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其他部门组织等多方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进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新特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颖  邓子纲 《经济地理》2008,28(3):380-383
长株潭城市群在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应该着力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实现长株潭新特区的资源整合。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框架内,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和谐城市群来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国家战略并形成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抓住本世纪头20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按照“减…  相似文献   

4.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采取有效对策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优化升级的挑战和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珠三角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制定的未来八年我国发展的美好前景,给大珠三角城市群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国家财富和综合实力的真实版图,也是国家和城市把握全球机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粤港澳为首的大珠三角城市群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与自身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应担当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相比,大珠三角城市群还有着广阔的发展提升空间,同时也面临着需要破解的各种难题。粤港澳只要抓住、抓紧、抓好"十八大"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用好、用足这一无比广阔的空间,必定能够实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培乔建设循环经济的社会文化、建立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改善循环经济的经济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源回收网络,全面促进黑龙江省循环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测算2004-2013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经济密度及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及差异的变化趋势,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远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的内部差距明显大于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差距呈缩小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距则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差距显著.因此,应通过协同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一体化;通过顶层设计和推动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现出来,需要加以重视,以避免像工业发展一样,当经济环境问题严重时再回头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差异会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产生影响。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看,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结构。但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联系强度、空间梯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应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现出来,需要加以重视,以避免像工业发展一样,当经济环境问题严重时再回头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方式,它相对于以前的那种“资源产品废品”的循环方式,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栋雁  董炳南 《当代经济》2010,(12):131-133
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引入了生态效率理论,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运用到生态效率的实证研究中,对山东省2002-2008年17地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重点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的生态效率状况,并深入分析比较造成生态效率DEA不足的原因,为各城市乃至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城市群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明 《经济师》2010,(9):230-230
国内的区域经济竞争,体现为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创新珠三角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目的就是推动珠三角区域合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实现有序竞争,共赢发展,把珠三角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体制改革的试验区、世界级的城市群。文章通过比较法,论证城市联盟相对目前存在的联席会议制度、行政合并等城市群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符合我国国情以及建立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严重的资源能耗问题,必须树立节约意识,走循环经济之路,同时增强科技创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新疆应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号召各个产业对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作出重要调整。通过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在制定环境政策上变得积极起来。公司经理们开始看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经营企业的最有效的办法,能提高资源与能源效率竞争力,造成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资源情况和战略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而言,则不能仅从资源环境的角度要求其考虑经济活动的社会后果,还必须从实施效率的角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实现各企业经济的正常循环。基于这个角度分析认为,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循环、价值循环与信息循环的耦合,是实现循环经济系统内经济循环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构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环境为目标,在满足社会综合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废弃物排放及环境污染最小化。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广州作为与北京、上海、深圳同类型的超大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枯竭、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保证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注重城市质量的提升,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在城市综合承载力上寻找广州城市发展的合理途径,引导城市科学、持续、协调发展.目前政府关注重点更多的在于规划,而且立意在于广州市区范围内.笔者认为,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广州要以产业升级为抓手、为龙头、为引擎,着眼于整个珠三角城市群进行产业输出与布局及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