全国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有关楼市的种种迹象似乎与讨论了很多次的房价拐点论结合在了一起。那么,房价是在假摔还是真摔?楼市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经营》2011,(4X):160-161
限购令"京十五条"严厉程度升级,不仅将未能满足"5年之限"的外地购房人拒之门外,而且对本地人原则上只允许持有2套房产。这一硬性规定意味着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潜在需求将不得不面临"无权"在北京购房的局面。据统计,限购政策实施当日,总成交量下滑近九成,出台后的一周内,北京住宅成交量下滑50.23%。与北京楼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周边的楼市成交行情却不跌反涨。由于北京限购政策不适用于河北,在燕郊等周边区域置业并不受影响,所以北京置业梦被"斩断"后,大量"被限"的置业需求将目光投向燕郊等新兴城镇。天洋城,作为京东区域品质大盘,其醇熟魅力倍受购房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以来,在外地大鳄纷纷进入的情况下,青岛楼市洗牌时代迅速到来,开发商分化加剧,虽然楼盘销售开始出现分化局面,但总体来说2007年的青岛楼市还是一个总体上扬的格局,无论价格还是成交量,都比2006年有明显增长。进入2008年以来,青岛楼市的变局继续深化。对于青岛的众多开发商而言,  相似文献   

11.
资讯·读数     
《浙商》2020,(5):18-19
75折恒大创线上销售奇迹另推出75折卖房鼠年伊始,楼市上演“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多地关停售楼处,线下销售惨淡。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月下旬开始,大部分开发商的成交量相比往年春节期间暴跌了95%;另一方面,部分房企实现创新营销,推动线上销售创造奇迹。其中,恒大通过自有平台“恒房通”在3天内售出47540套房,成功锁定580亿元销售。  相似文献   

12.
在楼市惨淡的2011年,开发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购房者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变得越来越理性,观望气氛日益浓重。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房价已出现了轻微下滑,但宏观调控依然没有任何被动摇的迹象。过去通过信托、银行贷款来融资的渠道大门已经临近关闭,对于许多开发企业而言唯有寄托销售来增加现金流。所以,部分开发商迫于销售压力,干脆转了行,什么猪啊、足球啊、矿产啊、娱乐啊等等,只要是能分散压力并且可以创造生命奇迹的行业,开发商无不涉猎。无论是"革新派"还是依然默默坚守的"保守派",几乎都在以各种方式应对着这场楼市冷战。除了分散压力外,也有一些开发企业选择了大胆尝试,于是我们见到了许多挖空心思想出的种种匪夷所思的怪招……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日,《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正式实施,全国商品房销售进入了"一房一价"时代,本来目的是想通过明码标价打击价格欺诈,遏制房价的继续上涨。然而,这项被购房者寄予厚望的楼市新政,从执行的第一天起就遭遇到了"开门黑",着实被开发商"戏耍"了一番。"一房一价",也就是说开发商要对每套商品房明码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楼市充满了变数,地方会救市其实就在一念之间,是不是救市可能也就一句话的事,合不合法或许也就一步之差。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2012年9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自2012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4个月上涨,但涨幅有所收窄。按此市场成交趋势推理,在10月的长假期间必然会迎来楼市成交高峰,但事实上这种判断未免有所失误。上海成交量大幅下滑六成多、北京网签量创下4年来最低、海南各地楼盘售楼处门庭冷清……  相似文献   

15.
<正>"龙湖一个周末销售10亿元","保利周末两天狂售7亿元""3月成交量环比翻番"……进入2月下半月以来,楼市中传出的好消息不断,沉寂多时的项目营销突然发力,不断向购房者释放市场回暖的信号。以北京为例,近期开盘的保利罗兰香谷、鸿坤理想城两个项目,据开发商提供的信息是现场有上百人排队抢房,火  相似文献   

16.
全球海工现状 近期全球海工装备新造市场低位复苏,成交量大幅反弹.据克拉克松数据统计,2017年全球共成交海工装备约117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23%;数量75座/艘,较20 1 6年下降约26%.尽管成交量较2016年小幅下滑,但由于多座高价值量装备成交,贡献了2017年海工市场的绝大部分,从成交金额来看,全球海工市场在经历4年下跌后首次出现触底反弹.  相似文献   

17.
7月原本应是楼市淡季,但从不少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来看,似乎并无降温之意,不仅包括北京、广州、杭州在内的一线城市继续"高歌猛进",南京等城市的"日光盘"再现,更是让市场对楼市不断升温的态势担忧不已。同样的成交量上升,却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结果。成交量上升是不是意昧着楼市回暖呢?  相似文献   

18.
2012年5月,北京楼市以"红五月"正式奠定全年"低开高走"的大势,但今年5月正逢楼市新政"满月",如果说3月的成交暴涨透支了后期需求,4月成交下跌完全在预期中,业界对5月则充满希望,开发商的推盘积极性有所增加,但同时市场观望情绪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3月25日,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上半月北京商品房成交量继续下滑,创近6年北京商品房市场成交量的新低。杭州开发商抛售新盘,北京某品牌房企新推项目单价下调3000元,九龙仓常州项目成本价出货……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发商不断降价的声音不绝于耳。量价齐跌的市场现状,使得许多人开始担心房价暴跌,房地产崩盘在即。  相似文献   

20.
北京独栋别墅断顿了!今年上半年,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北京楼市普通住宅销售量骤减,市场一片冷清。但在冷清中却有一个亮点引人关注——独栋别墅逆势飘红,量价齐升态势明显,甚至出现了断顿的现象。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4月,在普通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走低的惨淡背景下,北京别墅的成交却依旧旺盛,累计成交923套,成交面积31.9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32.81%和41.59%,涨幅明显快于住宅市场。同时,别墅市场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