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3)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化加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使区域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最后,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文献指出,区域发展寻求“大市场、大整合、大突破”的强烈发展趋势将可能使产业链-城市链-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有关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等问题将成为近期中国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城市专业化的发展和格局演化对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区分绝对专业化、相对专业化、总体专业化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测度方法对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3—2015年,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绝对专业化发展较为稳定,整体平均水平缓慢提高;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相对专业化平均水平整体呈一个平缓的倒“U”型提升趋势,表明在此期间,城市间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空间互动日趋频繁,城市群一体化进程逐渐深入;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功能专业化发展较为显著,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层次分明的职能分工,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依据自身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承接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产业链功能转移和部门转移,聚焦制造功能,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性互动格局。对此,应继续引导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优化城市专业化发展格局,增进城市间产业分工、互动与合作,促进城市群健康发育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内外近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的年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集聚,而且这三大城市群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轨迹与世界相似,只是中国目前的三大城市区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城市定位一直是城市规划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形式多样的观点,但将城市定位置于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分析,并制定多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实现路径还比较少见。综合考虑南宁特定区位,中国与东盟经济格局、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城市群区域格局对南宁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分析3种战略下南宁的产业分工与需求,提出将南宁打造为国家引领区域面向东盟全面开放的枢纽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西南开放的支点城市,服务珠西江区域合作与北部湾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托南宁渠道升级提升城市全面开放功能,依托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提升南宁开放功能与产业集聚水平,通过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强化南宁区域中心地位三大实现路径,为南宁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空间布局、区域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有赖于企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加强城市的分工合作,以及在环"珠三角"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适应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城市群建设正在各地迅速展开。广西、广东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战略开发的地区之一,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该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群建设却相对落后,迫切需要粤桂双方进行区域间合作以推进该地区的城市群建设进程。从该地区具有的共同地域文化背景层面来思考其城市一体化进程,是一种思路,建议可依托粤桂沿北部湾五个城市早已形成的相对独立而统一的地域文化优势,以文化力推进区域合作与城市群建设,培育共同的现代城市群理念,奠定区域合作的精神文化基础,从文化层面促进区域间合作与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姚晓东  王刚 《天津经济》2013,(12):20-23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城市聚集与扩散的共同产物.本文介绍了美国三大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城市群的三种发展模式,认为城市群的形成必须以快速交通、产业集聚、信息技术、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基本条件.总结美国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对中国城市合作发展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宜强 《开放导报》2012,(4):101-104
南宁、柳州、桂林城市群跨界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基本包括区域经济的规划和引导、跨地区的区域合作及协调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法治基础。应继续加强三市之间的经济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逐步构建广西的综合经济中心,带动"两区一带"乃至全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潍坊作为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主动接轨青岛,加强区域合作,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符合省委、省政府半岛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而减小区域梯度差,使区域内各经济实体协调发展,也是京津冀城市群未来发展的目标。在我国的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一直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二级经济中心城市,使得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明显,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梯度差。本文基于城市引力模型,计算河北省各市与京津地区的城市引力值的大小,按城市引力值的大小,对河北省各个城市进行排序,形成不同的城市层级。吸引力最大形成第一层级,吸引力次大形成第二层级,吸引力较小的形成第三层级。然后针对不同引力、不同层级的城市给出产业政策或经济政策方面的建议,最终促进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合作形势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界定与合作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推进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形势下,广西面临着多重区域合作发展机遇,也面临建设交通枢纽区、经济中心区竞争压力。这些竞争,主要来自同属环北部湾地区的各省区段以港口、产业为主题的城市发展竞争。事实上,在环北部湾地区中,以地缘与深水良港条件而论,广西段中心位置和港口开发优势相对突出,通过强化建设,一方面作为三大区域合作交通枢纽区最合理,服务区域合作功能最高,能更好推进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从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视角出发,梳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污染问题,剖析污染转移机制以及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和降污减排的影响。文章采用2004—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又使用DID方法评估了区域一体化在发展不平衡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存在的污染效应。结果表明,扩容过程对不同城市的减排效果具有异质性。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城市,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将污染型产业转移到非核心城市,使得分工专业化,提高要素利用率从而达到减排。对于非核心城市而言,承接转移产业带来经济绩效的提高的同时,也背负着承担污染的使命。对于整体层面而言,区域一体化加强了城市间联系和协调合作,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进而降低污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优势、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它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并对宁德、南平、三明、莆田、漳州、龙岩等次中心城市的发展起拉动和推动作用。福建“十一五”规划确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态势、基本格局,进一步强调了三大城市的功能,提出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城市群和城市规模理论、日本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分析了过度发展城市群可能导致“效率陷阱”,并从不同城市居民个人生活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了居民的效用,得出了要关注城市群的扩张和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促进城市经济均衡化发展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骆玲  史敦友 《南方经济》2015,(3):120-128
本文依据产业分工对城市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单中心城市群产业分工的演化规律,并以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亨德森城市群模型比较分析了两大城市群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与其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中心城市产业定位与城市群产业分工角度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其研究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综合经济实力、教育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建设5个方面选取32项核心指标,运用组合赋权和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对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沿海三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创新引领、内引外联、产业高端、治理高效、生态宜居、民生共享六个方面.实现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沿海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高质量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为此,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开放高效政府,提高城市—区域治理能力,合作共建创新型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韩国首都首尔与其周围的仁川广域市、京畿道地区等城市共同组合成了首尔城市群,互相之间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情况分配了不同的区位功能。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现阶段中国将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组合在一起,希望根据不同的发展定位,形成中国的首都城市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韩国首都城市群以仁川作为港口,京畿道地区作为制造业发展区,首尔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中国首都城市群以天津作为港口、河北作为制造中心、北京  相似文献   

19.
杨光 《北方经济》2010,(16):73-75
郑汴一体化和西咸一体化是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合城市。分别是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核心。本文从区住优势、综合实力、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科技教育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指出郑汴一体化应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经济外向度等方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是不同发展水平的都市圈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的空间交互与叠加的经济区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功能及创新等方面,城市群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投入、产业布局、空间异质性等多重维度进行考察。引入空间权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对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较高,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内部联系较弱,创新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基于空间和产业的多维价值链,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城市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升级效果不明显。中原城市群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发展中应体现柔性化、层次化、多样化和多核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措施,各城市内部形成"中心+组团"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协同和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加速推动空间效应的形成和提升,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