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农业投入减少,小额农贷资金需求量锐减.在农业税赋减免和外出务工收入增加等条件下,农户自有资金已基本能满足传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和在耐用品消费、住房、助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增加,传统的小额信用贷款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农村土地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下收入太少,农民增收困难,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需要集中化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含量.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限也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能否引发农户生产行为转移,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实证方法和经济计量工具,对农业保险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农业保险通过同一生产行为内部和不同生产行为之间的收入替代水平和农业保险补偿程度,从而影响农户生产行为。当前的农业保险收入补偿水平满足了大多数农户的收入风险分散预期,从而对农户的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行为产生固化作用。基于吉林省616户参保农户的面板数据,若以政策性补贴保险政策引导农户生产行为转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补贴模式:一是高保障、低补贴模式;二是低保障、低补贴等模式;三是高保障、高补贴模式。若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则宜采用高保障、适度补贴模式。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金融》2009,(10):54-55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颁布,对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对农村农户放款也逐渐增多,各金融机构相继出击对农户发放贷款,把支持“三农”发展、粮食增产和农民的收入问题放在首位,重视粮食生产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但对农村农户贷款在目前情况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都来抢农户这个“地盘”,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为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规范操作运行,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农民不断增加收入,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桃江县居资江中下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20万农户,71万农业人口,庭院可利用面积16.1万亩,人平2分多,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桃江县农业银行把支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多渠道筹集生产资金,全方位提供信贷服务,帮助农民拓宽致富门路,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到今年10月底止,全县农行信用社共投放贷款2500万元,共支持23个项目,支持从事庭院经营的农户达14万余户,占总户数的70%,安排剩余劳力15.2万人,1991年10月止实现庭院经济收入1.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8%,较上年同期增加三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庭院经济收入238元,占年人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现代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趋势愈加明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过渡。近年来,在农民经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占总人口66%,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从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开始,中央就多次强调要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九亿农民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但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占有率远低于非农业保险。除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的原因外,农户收入结构是否也会影响农业保险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收入结构相关的多个"心理账户"对农业保险深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故而在农户收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调整农户收入结构的做法可能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深度,政府应构建合理、动态的农业补贴机制,且政府部门及保险公司应通过非收入因素挖掘农户自发的、非引致的农业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随着全省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农户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一个合理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仅可以分散农业风险,支持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经济损失,还能帮扶帮助农户,保障农民利益。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现况(一)我国农业相互保险的发展农业相互保险,是指由农民自愿参加组成,同时具有保险人、被保险人双重身份,以分散成员的农业风险为宗旨,共同签订风险共  相似文献   

11.
农业合作社是整合涉农资源、促进农民致富的组织形式.德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合作社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类型多元、服务优质、管理民主、制度完善为基本特点的农业合作社.德国通过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严格透明的审计制度,推动农业合作组织空前发达、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农民综合收入不断提高.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应汲取德国农业合作社的有益经验,确保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加大农业合作社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完善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进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2.
山区脱贫农户收入来源单一,极易因灾致贫返贫。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户增收的重要金融工具,其通过去风险、稳预期为山区脱贫农户农业生产提供了兜底性收入保障。本文基于2021和2022年对贵州500户农户开展的跟踪调查,从要素替代、收入确定、生产扩大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及一系列检验,识别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对山区脱贫农户提升收入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提标降费、全面保障和以奖代补措施,可促使购买农机服务替代纯人工劳动要素,农户投保后不论灾否收入均不受影响,稳定了农民的生产预期,奖励则可强化对农户扩大生产的激励,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相较传统保险在农户受灾再进行赔补的模式,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买保险得奖励、先赔补后定损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据此,文章提出如下建议:以奖代补覆盖非农性生产要素投入;将预期补偿费用设置成专项投保金支付给农户用于投保,保障标准随农户生产规模递增。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现实情况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在积极而又稳步地向前迈进,互助合作运动的迅速发展,使原来落後、分散的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这些在数量上日益增长而在地区上逐渐扩大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织,大多数还是建立在农民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互助性质的劳动组织,仍有很大数量的农户还停留在私有的个体农民小生产单位上。根据小农经济还大量存在的基本情形,现在农业生产水平已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要求,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展,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的矛盾日益显露,并且与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不相适应了。  相似文献   

14.
一、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办社宗旨就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它是团结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了确保农业基本生产活动的进行和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努力克服自身困难,大力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去年农民结束连续几年增幅下滑的局面,实现恢复性增长,作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及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铜川市农民收入呈结构性变化,传统的粮食生产收入所占份额明显下降,特色农业收入和非农性经济收入占比逐年增加,政策性补贴和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农民增收势头良好。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非农收入成为今后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加大金融要素投入,稳定农业经营,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通河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自然 状况是“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沼泽和 草原”,北部山区森林面积达640万倾, 南部松花江平原耕地面积94. 93万亩, 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相对落后。全县 农业人口109918人,农户31428户,农村 劳动59396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 庭联系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通过大力 发展县域五大产业“稻、牧、菌、菜、 药”,全县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 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农村土地是影响农户收入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有效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户脱贫致富,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邱县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户贷款及土地流转意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岑溪县地处桂东南,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全县经济较为薄弱,1980年农业总产值仅有 1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3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岑溪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6.6倍和119%.岑溪县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一稳定、三发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岑溪县共有11万农户,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2%,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对全县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关系极大.该县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挥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不断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岑溪县农村已由过去的单纯务农发展到农、工、商、交、建、运、服务各业综合经营,集体、联合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格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七五”期末,全县乡镇企业达13027个,其中:乡镇办124个,村办企业948个,联户办373个,户办企业11582个.乡镇企业总收入19437万元,比“七五”末期增长3.28倍.农口人均乡镇企业收入为321.6元,略高于全区和地区平均水平.乡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近年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镇先后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38个,带动农户8700多家,占总农户的51.2%,增加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加大农业信贷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2000年初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