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与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紧密相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形成的日益紧密的关系,决定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所具有的艰巨性特征,也决定了这一改革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同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相似,明显地带有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大致经历了扩大银行功能、探索银行企业化管理的途径、明确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方向、探寻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方式等几个阶段。回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学习西方银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在探索国有商业银行围绕“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经营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经济金融外部环境的不完善,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条件的缺欠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探索“三性”管理时困难重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渐进性又从客观上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渐进性。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想真正围绕“三性”原则开展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陈华 《经济管理》2003,(19):69-72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缺陷,决定了“修修补补”式的内部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存在的问题。只有按照市场化取向进行股份制再造,才能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已提到改革的议事日程。因此,要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动用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并对两家试点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试点的决定事实上发出了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将全面提速,下一个阶段的金融改革将出台若干“重头戏”,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将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有效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整个中国金融改革尤其是银行改革来说,外汇储备注资思路至少在改革预期上彻底扭转了多年来步履维艰的被动局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困境: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商业和政策双重性质,而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最主要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导致政府对金融剩余控制力的下降,将造成政策性金融融资困难,而目前政策性金融的必要性和不可承接性,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陷入困境。因此,要从政策性金融不可承接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与既定的行政治理制度联系紧密,因此,也就决定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规范化的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如果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则对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要求就很高。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前的治理结构存在的弊端,股改上市后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提高的影响,以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是本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个双头寡占下数量竞争的混合寡占模型,讨论了在利率市场固定的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国有股与非国有股间的最优比例问题。研究发现:(1)在所有前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因此更具有竞争力;(2)通过比较加入管理授权前后的利润,再次印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明确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3)作为国有银行委托人决策变量的最优代理程度为负值,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停止盲目存款扩张而着重追求效率;(4)通过推导得出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化程度为50%,说明国家如果要彻底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缺位的现象,真正建立明确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资源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基础性资源,其资本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本文从产权与资本资源配置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现行产权制度下的机构和制度安排已经严重阻碍了其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够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资源配置改变目前的现状,实现优化配置,文章最后对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与金融风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种迅速成长扩散的风险根植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不可转让性。从 上述观点出发,在分析产权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并逐渐使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国有商业银行,方能彻底避免出现“公有地悲剧”式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合约安排、经济行为与市场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文献资料,大多是从政府角度或银行角度的研究和思考,而极少从职工经济行为出发,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职工问题,是职工利益、职工安置问题。因此,在中国加入WTO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职工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中外资银行竞争中的经济行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遵循制度-行为-市场绩效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和解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的经济行为。指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初始合约产权界定模糊、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以及市场退出制度残缺,不同类型的职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部分职工选择离开国有商业银行,其中高效率职工离开国有商业银行,是以加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当前建设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比较苏安政,王君所谓国有商业银行,就是国家所有的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这一特殊的属性,决定了它和资本主义私有商业银行的本质区别,也决定了我们在转轨国有商业银行中,只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中科学...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改革,实际上有两种争论,一种叫质量论,一种叫优势论。质量论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在于它的资产质量差、管理质量差、人才质量差,质量论这种改革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优势论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要让国有商业银行凭借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样它才能跟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较高低。  相似文献   

14.
构造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运行机制费秀茹一、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运行机制1993年我国金融企业财务进行了以减少直接调控、强化参数调节为主要特征,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则,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为主要目标的改革。从国有商业银行分析,这项改革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5.
张玉华 《经济纵横》1997,(10):62-63
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到底能走多远□张玉华时下,国有商业银行制度改革滞后和银行改革拖了其它部门改革后腿的声音日高一日。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时至今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如信贷资金的供给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依附性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以及劳动用工等...  相似文献   

16.
浅议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渡期信贷工作的立足点李连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决定了国家专业银行必须向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转变。这是大势所趋,不可扭转的。但要彻底实现这一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它是金融改革中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改革的...  相似文献   

17.
王宪明 《现代财经》2007,27(5):19-24
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选择两个角度论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次序和涉及产权改革过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内生性原因和外生性因素,进而以产权结构的视角论证探索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思路及渐进式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化建设银行改革的战略对策王卫民,王新民由于建设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商业化、法制化转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为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政策性因素尚待我们去认真研究解决.本文拟就深化建设银行改革的困难和问...  相似文献   

19.
刘次邦  常鹏 《经济师》2005,(4):238-239
为了适应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的现实需要 ,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试点 ,自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为深化理论、结合实践 ,继续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研究仍具意义。鉴于此 ,文章将以现实操作为立脚点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根本问题及其具体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 ,就股权结构、国有资产退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等重要问题就现实股改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以期达到进一步深化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财务重组既是改革的起点,也是制约其后续改革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损失承担与资金注入主体的变化为切入点,对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模式及其变迁作了比较制度分析,思考了其政策约束效应。本文的结论是在财政部和央行交替主导四大行财务重组的背景下,由于重组过度依赖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好银行/坏银行”模式的实际效果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并非实质完成。这已成为利率市场化、银行运营市场化及AMC转型等金融改革的现实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