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科日细、与其他学科联姻的趋势。旅游地学就是地学与旅游学联姻的产物。提到旅游,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游山玩水”,这实际上是一语道破了旅游与地学的内在联系。因此,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旅游地学正在形成,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学资源对旅游地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方法的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很清楚,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s)中某学科的形成基础,大多数情况是切取客观物质体微观到宏观链上的节段部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而成立的。鉴于旅游地学学科形成,仍在地质学所隶属的物质链上切取研究题材,故其基本资源仍属于地(质)学研究范围之内。旅游地学归属于应用学科,为旅游服务就是本学科的主导性任务。用旅游地学资源去为旅游业服务,其中资源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着主导性任务。对旅游地学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地质学方法,这是受到资源本身固有的特性制约的。当然传统的一些地质学  相似文献   

3.
吴昭谦同志在《我国旅游地学研究现状述评》一文中认为:“旅游地学应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它科学知识的发现、评价、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门学科”。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虽然较为确切地反映出旅游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但对旅游地学相对于其它地球学科的特异性反映尚不够明显,故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商学院的布朗斯(Bruce Prideaux)曾任《旅游休闲研究》(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05年第3期"网络旅游"专辑主编,是近年来网络旅游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作者;景学立,胡永懋单位:上海市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200002)文章举了若干例证,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旅游地学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旅游地学研究对象如地质、地貌、气...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的旅游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一门为旅游业和五花八门的旅游活动服务的科学——“旅游地学”应运而生。它在我国已引起愈来愈多的美学、地理,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学家的注视和研究。旅游地学是一门运用美学、地理、地质、环境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系统调查、评价旅游资源,为旅游业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从“商业化”角度为“知  相似文献   

7.
一、旅游营销的人文解读旅游产业与其他经济产业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结合得十分紧密。随着旅游业的提升,特别是旅游发达地区已经从单一的景区开发转到了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的文化营销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旅游营销的人文化,主要是对一个区域进行总体文化策划与包装。旅游营销的人文展现,可以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如“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浙江)“,动感之都”(香港)“,上海精彩每一天(”上海)“,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等,都已深入人心。但有些口号可能由于时间仓促,缺少斟酌,如有一个省前几年提出的口号是“中国酷省”,不够大众化,也难…  相似文献   

8.
旅游日历     
5月各地旅游美食节地点:全国各地内容:2003年“中国烹饪王国游”系列活动在本月举行的有:首届中原旅游美食节(河南)、齐鲁旅游美食节(山东)、首届中国四川国际美食节、2003年“五一旅游黄金周”美食欢乐节(广西)等。  相似文献   

9.
报纸上海旅游报(双周刊) 《上海旅游报》创刊于1988年1月11日,是上海旅游局主办、得到华东六省旅游局支持与合作的旅游专业报,面向全国旅游专业工作者、广大旅游爱好者和社会其他读者。 《上海旅游报》努力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及时宣传党的旅游政策,提供上海、华东及国内外旅游信息,传播旅游知识,介绍风光名胜及旅游业的软硬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人对国家旅游基本法的期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旅游学刊》2011,26(1):7-8
据悉,作为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根本性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有望在2010年内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旅游基本法是旅游实业界、旅游学术界和广大旅游者期盼已久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论述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着手,其中突出旅游地学资源的概念,重点揭示它的定义、本质和特性。其次,旅游地学资源在旅游地学中对于其它有关重要概念的决定影响,不可分割性,互相渗透性。最后,对一些看法的解释,说明和引导,以此来更好地帮助证明本文的主论题。  相似文献   

12.
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慧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为支撑,通过智能手机、电脑、触摸屏等多种服务终端,为广大民众和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各类旅游公共服务的综合应用平台。"智慧旅游"对于构建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于1987年10月21日至25日在浙江天目山召开了第二届旅游地学学术讨论会。会议代表来自20个省市及中央有关部门,包括地理、地质科研和生产方面的学者、专家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师。一些新闻出版工作者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论述了旅游地学的研究任务及其在旅游事业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旅游标准化工作成效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我国首次颁布实施涉外旅游星级饭店评定标准,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标准化建设的开始.由于各级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以及广大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20多年来,旅游标准化工作呈现出快速、高效、持续发展的势头.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经颁布了16项旅游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5项,是世界上制定和颁布旅游业标准最多的国家;其中,旅游区(点)质量等级与评定、内河旅游船星级评定、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标准都是我国首创的旅游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地理现象,并能够被开发利用于旅游事业的自然风景资源,称为旅游地学资源。旅游资源,依其不同原则被划分为多种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地理位置的不同,我国旅游资源按区域可划分为:东部旅游区,中部旅游区和西部旅游区三类。各类尚可进一步以其小区划分为亚类。如沿海的沪杭区、浙闽区、胶  相似文献   

16.
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根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实,从法理方面回应了张琼和张德淼《旅游吸引物权不可统一立法之辨析》一文(简称“张文”)的质疑,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澄清.文章指出:(1)吸引物权具有典型物权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独特性,不能归属于债权范围,用债权方式加以解决.(2)旅游吸属无体物,在可管理的范围内,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3)旅游吸引物权具有排他性,可以成为其他交易的标的物.(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只强调物的旅游吸引价值,并不会对物的产权属性做出改变.“一物一权”原则完全适用于吸引物权的定分.“张文”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存在误解.文章继而结合现行资产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和市场法,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点,提出了基于门票收益的旅游吸引资产评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对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资产)的评估.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权并非“张文”所言“表现为虚幻的、不可操作的法律概念”,它不仅具有法理上的合理性、社会实践经验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满足旅游吸引物交易保护要求的逻辑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实践应用潜力.将吸引物权物权化不仅可赋予所有权人应有的法律主体地位,还将使我国旅游发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使旅游吸引物保护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罗浩  冯润 《旅游学刊》2019,(11):116-123
目前,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等概念经济性质的理解较为混乱,存在以下误区: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混淆,将旅游产品与旅游体验混淆,将旅游景区与旅游资源混淆,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混淆。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剖析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经济性质,继而延伸到对若干相关概念的经济性质的界定,试图厘清以上误区。研究结果认为:旅游景区是(景区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场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吸引物、设施(硬件)、人员(软件)的组合所营造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是景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的有机组合;旅游资源是原赋的旅游吸引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原赋)资源,是旅游业所特有的一种生产要素;旅游吸引物是指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可为旅游业利用的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吸引物,后者本质上是资本和/或劳动,而不是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进福 《旅游学刊》2004,19(5):82-91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即(1)早期的起源阶段(“二战”以前);(2)过渡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3)形成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4)系统经验研究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认为,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但随着旅游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明晰、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成熟,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入了系统经验研究阶段,旅游社会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旅游社会学作为广为接受的独立学科分支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9.
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TSA)将旅游业界定为一系列为旅游者提供或多或少依赖旅游业的商品和服务,旅游业的规模由消费者(旅游者)的消费所决定(Frechtling,1999,2010;Smeral,2006)。旅游者可以自主决定其出游行为和消费行为,同时也要受到嵌入其中的制度环境的约束。“制度嵌入性”是指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制度约束(N ee和Ingram,1998;王宁,2008)。以国内旅游消费为例,意指旅游消费行为嵌入我国的旅游制度中。王宁将“制度嵌入性”视作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有效解释了“消费自主性”忽略的“消费脆弱性”话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展览策划与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传和推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各种旅游展览(博览)会。但是,应该看到旅游展览会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各国旅游展台竞相作“秀”(Show),在济济一堂的旅展上究竟怎样才能吸引兴趣各异、动机不同、年龄有别的参观者呢?假设一个拥有2000展位的中型旅展,一位观众如果花6小时观展的话,那末,人在每个展台的平均逗留时间不到两分钟,这还不包括在各展台之间的行走时间。因此,怎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参观者呢? 这些问题是展览计划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既不是纯粹的科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