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世能  晁金典 《中国市场》2012,(18):103-104
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牢笼"是治理高校腐败的根本路径,为此,应构建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制约权力的法律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深化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法治机关建设,就是要对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使之更科学、更高效、更廉洁。现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体会,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法治机关建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一、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一)制约权力运行并不等于放弃权力权力可能导致腐败,但是避免腐败的方法却不是取消权力、放弃权力。权力的另一面是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担负了推动发展改革的历史重任,其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本身不是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安邦治国的大敌,反腐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大事之一。反腐败的关键是防止和制止权力的滥用,应该运用经济手段、行使民主权力和法律武器等进行反腐败,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行政法制化,执法透明化,执法为民的基础是具备有相关约束性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构建相应的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反腐败斗争是历史各个阶段都在进行的.本文对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初步分析,指出"权力"是腐败的根源也是妨碍依法行政的绊脚石.同时,论文还分析了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论文最后指出运用法律的手段将两者合二为一,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利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金麟  温志强 《中国市场》2010,(14):58-59
腐败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腐败的现状、反腐败的绊脚石,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当今政府提倡的阳光政权。  相似文献   

6.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新世纪以来,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成果显著.但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艰巨.我们所要建立的"腐败预防机制"就是: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强化"不想腐败"的意识;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强化监督制约,完善"不能腐败"的制约机制;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强化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给事业发展创造机会,以经济待遇留人,探索不愿腐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地处鄂西北的郧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仿佛真应了“穷庙养出富方丈”这句话,2002年7月1日,该县原县长张春良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弄事拘留,11月13日,茅箭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尽管我们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以权力型经济犯罪为主的腐败案件屡屡发生。省级计委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的廉政机制建设显得尤其必要。因此,进一步深化廉政教育,改革和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强化监督职能,依法行政,置权力于有效的制约之下,是计划部门练好“内功”,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的关键。一、坚持深化政治理论和党风廉政教育机制,从思想上要求计划干部正确对待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日益深入,惩治腐败官员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官场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然而,近年来官场上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亚腐败”。它介于一般作风问题和严重腐败行为之间,是一段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村民自治中出现了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确保村务阳光规范运行,保障村民民主权利,防止村干腐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村干部选举、村务管理和决策、村干部监督机制,建立并形成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的阳光服务型村民基层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腐败几乎是每个国家头痛的问题,反腐败又是所有执政者最为关注的焦点。其实腐败现象并不是现代人的新课题。考察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腐败可谓由来已久。文献记载,远在几百年前一批思想家、政治家就为防止和治理腐败进行过不懈努力。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在他的著名的分权法中就主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法国政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国家治理战略的核心内容,民生领域反腐更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大意义。民生领域的腐败在当下呈现出民生资金密集区多发、基层"微权力腐败"扎堆、以纪检机关为反腐主导等特点。民生内部控制的缺失、外部监督缺乏刚性、基层权力者品行异化等因素导致了腐败的滋生。本文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对策,并重点分析了国家审计的反腐定位以及实施路径,以求发挥其保民生反腐败的建设性职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权力制约体系依然不完善。权力滥用产生的腐败,实质是行政人员在面临具体伦理困境时做出了错误的伦理决策。要彻底遏制腐败,最根本的莫过于形成和完善行政人员内心深处的道德品性和伦理自主性。依据中国现实环境及参照国外经验,行政伦理制度化无疑是完善权力制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太阳与风     
谈及职工地位 ,令人自豪 ,因为 :工人阶级是主人翁。然而 ,走访一些企业 ,却有些令人失望。职工权力未被重视 ,“主人翁”地位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 ,厂长经理大权独揽 ,下属、职工只能听命服从。一些职工对我说 ,现在厂长经理不好接触 ,不仅影响大 ,而且架子大、口气大、权力大。有些规模稍大一些的厂子 ,连中层领导见厂长也要多次“挂号”,职工见厂长更加不易。有的经营者动辄训人 ,出口伤人 ,让人敬而远之。有的企业“穷庙富方丈”,职工工资少 ,下岗者多 ,可头头的生活方式依旧是“豪气加豪华”。至于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剥夺必要劳保权…  相似文献   

15.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的根本就是运用权力失衡,失控所致,一些掌控权力的某些机关或一些干部严重背离人民的意愿,把权力私有、特权化、关系化、商品化.为小集团或个人谋私利,滥用权力导致腐败.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德促廉外,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16.
刘杨 《致富时代》2011,(1):97-97
腐败是权力的伴生物,只要有权力的存在,就有产生腐败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也在不断的蔓延,玷污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心把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下决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该文从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角度分析了反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行政腐败是行政权力在运行中由于缺乏制约和监督而产生异化和失控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诞生的电子政务,为预防腐败提供了一种高科技的技术预防手段.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可以强化对权力行使行为的监控、实现政务公开、推动政府体制、民主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创新等形式,更能够制约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从而有效遏止腐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警察所行使是一项直接涉及到公民的利益的公共权力,一旦警察权力被滥用,就会产生腐败.警察腐败不但会导致执法不公、降低公信力,而且影响社会公正和正义,甚至危害社会稳定.借鉴新加坡遏制和预防警察腐败的成功经验,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反腐败工作水平和加强认伍建设,采取理念上进行反思、源头上加强廉洁建设、预防和遏制腐败机制上探索新途径与方法,解决好当前我国警察队伍中存在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与廉政建设联系紧密,既对立又统一,又相互促进。严格依法行政,可以有效克服、制约腐败行为发生,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与廉政建设的统一,应在强化意识、管好决策、把住源头、依法办事、阳光运行、有效监督等六个方面作好顶层设计,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建立权力运行规范和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以实现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法清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规定权利与权力分配的,当人民手中的权利过多时,就会导致局面的失控,而当权力过多地集中在其行使者手中时,就会导致腐败,正是由于权力专制和腐败的可能性让各国学者都不断努力地研究制约权力的有效机制,在这一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权力制约理论。本文试从分权制衡理论的历史由来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相关内容入手,通过对分权制衡理论和民主集中理论的比较分析,得出分权制衡理论对我国权力制约的借鉴意义,以及如何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政府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