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能秋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3):112-114,132
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2004年起,中国与东盟老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进出口的600种农产品关税逐步减少,至2006年降为零;与东盟新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进出口的上述农产品关税也将在2010年降至零。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向着相互开放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国通向东盟桥头堡的广西正在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广西是水果大省,果树栽培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广西对越南水果贸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文章就广西对越南水果出口贸易问题,论述其在零关税背景下的特点、优劣势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关税变动将影响一国贸易格局。本文首先利用月度数据,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零关税实施前后的贸易变动情况;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实施后的双边贸易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零关税政策的出台对双边贸易额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没有造成明显扰动。  相似文献   

3.
梁继军 《广西经济》2009,(12):15-16,34
在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情况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不断推进,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广西应当抓住机遇,扩大与东盟各国在投资、贸易、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拓宽各方的发展空间。笔者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概况、东盟各国的产业现状和资源特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解读广西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往最邻近、最便捷的省份,自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关系开展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迅速,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建筑材料、农业机械以及纺织服装、五金家电、海产品、中成药等均成为扩大双边贸易的重要商品,广西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出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东盟决定明年起削减1304种产品关税本刊讯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七届东盟农业与林业部长级会议上,东盟各国已一致同意将1304个项目的产品列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有效普惠关税计划的削减关税名单。新的削减关税项目将从1996年1月1日起生效。由于不同成员国对不同农...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相当于90%的贸易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协定区内成员国间缔结的优惠货物贸易安排,削减关税是其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后,我国以大米为代表的高度敏感农产品关税不断下降,这会对中国同东盟间的大米贸易产生新的影响。本文通过总结中国-东盟间大米的贸易现状,从而对双方贸易前景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8.
石文伟 《改革与战略》2011,27(8):109-1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广西外贸、财政收入和投资的增长。文章认为,广西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冶金业,创建龙头企业,带动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赵翊 《特区经济》2011,(3):97-99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得到健康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广西经贸发展所面临的最大课题。本文通过广西与东盟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广西与东盟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多哈回合谈判农业最新草案中的关税-削减公式,对中国33章共711种HS6位码农产品的约束关税和实际关税进行模拟削减。结果显示,无论是贸易额加权后的约束关税还是实际关税都要下降37%左右,分别从16.18%、15.95%降到10.20%、10.11%。但如果中国政府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政策定义某些敏感和特殊产品,那么削减幅度都会大幅减少,只有5%和3%左右,分别降到15.63%和15.42%。同时中国农产品面临的世界实际平均关税值也大幅下降,市场准入和出口的贸易空间将被扩展。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贸易逆差缘自国际“路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农产品关税已降至承诺的终点,由"入世"前的23.2%,降至2005年的15.35%,这一税率远远低于62%的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自"入世"以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保持双增长,贸易规模不断增长,贸易品种增加;出口市场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到欧美、中东、非洲和大洋洲等贸易地区。我国农产品贸易已实现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2005年农产  相似文献   

12.
王士明 《北方经济》2013,(12):37-40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2005年7月中国与东盟根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税不断减让,中国与东盟相互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相互贸易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五国2002-2011年10年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数据的计算,并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东盟五国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原因,由此得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仍为产业间贸易,10年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东盟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东盟包括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文莱10个国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计划。2004年9月,在中国一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双方在北京最终就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根据协议,中国和东盟双方从2005年起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从2005年7月20日开始,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开始实施全面降税进程,分阶段削减关税,到2010年相互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可享受多5年的过渡期,到2015年将大部分产品关税降为零。此外,各方还将取消所有进口数量限制及与VvTO规则不符的非关税措施。自贸区全面降税实施一年来,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出现了较快增长,取得了预期效果。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最大的省份广东为例,据海关统计,2005年7~12月的两地贸易额就已突破200亿美元关口,达到20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4.5%;2006年,广东对东盟出口146.7亿美元,继续大幅增长26.7%:自东盟进口294.8亿美元,稳步增长16.4%。  相似文献   

14.
崔丹 《辽宁经济》2009,(8):24-2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迅猛增长,东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逐步出现趋同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双方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贸易结构趋同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东盟贸易的福利效应,由于东盟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奉行“利益制衡”原则,因此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出现的结构趋同化无疑对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汉 《乡镇经济》2006,(12):50-53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东盟的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果蔬产品的出口迎来了新的挑战。根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东盟贸易统计局等的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竞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对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的这一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璐  李晓霞 《特区经济》2005,(6):300-301
2001年11月4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简称CAFTA)计划正式启动,尤其是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使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前取消关税,将CAFTA计划纳入快车道。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后,随着畜产品贸易零关税的即将实施,给侨乡容县与东盟各国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畜牧业产品是容县的优势农产品,但在长期的区域性生产销售中,明显存在着市场化、国际化活力不强的现状。要在充满竞争的全球化牧业经济中生存,并获得迅速发展,就必须发挥好容县养殖业比较优势,在地域、物资、人才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出大宗的拳头优势畜产品,主动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率先缔造广西一东盟畜产品出口平台,促进畜牧业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消息,由于马来西亚表示不能满足到2000年之前免除主要汽车配件关税的条件,东盟拟成立自由贸易和投资区的计划将被拖延。马来西亚是在东盟贸易部长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汽车零部件属于根据东盟自由贸易区从关税自由化日程中去除的工业产品之列。但是随着马来西亚多次要求削减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这些计划现在将偏离轨道,因为其它东盟国家也将“撤回”其它产品。据悉,马来西亚到2000年免除汽车零部件关税不存在问题,但是在进口完全拆卸和完全组装的汽车零部件上无法降低关税。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将被拖延  相似文献   

19.
雷克强  孙宝  郭凌云 《广西经济》2010,(2):23-25,2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近年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海关统计,自2001年以来,东盟已连续9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货源地。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6.3亿美元跃升至2008年的39.9亿美元,年均增长3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广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启动,为广西与越南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成为广西对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初探,提出了推进中越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