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3,(7):1-1
从长远发展考虑,我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从2001年启动以来,各有关部门绘制蓝图,落实措施,见诸行动。总的看,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2.
丁宏 《经济视角》2002,(1):32-35
草原是草业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进生态省建设,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根据“草原法”的界定,我省拥有天然草地584.2万公顷。其中,西部草原187.7万公顷,中东部草山草坡108万公顷,林间林下草地288.5万公顷。草原占全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2005,(B11):13-17
今天,在美丽的青岛南国家环保总局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第三届生态省建设论坛,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和解振华局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省区领导、专家和代表,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经济管理》2007,(12):40-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战略举措。发展立足于生态和环保要求的循环经济.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在区域经济栏目,编发了一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以进一步引发相关研究和讨论,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0日-12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世界银行、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处、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承办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培训班》在长春市举行。此次研讨培训班的授课专家是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他们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培训。世界银行是第一次在我国省一级城市进行这么高层次的培训。举办本次研讨培训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银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究成果,进一步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具体内容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长期性思考和社会、环境、经济资产的互补性;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农村转型;农村脆弱土地转型;城市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循环经济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并结合一些国家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省发改委副主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贾广和亲自参加了培训班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10日-12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世界银行、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处、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承办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培训班》在长春市举行。此次研讨培训班的授课专家是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他们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培训。世界银行是第一次在我国省一级城市进行这么高层次的培训。举办本次研讨培训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银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究成果,进一步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具体内容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长期性思考和社会、环境、经济资产的互补性;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农村转型;农村脆弱土地转型;城市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循环经济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并结合一些国家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省发改委副主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贾广和亲自参加了培训班并作了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倡导并领导的。吉林省是继海南省之后的第二个生态省试点省,也是唯一经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生态省试点省,目前全国有海南、吉林、山东等12个省进行生态省试点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有关部门齐坝共管,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圆满实现,为生态省第二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闫慧琴 《经济师》2015,(4):35-38
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都曾经进行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并且都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国情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分析。中国也曾经广泛参与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对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如:何为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地位是经济要发展、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须条件、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基是自然资源、何为循环经济。然而山西省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后续发展能力薄弱、生态环境的压力非常大,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增长模式落后。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把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作为当前循环经济的焦点,从企业、产业、园区、社区、区域五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建立企业、行业与社会之间静脉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之间的产业链;加速制定出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执法部门的帮助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提出了一些观点。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生态省建设的三大任务是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和普及提高生态文明。结合吉林省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强化农牧结合,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畜牧业。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既可解决畜牧业发展所需饲料问题,又可改善土壤结构,尤其是集中连片种植,有利于解决土地面源污染,开辟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带,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农民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比较高,应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艳润 《现代财经》2007,27(10):93-96
传统的经济模式在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消耗和危害。循环经济的提出和推动恰恰可以缓解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而构建完整与相配套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层次发展循环经济等,乃是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4,(3):U007-U007
  相似文献   

12.
13.
温家宝:中国将适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27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中国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政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正在向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提出挑战,诉求新的政治思维和经济模式,以保护人类家园.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政治对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今日中国,重新审视循环经济和生态政治,为解决我国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5,(8):12-15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革命。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有限的资源为代价,正在成为东北地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循环经济在振兴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走上一条绿色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诸环节,通过深化改革、高速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节约型社会包含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视角》2002,(2):19-19
2000年11月23日,黑龙江省正式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 黑龙江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是计划用20年的时间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生态省。具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起步阶段(2001~2005年),目标是: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逐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使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全面实现“一控双达标”,优先启动一批重点的  相似文献   

18.
陈剑 《经济师》2008,(8):272-273
为解决资源与环境危机这一困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类选择了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与具体化,是中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应有的题中之意,也是毕节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方式,它相对于以前的那种“资源产品废品”的循环方式,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实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