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周刊》2010,(3):14-14
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再次召开土地征收条例座谈会,据参加的学者透露,正在起草的条例草案名称由去年年底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条例》,更改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拆迁”一词被取消,在具体条款中,则出现了“搬迁”一词。  相似文献   

2.
曾京京 《市场周刊》2020,(13):0098-0098
房屋补偿与安置方案的内容应当包括:房屋征收范围、实施时间、征收依据、安置方式、房屋货币补偿价款的确定原则和支付方式、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面积和地点等情况以及选房原则、回迁政策、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搬迁和临时安置费用的标准、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标准和确定办法、签约期限、房屋补偿与安置费用测算等。  相似文献   

3.
农村旧村改造过程中的房屋评估工作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规范,评估工作基本上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或者根据地方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但是实务工作中,农村旧村的房屋在权属和面积确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房屋权属和面积确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卢昊伟 《商》2014,(38):219-219
房屋征收过程中房屋的性质问题往往是争议的焦点。“住改非”,就是指原本登记用途为住宅的房屋而在实际使用中做商业性用房,比如在原住宅房屋上改造成饭店、小卖部等。“住改非”问题由来已久,这既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还包含着现实性的因素。“住改非”在当今中国大部分城市中都存在着,往往都是一些具有良好地理优势的房屋改造而成,因为它们的租金相对其他地段房屋较高,因此在日常的房屋征收和拆迁中究竟是按照住宅房屋对待还是按照非住宅对待,当事人双方往往意见截然相反,这不仅是征收中的难点也是征收过程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林英 《现代商业》2012,(36):74-75
为加快城乡建设、避免纠纷、减少纠纷和快速解决纠纷,我处应王庄危旧房改造工程项目、横屿组团项目、温福铁路沿线地块项目、琴亭湖地块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需求,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法律服务工作,在房屋征收保全证据公证有相当宝贵的经验,笔者对实务中的房屋征收保全证据公证也有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房屋征收保全证据相关法律体系及风险防范方面来浅议房屋征收保全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6.
对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与补偿涉及的主要利益方包括国家、集体与农民,在征收与补偿的实施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出现明显的波动情况。 为确保各方的利益能保持平衡,可以推进集体土地所有制改革,实行城乡征收补偿差异化,提高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水平,将征收补偿与社会保障进行分离,发挥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社会保障作用,进而对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决。 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实现城乡房地产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批复如下(财税(2008]83号):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的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财产,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屋征收制度在房屋征收的适用范围、征收程序、征收补偿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适用范围上,未彻底将商业拆迁排除在外,导致房屋征收范围过大;在征收程序上,房屋征收的认定审批机制不够完善,应建立专门的审批机构对房屋征收进行审批,此外,房屋征收后土地使用的监督机制缺失,建议赋予被征收人收回权,以遏制房屋征收部门滥用征收权;在征收补偿方面,征收补偿范围较窄,建议增加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补偿和残余地征收补偿。  相似文献   

9.
因形成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原因不同决定了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不应一概而论的全部纳入房屋征收条例适用范围。但《土地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是"国家征用"或"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所以征收集体土地形成的房屋拆迁肯定应纳入房屋征收条例适用范围,而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形成的房屋拆迁不应纳入房屋征收条例范围。集体土地房屋征收和城市居民房屋征收拆迁政策和补偿补助标准应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黄杜 《中国市场》2022,(5):14-20
房屋征收动拆迁是指拆迁实施单位依照政府的授权,依法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动员被拆迁人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并妥善安置被拆迁人的行为,是旧区改造、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文章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演绎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维公共政策分析法等开展研究,分析确定动拆迁工作的利益相关者。动迁居民、动迁公司和政府是对立统一的利益相关者,以三者之间的两两关系研究为切入点,从相互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善关系的对策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海泓 《现代商业》2007,(20):80-81
外商投资企业搬迁收入计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曾以国税函[2003]115号文件进行规范;内资企业的搬迁收入计税问题,长期以来无专门规定。有鉴于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7年5月印发财税[2007]61号文件,对企业搬迁收入及其扣除项目、计税时限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范。笔者现以上述文件和其他相关规定为依据,讨论企业搬迁收入的税收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搬迁收入计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曾以国税函[2003]115号文件进行规范;内资企业的搬迁收入计税问题,长期以来无专门规定.有鉴于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7年5月印发财税[2007]61号文件,对企业搬迁收入及其扣除项目、计税时限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范.笔者现以上述文件和其他相关规定为依据,讨论企业搬迁收入的税收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加油站征收价格评估往往涉及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加油站征收的评估技术路线、评估范围、价值标准、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切实依法、客观、公正地做好房屋征收评估工作,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征收信访稳定。笔者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房屋征收评估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我国农村房屋地基继承制度建立在城乡户籍分割制度上,存在很多弊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上房屋的所有权继承必将产生的矛盾,一方面房屋所有权依法继承,另一方面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流转。人为地分割了地上房屋和宅基地,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同时,有关宅基地继承的法律并不完善,常常出现法律分歧。同一事件在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判罚。基于这种情况,为解决宅基地继承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宅基地继承的弊端,宅基地继承改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刘艳 《商》2013,(2):151-151
随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行为的大量出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较大数额的征地补偿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对这些收益进行分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我国农村所固有的复杂性,分配纠纷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在建设法治、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该类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纠纷一直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征收城市私有房屋应当对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但要严格区别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的不同类别和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别评估后方可补偿。在征收补偿程序方面必须坚持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应对借地建房权利范围进行界定,最高人民法院也应当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以便今后对类似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王竹 《现代商业》2013,(34):242-243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对第三产业征收营业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营业税改革试点在我国多处地区出现。将营业税征收改为增值税征收,使得增值额成为征收税款的依据,这样就能消除营业税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征税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增值税的改革出现的背景条件依据具体的改革内容,阐述了当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当前的改革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5)
为进一步了解各城区的征地拆迁及房屋征收与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促进该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我们对各城区的征地拆迁资金的开展专项调查。我们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有:听取了城区相关人员对征地拆迁资金管理的进行座谈了解情况;查看有关会计报表、账簿和凭证;走访了拆迁公司查看拆迁管理程序、相关的政策文件及其他资料。发现了当前对拆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查找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经营》2013,(7):94-99
房产税对房价会产生影响,但程度依赖于税率高低和具体征收形式等。房产税的征收能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释放空置房屋,增加供给;还能抑制投资性需求,减轻需求压力,消除房价上涨预期。房产税的具体影响力度依赖于税率高低、形式设置(是否累进、何种减免等)以及其他影响供求的因素的状况。香港多次用差饷减免和调整物业税税率来平滑房地产市场,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