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河北民俗文化作为孕育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最早的摇篮之一,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笔者通过分析电商时代非遗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准确定位,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结合市场,进行网络营销等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民众需要充分意识到其危机感与紧迫感。文章结合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合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最后,以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例,介绍其保护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核心是人的传承,让传承人继续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传统生产技术、知识与经验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本文以罗平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为例,探讨在活态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一次建设性的尝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命题的提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豫东南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地区是河南省的传统农业区聚集地,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到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其中就包含农村文化传播和教育问题,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加强农业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作为区域文化建设的创新方式,但目前的传承现状堪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化营销相结合、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相结合是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其消亡速度,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西剪纸为例,探讨民间美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过程中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施策略。文章将对山西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固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许昌市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管理、开发利用、后续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既能保存下来,又能在新的时代寻找生存价值,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7,(7):162-16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及信念的尊重与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的坚定信念。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传承与发展却面临诸多难题。究其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陶瓷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其产生巨大冲击,二是市场观念的淡薄使其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为破解这些难题,应以尊重陶瓷文化为根本,抓住创新这一核心,以打造过硬陶瓷品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打造陶瓷文化特区,并做好陶瓷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以此推动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这对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以理性心态、担当精神参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传承上,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没有传承的保护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保护。陕西文化过去一直依存于自给自足性的自然经济,而当前所面对的是追求工业化,都市化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必须改变社会,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市场拓展,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中处于基础位置,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不仅能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还能促进经济转型,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改善民生和拉动文化原创力。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当下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人才缺乏和市场消费疲软的困惑。而进行资源整合、完善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强化政策与法律保障便成为主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城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及应用——以北京市牛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北京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要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急需建立适合北京城市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本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使用年代、历史文化意义、感知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再进行细化。根据评估结果对地名进行分级,以确定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山皮影戏在演出市场中被边缘化,出现观众断代、市场萎缩,商业演出市场不足以支撑该艺术形式的生存,尽管国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但唐山皮影戏仍然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理论,从传承观念、传承方式、传承技艺、传承题材及旅游演艺几个方面探索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维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