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风险收益对应论与中国证券市场非流动溢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风险收益对应论的思想,提出了证券市场流动性测度的统一指数,估计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流动性溢价。提出了综合风险收益率的概念。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流动性指数的测算是可接受的,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高额非流动溢价。股票市场上的超额收益并不能单纯由市场的风险溢价来解释。在资产定价时,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因素或非流动溢价因素与考虑资产的风险溢价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收益的非流动性补偿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传统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股票高收益仅用于补偿高风险 ,忽略了非流动性交易成本等其他重要因素。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重新考虑非流动性问题 ,提出了收益的“非流动性补偿”假设。本文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补偿”和“非流动性补偿”假设 ,发现“风险补偿”假设不成立 ;相反 ,结果支持“非流动性补偿”假设。这说明股票市场中非流动性交易成本在股票定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公司的非流动性效应更显著。管理层应该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降低间接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市场操纵问题,运用我国2006-2013年的股票市场微观数据,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对基金公司季末股票价格操纵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基金重仓股在样本期间内具有季末平均超额正收益和季初平均超额负收益;金融危机前股票市场走势良好,上述操纵行为较为缓和,而金融危机后中国股市急转直下,基金操纵行为更加明显;流动性差的股票由于操纵成本较低,更容易成为基金公司实施操纵策略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数据研究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构建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体制转换特性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构建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板股票市场流动性能很好地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但主板市场预测宏观经济景气度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投机泡沫的膨胀与破灭:机制转换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捷瑜 《南方经济》2008,58(2):30-40
本文运用机制转换模型研究收益率与换手率的非线性关系,以此描述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泡沫的膨胀及部分破灭的演进过程。结果证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膨胀中会部分破灭的投机泡沫。市场大幅下跌概率的样本内、样本外估计值能较好预测历史数据中出现的最大实际损失,说明机制转换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投机泡沫的部分破灭是导致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沪深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预期和非预期交易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交易量与市场波动间的动态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量价关系。针对原始交易量序列进行了分离,并引入EGARCH模型对交易量与收益率条件波动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交易量和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交易量中引致依存关系的主要部分是信息交易量,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确实包含价格变化相关的重要信息;我国股市中收益率的波动存在杠杠效应,但并不十分明显,这可能与我国股市之前还不允许进行卖空交易、投资者的借售行为,以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有关;量价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显著正相关,但依存度较弱,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分析,而只能将其作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理论模型探究公司特质风险、估值水平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对于被低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私有信息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被高估的公司,特质风险的噪声交易效应更加明显,股票预期收益率与特质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公司估值水平和卖空限制的角度对整体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之谜进行了理论解释。文章使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计算特质风险和估值水平,运用分组检验和分位数Fama-Mac Beth回归两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特质波动率之谜,公司估值水平会对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CAPM模型与股票投资风险: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CAPM模型的原理,运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的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方法,构造相应的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投资风险进行统计验证分析.通过严谨的统计分析表明,上海股票市场目前的系统风险占总风险比例大幅下降,对于风险--收益关系,非系统风险对投资收益率已经没有显著影响,而系统风险影响却非常显著,投资收益率与系统风险的关系并不符合CAPM模型,即投资收益率与β并不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红伟  杨琨 《南方经济》2016,35(11):22-39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财富能否预测股票市场收益率?借鉴Lettau和Ludvigson消费财富比的研究思路,考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财富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消费财富比反映了典型代理人根据预期收益率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消费行为,测度了消费对长期均衡的短期偏离程度;第二,消费财富比本质是高频经济变量,创新采用递归HP滤波方法实现消费财富比预测模型,对单次HP滤波处理后的周期序列继续进行多次分解以提取目标频率范围内的有效高频信息,提高 HP滤波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第三,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消费财富比对沪深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这说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之间存在的长期趋势决定了股票价值中枢,消费财富比通过间接测度城镇居民的预期收益率,能显著预测股指收益率对价值中枢的短期偏离程度。  相似文献   

10.
股权溢价就是普通股权收益率与无风险证券(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差别。在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比较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情况下,本文将股票收益率比较范围扩大到中国的企业债、基金和货币市场。我们计算出的广义股权溢价,不论是算术平均数还是几何平均数,都显著的为正,而且数值较大。表明中国金融市场上股票市场相对债券市场还是能够带来显著超额收益。但是相对基金市场,不论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股票投资的股权溢价水平显著为负。这表明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作为同质性的市场,投资者直接进行股票投资,其收益率不如委托给基金进行委托理财。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东民 《南方经济》2006,2(3):91-107
LCAPM(基于流动性风险的CAPM模型)是Acharya和Pedersen(200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提出的.它将流动性风险可能影响资产价格的多种方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本文利用LCAPM对中国股市进行检验.在该模型中,证券的收益依赖于它的期望流动性及其与收益(包括个股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协方差。检验结果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升水在大盘升降区间体现了不同的特征:无论在总区间还是分时段,LCAPM都能更好的拟合资产收益;在控制公司规模之后,效果依然稳健。这说明流动性在我国股市的资产定价上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雷建  宋烜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90-92,104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原因.对于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中国股市繁荣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防范股市泡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流动性过剩是什么,流动性产生的根源有来自国际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流动性过剩严重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推动CPI指数上扬,造成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衍生品交易、存款规模、跨境结算系统、债券及股票市场等方面快速发展,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分流大陆过剩流动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便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对大陆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带来了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15.
邹萍 《南方经济》2015,33(7):29-46
目前中国股市还存在较多制度性缺陷,股价波动频繁且暴跌风险较高。本文以2003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作为激发机制的货币政策以及作为外部生成机制的股票流动性对中国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与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即随着股票流动性的下降,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显著上升;货币政策越宽松,股票价格暴跌的风险越大;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区分市场势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为熊市时,股票流动性对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放松越容易激化股票价格暴跌风险,且对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的放大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黄鑫 《上海经济研究》2012,(8):22-33,69
本文是一项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证券市场中股票特质波动性(Idiosyn-cratic Volatility)的风险溢价问题。我们发现较高波动性的投资组合在下一期收益率反而较低,为了解释这个看起来反常的现象,我们引入投资人逐步了解、发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学习过程。类似Lucas(1978)的一般均衡定价公式说明,不完全信息和学习过程会导致股票价格出现均值回归的现象(Mean Reversion),并且盈利能力不确定性越高的公司,股价向均值回归的趋势越明显,由此导致下一期收益率的反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Campbell和Shiller(1988)基于对数线性RVF的VAR非线性Wald检验方法对我国A股1994-2009期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A股股价相对其基础价值表现出"过度波动"的迹象,无论是常数超额收益率模型还是V-CAPM模型都无法对此进行解释。通过进一步定义市场情绪指数来分析这种"波动性之谜"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市场情绪和股市"过度波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市场情绪能够对股价波动提供额外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测度与股票价格波动:1997~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月到2007年6月的实践证明,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尤其是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并不是股票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前者只是在资金层面为后者的上升提供了支持,即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春春 《南方经济》2019,38(2):51-68
噪声交易与股票流动性都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但二者的相关性问题学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正负之争"不休。文章改进Kyle (1985)的假设,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流动性数理模型,模型表明:噪声交易与流动性负相关,且相关关系受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度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文章以中国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数据证实了"噪声交易-流动性"关系,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月历效应和市场行情效应。文章对"正(负)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为争论的清晰化、明朗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Excess Liquidity and Inflation Dynamics in China: 1997-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rge in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s and the remarkable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between 1997and 2007are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is shown that China's improved position in terms of foreign exchange purchases, ignited by huge foreign capital inflows, has effectively induced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More importantly, by developing an econometric madel for inflation and excess liquidity,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xcess liquidity has imposed significant pressure on infl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has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 rise in stock prices and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oom, but also affected the consumer goods market. The potent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liquidity-driven inf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