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入手,对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劳动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本文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安微承接产业转移应采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理性对待产业转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区位上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但经济落差大,工业化水平低。为谋求安徽的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企业西进迁移,主动承接。因此,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东部地区与安徽的各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迎接产业转移中进行自主创新,把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叠加优势发挥好,对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总体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应积极利用承接长三角产业、资本转移的机会;利用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在泛长三角视角下规划、培养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在"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升级和迁转,安徽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选择。但是产业承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再者安徽省的环境规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加强环境规制以促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区位上虽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但经济落差大,工业化水平低。为谋求安徽的跨越式发展,应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东部企业特别是长三角企业西进迁移,主动承接。因此,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入手,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从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动因入手,对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9.
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对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介,对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给予简要分析,同时重点分析了安徽汽车产业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的内在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提出安徽汽车产业东接发展的策略选择与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与长三角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河南省,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通过区位商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加以衡量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应从长三角地区选择承接12种重点产业。河南省应针对目前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高新技术项目少、引资规模偏小、产业发展的配套条件不足等问题,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形成吸引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核心集聚区,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大力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全力推进河南产业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经济圈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加强,再加上受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求长三角经济要从以外向经济为主导转变为以拓展内需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大批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邻省,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也成为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安徽省在区位地理、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倾斜等方面,对于产业承接具有相对优势,而长三角地区由于自身水土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污染较为严重,也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安徽省应加强产业选择自主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引资质量,培植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吸纳本地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安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从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现象。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安徽作为连接东西部地区的桥头堡,选择承接的对接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积极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2日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马鞍山带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看到产业转移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看到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必须要理性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承接产业转移的盲目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承接转移产业,使承接的转移产业成为马鞍山地方经济发展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窦友民 《现代商业》2013,(17):142-14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安徽芜湖县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安徽芜湖县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文章通过分析芜湖县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对芜湖县招商引资的对策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地区综合实力"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文章对于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显示:区域、政策、产业配套存在优势,加之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加快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开放程度低、高端人才不足、行政壁垒存在是其劣势与威胁;因此,文章提出要落实"一带一圈"规划、加速"简政放权"改革、采取"优中选优"策略、贯彻"人才30条"政策四大完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邢  刘湘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113-114
2010年新年伊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规划》表明皖江及安徽板块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获得重大的地位提升,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注入等将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新年伊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规划》表明皖江及安徽板块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获得重大的地位提升,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注入等将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8.
陈莹  刘畅 《商业科技》2013,(11):118-119
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一直是落后省份向发达省份学习与合作的主要模式之一。近些年来,以“长三角”为首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产生了一大批不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向外部转移的产业。而中西部地区也都已做好了承接外来优质产业的准备。文章以江西为例,通过区位商计量和产业转移等相关理论,分析江西在迎接外来产业时应当做的准备以及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有选择的承接外来产业,并对江西的承接工作做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8,(8):79-79
未来三到五年,陕西省将迎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黄金时期。“长三角”、“珠三角”将成为陕西省的承接重点区域,承接的重点产业则基本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业等。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对于承接地来说,则是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蚌埠市工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的培育,在机械制造和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等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比较蚌埠市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水平,从而确定蚌埠市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利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应主动承接相关成长型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