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葛炎 《中国就业》2007,(1):48-49
湖州市于2006年3月在市区114个社区中选择了39个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单位,截止2006年9月底,39个试点社区已开发岗位2500多个,使246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8人,达到了消除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家庭“零就业”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金陵街道新开路社区充分挖掘就业潜力、克服就业困难、拓宽就业通道、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以解决社区“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为重点,探索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增强社区就业服务功能,最终实现社区劳动者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一、社区就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走上了工作岗位。据调查,到2002年6月末,全市社区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76万人,占全市安置再就业人数的29.3%。我市社区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就业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劳动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大量协保、失业人员回到社区要求就业,街道社区的就业压力增大。去年对静安区各街道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达2640人,迫切要求就业的“4050”人员有1544人。在这一范围内,各街道居委会又进行了逐个排摸,统计出我区就业条件较差、生活较困难的特困人员为1278个。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就业是安置特困失业人员群体就业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07来以来,各地在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成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唐全龙 《中国就业》2011,(11):60-60
近日,丹阳市华南社区携手爱心企业欧尚超市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为社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社保所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服务主线,通过“四抓一送”,推进就业援助顺利开展。 抓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劳动协管员对“4050”人员、低保就业服务对象、“零就业家庭”等人员摸底调查,掌握就业意向,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针对其不同情况给出最佳援助方案。  相似文献   

8.
岳建景 《中国就业》2006,(12):43-44
据对近期苏州市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安置结构状况的调查显示,该市现有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3751人,已实现就业近1800人,就业率为48%;已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44个,但通过基地就业的仅118人,其中2005年度就业的有29人;占这些企业总人数的比例不足2%,此外,参加职业技术培训236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更是风毛麟角。细究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的就业形式,95%以上是从事非正式单位就业,其就业方式是典型的“六无”,即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无同定服务对象、无同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方式。  相似文献   

9.
厚坤 《中国就业》2007,(4):8-13
张家口市 “面对面”开展职业指导 “一对一”结对帮扶就业 从2003年起,张家口市桥东区为解决大龄困难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在全区46个社区创建了“4050”人员职业指导室,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了有效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武汉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在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就业工作到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台建设,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社区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1241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18%增加到2006年的39.5%,涌现了以江汉区青松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社区,其中青松社区被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该市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豫园街道地处上海老城厢,地域面积0.76平方公里,居住着6万多人口。失业、协保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就业矛盾突出是豫园街道的社区特点。随着政府促进就业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4050”人员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劳动力市场呈现相对平衡,与之相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既是政府的“民心工程”,也是我们社区就业援助员的责任,更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何建设 《中国就业》2012,(11):60-60
为进一步推进充分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促进各类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吴兴区发挥基层平台作用,采取“四项措施”,促进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4.
裘梦露 《中国就业》2013,(10):38-39
当太阳在头顶上火辣辣地照射着,强烈的阳光直射得人眼睛白晃晃,吴英芳早已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工作。如今,上门走访、掌握社区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已是吴英芳每天的必修课之一。为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状况,吴英芳勤于跟踪了解,准确、及时记录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并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多方面、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现在,双东坊社区的劳动力就业率已达到9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了92%,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社区也连续四年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在去年7月份举行的全国就业先进表彰大会上,吴英芳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5.
李双俊 《中国就业》2010,(10):27-28
“我们不可能帮助每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理想工作,但我们要让每位就业困难人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秉承着这个服务承诺,近年来,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南昌市的社区、校园、乡村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家中。他们给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和就业困难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送就业岗位、送素质测评、送政策咨询、  相似文献   

16.
近日,山东省蓬莱市制定了《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办法规定,下列六类人员经认定后,为灵活就业,享受社保补贴:设立摊位人员(领取营业执照人员除外);包括经工商和城管批准的,在市场内、路边从事各种买卖、维修的人员;在社区从事托老、托幼、小饭桌的人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保障》2010,(8):20-21
江苏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推动、统筹规划、强化考核、以奖代补、队伍建设及就业援助等各项措施,为就业困难人员打通了一条零±区就业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地方动态     
《中国劳动保障》2013,(6):56-57
北京平谷1强化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就业特困人员北京市平谷区人社部门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通过深化社区就业服务区域化管理,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了一支社区专职就业助理员队伍,实施规范化,精细化就业服务。平谷区通过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基础信息库和基础数据台账。定期开展辖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失业状况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劳动年龄人口择业要求、岗位需求。截至目前,平谷区社区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600人,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就业援助年”,政府为此推出了多项援助措施。而就业援助员制度就是政府落实就业援助的一个主要措施。作为主要在社区开展就业保障政策宣传,帮助居民进一步理解各项就业保障政策,掌握本地区失业、协保人员的状况,跟踪就业特困群体和享受岗位补贴人员申请失业补助金情况,定期上门家访,配合做好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接受就业保障其他工作的就业援助员在四、五、六三个月中对促进本地区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行动中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2,(12):50
娄底市就业促进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就业服务,有效推进城乡就业,一年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45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9万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73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现动态清零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5万人。娄底市就业促进会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结构调整的特点,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12个街道办事处、84个乡镇、256个社区建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