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十五”时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2005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7.1%,已占到全市GDP的一半以上,比“九五”末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2.1倍;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绝大多数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完成的;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国税收入7.52亿元,完成地税收入8.52亿元,两税合计16.0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9%,比“九五”末期提高21个百分点,是2000年全部税收收入的3倍;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  相似文献   

2.
高异 《内蒙古工作》2006,(11):29-30
近年来,阿荣旗大力实施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战略,强力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形成了以城镇为依托、以工业为主体、以农牧业为基石,三次产业良性互动,旗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喜人景象。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57亿元,比2000年增长271.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0%。2006年上半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41.5%。  相似文献   

3.
《北方经济》2006,(2):10-15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一主三化”的方针,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全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稳步提升。2007年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完成财政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  相似文献   

5.
一、天津市财政收入的综合评价 从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天津市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财政收入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不足50亿元,90年代末的206.9亿元,进入2001年的304.5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725.5亿元,比1994年的96亿元增长6.6倍,11年年均递增20.2%。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732.9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697.6亿元,增长4倍,现价年均递增15.9%。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高出地区生产总值4.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3.1%上升到19.6%,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泰安市以实现小康目标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 70.28亿元,比 1995年增长 32.2%,年均递增 5.7%;农民人均纯收入 2782元,增长 61.2%,年均递增 10.0%。全市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 97.5%。   农民收入特点   一、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居主导地位。“九五”期间,全市农民收入仍以传统家庭经营生产性收入为主要来源。 2000年,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 2483元,比 1995年增长 20.4%,占农…  相似文献   

7.
2004年全市批发零售、餐饮业生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市各类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1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95.6亿元,同比增长14.2%。应该说,全市商贸流通业已进入结构升级、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钢城”为目标,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活市之源,靠开放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十五”末,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是200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5%,人均GDP达到272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33.1%,年均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402.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38.4亿元,年均增长19.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李焱 《首都经济》2007,(9):14-16
2006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43.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北京经济全面持续发展,活力旺盛!  相似文献   

11.
王立群 《辽宁经济》2009,(11):23-23
近几年,大石桥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强力打造民营经济强县,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逐年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紧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县域“工业园区化、城市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三件大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到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实现150亿元,增长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实现9.3亿元,增长31.4%。  相似文献   

12.
《唐山经济》2006,(10):26-27,41
近年来,遵化市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按照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不断加大扶持、服务和引导力度,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和最具活力增长极。到“十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8亿元,税金16.4亿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4.5倍和5.8倍,占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52%和49%提高到88.5%和8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2.1%。在民营经济的强力拉动下,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2.6亿元,财政收入18.33亿元,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综合评价中名列第55位,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65位。今年1—5月份,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完成增加值92.5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8.5%;上缴税金6.5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0.7%。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14,(2):13-13
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7%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2006,(2):1-1
2005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进入新的上升期,特点是“三五八十”能量释放,“三步走”扎实前行,滨海新区成新的动力。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663.9亿元,连续10个季度在14%以上的高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当年新增经济总量552.9亿元。全市财政收入725.5亿元,实现5年上5个百亿台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02元;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84,8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为1.28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5.
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位于郴州市西南部,是邓华将军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财政收入达280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平纯收入达4300元,比上年增长10%。1997年跻身全市“综合实力十强乡镇”,1998年在全区首家又被市评为“小康镇”。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飞速发展,1993年被省政府授予“过亿乡镇”,连年被评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十强乡镇”、“个体私营经…  相似文献   

16.
《重庆经济》2006,(8):33-38
一、涪陵区产业发展评价 (一)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具备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十五”期间,涪陵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67亿元,是“九五”的1.8倍,年均递增12.6%,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8亿元,在全市排名第6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3375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2009,(8):74-74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5.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23.5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1%。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13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0.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土左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99亿元增长N2005年的54.1亿元,年平均增长20.8%;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101元提高到2005年的15793元,年均增长21%。全旗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年1.54亿元,2005年达到36亿元,平均增长87.8%。农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46.02,2005年35.40,下降10.6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是35.2,2005年实现30.3,下降了4.9个百分点。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五年来,土左旗实现了跨越和腾飞,全旗干部和群众一道作了艰辛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阜阳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9亿元,发展到2007年462.4亿元,三十年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9.3%。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提高了财政实力。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40.2亿元,是1978年的42倍,年均增长13.3%。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也表现为人均指标的迅速提升。200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551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9%。按当前现行汇率换算,人均生产总值基本达到800美元,这标志着阜阳市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人民生活质量发生质的飞跃,同时也标志着阜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在新的一年里,玉田县将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创建和谐玉田”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产业富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开展“六引进”活动,建强“四大基地”(钢铁深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机械制造及零部件加工基地、京津唐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0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66元,比上年增长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