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范生物能源开发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原油生产量年均增长2.4%,而消费量年均增长4%,高于产量增长1.6个百分点。到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75亿吨,而产量仅能达到2.04亿吨,石油的供需差率将达到45.7%。因此,发展生物能源等石油替代能源,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已成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杨岱旻 《中国经贸》2010,(18):21-22
考虑资本、劳动、煤炭、原油建立了我国第二产业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引入时间趋势变量,分析了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增大,其中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影响最大,加大第二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资本和两大能源之间能够有效的替代,而劳动和能源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小,同时煤炭和原油之间的替代弹性较小,表明第二产业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较难改变。  相似文献   

3.
肖军 《新财经》2006,(11):88-88
发展替代能源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燃料乙醇为主的生物能源是替代能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持续的政策保障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开发燃料乙醇等石油替代产品,采取措施节约石油消耗。2002年3月,八部委联合颁布了《车用燃料乙醇使用试点方案》、《车用燃料乙醇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方案中明确了多项试点期间的优惠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并给予生产企业多种补贴。最近,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政府会继续适度发展燃料乙醇行业,计划到“十一五”末,使乙醇汽油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总…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需要发展水电、天然气和煤的净化燃烧技术,改变常规能源的供给与消费结构;更要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源替代需要经济、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使利益诱导成为替代能源开发的基础机制,并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中通过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限制或激励能源使用与替代能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20):42-42
石油紧缺不仅带来了油价高涨,也使过去在中国能源体系中被长期边缘化的煤基醇醚燃料,如甲醇、乙醇、二甲醚等,以替代能源的身份走向舞台中央。  相似文献   

6.
文慧 《产权导刊》2010,(7):13-15
资源、能源一直是全球性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与消耗,使石油、煤炭资源日趋短缺,过量消耗矿物燃料使地球环境负荷不断增加,低碳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由此,促使国际间积极搜寻各种替代能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而其中,被称为“21世纪能源”的锂,在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7.
能源结构调整是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性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约束。能源产品替代途径大体存在4种模式,而具体能源产品利用的经济净效果则是能源产品替代最关键的环节。能源产品利用经济净效果存在较为复杂的影响机制,其发展路径既不是唯一的,也是不确定的。由于能源产品可替代性的复杂性,能源结构调整就需要谨慎,充分考虑短长期的差异和联系,既要在短期充分发挥每个能源品种的利用潜力,又要避免长期的"路径依赖"陷阱,实现能源结构科学有序调整。  相似文献   

8.
杨速炎 《上海经济》2006,(11):22-24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是燃料王国的“主角”。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耗殆尽,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也因此变得更加迫切起来。在这其中,生物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受关注的程度呈直线上升趋势,远远超出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大有“脱颖而出”的味道。而由目前生物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看,人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生物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柴油大有可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种以动植物油为原料制取的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由于其具有可再生、环保性、并可替代现有石油柴油的特点,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针对我国目前柴油供应短缺,石油进口不断攀升的严峻局面,以及农民收入低的国情,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不仅可以部分解决我国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而且可以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因此,建议国家从产业发展的政策上给予更大的重视和支持。一、我国发展可替代石油的紧迫性2001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亿多吨,但石油产品消费量却达2.5亿吨左右。为满足经济发展对石油及其制成…  相似文献   

10.
皇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4(11):54-54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目光越来越多地转向新型的能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已经提上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日程。可以说,谁掌握了能源主动权,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谁拥有能源优势,谁就拥有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谁扶持了新能源产业,谁就将引领新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能源视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纳入要素替代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并细致刻画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及其要素使用情况。通过构建一个要素投入需求方程组模型,本文采用SUR回归估计了1998-2009年我国自发技术进步、R&D、技术购买、FDI和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能源要素份额和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效应总体上导致能源强度上升,但R&D和FDI技术溢出均能促使能源强度的降低;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要素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目前交通用液体燃料资源短缺,供应紧张。短期的替代可以靠洁净煤技术进行煤的液化,但是从考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液体燃料既具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影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独有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它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利国利农的发展优势。其燃料特性和应用方式,与化石液体燃料有许多共同点,便于纳入现有的交通液体燃料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近海石油开采、新能源发展以及页岩气等替代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增强了美国的战略腾挪空间,也必将对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能源!能源!能源!如果不能找到理想的能源替代解决方案,地球的气候将有可能回到数十亿年以前的状态;温室效应造成的高温将不适合任何动物的生存,人类社会则将在这一进程中崩溃。  相似文献   

15.
8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用能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被列入“大力发展”的名单中。  相似文献   

16.
日本制造业产品以其制作精良和显著的节能特点使其在全球范围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竞争优势。本文利用1990~2009年日本制造业13个大类部门(包含52个细分产业)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Morishima替代弹性计算以及能源强度分解,分析了要素替代、贸易和技术水平对日本制造业部门能源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相比技术变动、贸易和产业份额变动,要素替代在制造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过程中显示出更为关键的作用,非信息技术资本对能源投入的替代导致日本制造业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第二,考虑到技术变动在能源利用中的作用,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属于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非能源节约型;第三,贸易和产业份额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上述结果意味着日本产品的节能技术在其生产过程中未能得到充分运用,要素替代在未来日本制造业能源强度下降过程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沼气作为一种新的替代燃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西藏农牧民家庭之中,使西藏太阳能、水(电)能、石油液化气、生物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城乡群众对木柴、牛粪、草根等传统薪柴能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以及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要解决我国的物质能源紧缺的问题,首选的策略是用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社会各方面要紧密配合,协调科研、企业、地方政府的力量,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荣斌  王燕 《天津经济》2023,(2):32-37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电能是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能为中心的高度电气化社会是全球趋势。本文研究了天津电能替代推动电气化发展的进程,比较了东部地区电气化差异,并对天津电能替代进程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能源问题是目前汽车技术的最大课题,它直接影响到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技术。 在目前,普遍认为可再生的氢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于是,氢燃料电池技术也就成为各大汽车巨头争夺的焦点。在北京车展上,对可替代燃料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用、福特和丰田等汽车巨头,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当家产品一氢动力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