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村保险服务质量低和农民保险意识低是制约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落后的农村保险难以发挥必要的保障作用.对于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并进而提出应从加快农村保险立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保险意识等几方面着手加快农村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焦小静 《改革与战略》2011,27(10):80-82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文章认真总结了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一些现存的的农村保险模式,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加大保险品种创新、促进农村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农村保险国际化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杜丹 《乡镇经济》2009,25(6):120-123
商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分析了农村地区保险发展水平及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的结合、缩小地区间保险发展差距等四个方面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额保险是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一种简易保险,发展小额保险不仅可以加强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有效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而且能够减轻政府负担,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项目启动、投保机制、资金来源、保险利益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巴拉圭的农村小额保险产品(SI项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发挥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促进现代农村保险的发展。农村保险是农村金融对“三农”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保险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农村金融改革,我国的农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但相应的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制度尚未得到完善。文章通过单位根检验法、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江浙沪三省市的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龙山联社是国内首家镇级农村保险互助社。在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村经济合作社提供营运资金的基础上,村民通过自主投保成为联社社员,以实现村民互助共济、共同抵御风险的目的。龙山联社目前提供三种涉农保险产品,其运营状态平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与商业保险相比,农村保险互助社具有许多自身优势,其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新生事物,农村保险互助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保险覆盖率有待提高、承保能力弱等问题,政府和保险互助社应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杨晋红 《中国经贸》2012,(16):157-157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农村保险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本文首先就农村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从农村市场上保险主体数量不大,相对单一的险种,农村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投保率低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就这些问题从扩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创新业务类型、提供险种适应性,改进行销方式,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晋颖  段铷 《特区经济》2008,(4):181-183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更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农业保险的构建和完善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农业保险发展中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全方位、新时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较为迟缓。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将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因此加快农村保险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已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In 2020, governments worldwide enforced lockdowns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COVID-19, severely impeding aspects of daily life such as work, school, and tourism. Consequently, numerous economic activities were affected. Before the COVID-19 outbreak, city-center housing markets in areas surrounding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performed better than did suburban housing markets because of the outpu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ng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city-center and suburban housing markets in regions with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after the lockdown. Specifically, the dynamics of city-center and suburban housing markets in Hangzhou, where West Lake is located, and the changes in the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these housing markets after the lockdown are explored. Transaction data from January 1, 2019 to September 30, 2020 are used to perform analysis, in which adjusted housing prices and asking prices are employed to measure market performance and sellers’ pricing strategies, and transaction volume and time on the market are used to measure market liquidity and transaction frequenc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ffects of lockdowns differ between city-center and suburban housing markets. After the lockdown, a substantial structural change is observed in the suburban housing market; the volatility risk of housing prices decreases substantially, causing an increase in transaction premiums. Housing prices and transaction volume increase in the city-center housing market after the lockdown; this is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from the overall housing market booms. In addition, because sellers raise their asking prices and the transaction time is extended, the sellers in the city-center housing market are particularly influenced by the disposition effect. This leads to a reversal in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center and suburban housing markets in terms of informativeness. Specifically, before the lockdown, the city-center market transfers information to the suburban market, but after the lockdown, the suburban market transfers information to the city-center market.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changed the world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finds that it will als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different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2.
拓展责任险业务与保险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险业务下滑的情况下 ,拓展责任险业务 ,对保险公司深化改革 ,转变经营机制 ,抓住“商机”,用全新的理念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芒环 《特区经济》2007,(7):201-203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带来了消费者行为和动机的较大变化,消费动机与行为更趋理性和实效。这些变化无疑对当前的保险营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市场转型带来的消费行为的变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传统保险营销模式中呈现出来的诸如顾客导向不明确,市场细分不充分,缺乏科学的营销策划、没有完整的市场营销战略等问题,难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后竞争加剧的保险市场。为调整营销策略,对激发潜在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文章提出了满足客户个性需求的差异化营销策略、注重品牌营销策略、"人本化"的营销团队管理策略及立体式的多层次营销策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沈蕾 《特区经济》2011,(11):238-240
大陆汽车保险市场历经几轮改革,发展速度惊人,但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台湾汽车保险历经50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本文从市场规模、赔付状况、投保状况、市场结构四个方面研究台湾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并从保险条款、行销方式、经营绩效等角度把它和大陆汽车保险市场比较,最后得出了我国台湾汽车保险的发展给大陆带来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方法,基于保险代理手续费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回顾了我国保险代理手续费监管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指出目前在我国推行手续费率市场化的监管政策可能引发"手续费率资源化"问题,并就保险代理手续费市场化应建立在保险费率市场化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诉讼保险制度在中国发展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东平 《特区经济》2006,(9):302-304
诉讼保险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保险产品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主要源于“陌生人”社会的形成与“单位社会”的解体带来人们涉讼风险的加大;民事诉讼的竞技化趋势加大了当事人的败诉风险;法院的诉讼收费较高刺激着个人司法成本社会化的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保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又在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两方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张锋 《特区经济》2006,213(10):299-30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归纳推理研究法、逻辑分析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奥运会保险运营机制进行研究,对我国体育保险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我国保险业参与2008年奥运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奥运保险挑战的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中国体育保险业争夺北京奥运会保险市场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娅  葛晋 《特区经济》2008,(11):274-276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国保险业增长迅速,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保险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保险业发展是保险经济活动的工具、规模、范围等量的扩大和保险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保险功能增多与保险产业绩效的持续提高。文章从保险数量的增多与质量的提高两个角度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经纪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规模小、业务结构单一等问题,与国际保险经纪业存在较大差距。从整个保险市场体系、保险人和投保人的角度分析,保险经纪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价值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国民经济的壮大、国民保险意识的提高、保险市场的竞争性加强、职能定位的逐渐明晰和监管的有利导向,为我国保险经纪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未来我国保险经纪业应不断拓展经营空间、坚持专业化经营并塑造诚信形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在不断增强,保险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行为也随之增加,保险欺诈行为一旦得逞,保险公司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扰乱我国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为此,本文拟从保险欺诈活动的危害入手,分析保险欺诈发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保险欺诈的建议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