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如果儿童在关键性的时间窗口受到家长过分保护,无法习得任何重要的道德情操,他们就是中国社会真正的"问题儿童",将来成为"问题家长"。生命、仁爱、正义、谨慎,这是古往今来不论何种儿童教育都必须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怀特海在《教育之目的》第一章里回顾西方几百年教育,说它曾经有过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时期,然后流于形式主义。他指出,伟大的文明之伟大,是因为人类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观念并用这些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成功的观念很容易引发普遍模仿,于是很容易成为惰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抽象理性与社会常识的悲剧性结合,缔造了小密尔这位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社会思想家。
有一个经典案例,而且经济学家耳熟能详,就是老密尔(JamesMm)对小密尔(JohnStuart Mill)的教育。小密尔,严复译为“穆勒”。严复译为“穆勒”西学经典,严译八种,有两种是小密尔的著作。其一是《穆勒名学》(1843,“ASystemofLogic”),其二高蛰群己权界论》(1859,“On Liberty”),收录干“续修四库全书”卷1297—1298,子部“西学译著类”。 相似文献
4.
儿童教育是博弈(游戏),而游戏规则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核心价值观。我请读者仔细思考这篇短文的标题"游戏规则决定局部性"。儿童教育是博弈(游戏),而游戏规则是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请家长们回顾自己的孩子,是否因为表现出早慧儿童的特征而遭到打击?这就是家庭政治和学校政治,肮脏的那种。又是否孩子并无早慧儿童特征而家长非要孩子成为早慧儿童?这也是家庭政治和学校政治,也是肮脏的那种。何为"天才"?关于天才的科学研究,很难,晚近十年有所进展。科学研究的前提或开端,是对现象加以分类和统计。天才是一种现象,但天才很难被分类和统计。不论是高斯的正态分布还是高尔顿的钟形曲线,大致刻画的,是"平均"状态。 相似文献
6.
家长怎样诱导孩子学习,这是一种不很肮脏的家庭政治。人皆有潜在天才,这是现代遗传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主流的见解(参阅David Shenk,2011,《The Genius in All of Us:WhenEverything You’ve Been Toldabout Genetics,Talent,and IQ isWrong》)。传统的"优生学"见解早已被放弃,但只在晚近二十年里,遗传学的事实才逐渐说服我们放弃"天赋-教养"(nature-nurture)两分法的见解。至今,劳动经济学家仍试图,例如借助"同卵双胞胎"数据,分离人力资本当中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是要培养孤零零的社会批判者。我们努力要培养的,是有能力进入主流并改造社会的人,所谓"有灵魂的专家",换句话说,是具有精英意识的社会批判者。怀特海在《论教育之目的》开篇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仅习得专业知识而且习得文化。专业知识使学生的人生有所立足,文化使学生如哲学般深思且如艺术般升华。没有文化,知识再多也不能成就人生。可是,中国教育,最缺乏的就是文化。不仅缺乏文化,而且"文化"在中国革命传统里 相似文献
8.
社会必须调整自身,以免成为病态的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就是自性化过程,从出生之前开始,到临死(或许)方休。"自性化"(individuation),这是荣格思想的一个重要议题。生命本质是精神(the psyche),临终前的两年里,荣格告诉我们(《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可见的人生其实是地面之下的精神偶然涌现到地面之上成为外在的生活,真正重要的是人生的不可见部分,在地面之下,如根块状植物那样具有顽强生命力。当地下生命力枯竭的时候,地上的生活就 相似文献
9.
王志轩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8):86-89
污染损害健康问题的产生及其补偿
一、污染对健康的损害——空气污染问题的起点
在回顾日本大气污染问题时,不能忘记曾发生过诸多悲惨的健康损害问题这一事实.在谈论日本污染对策的"成功"之前,必须先注意此前曾引起众多人健康受损这一"失败"之处.
日本企业对战后经济的复兴与高速发展作出了贡献,国家的工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成功的.但是从众多人的健康受到损害这一点看,就是一种未能将环境污染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的"市场失灵";另外,从防止健康损害发生的污染防止政策体系未能建立和实施这一点看,是工业布局政策及污染防止政策的"政策失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企业对班组长培养存在的普遍性及最大的问题,是在企业内部没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系统培养体系,对班组长的培养及制度性安排主观随意性较大,培训内容体现在"临时抱佛脚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形式体现在"培训过程热热闹闹,学员过后只剩感觉",其培训结果是班组长的履职能力难以真正提升,导致最终培养效果难以转化成实际绩效。国外优秀企业对类似于我国企业"班组长"的一线管理者,由于有一套非常规范递进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也就必然建有一套规范递进的培养体系。在选拔企业基层一线管理者(班组长)之前或者之后,就可以、也能进行规范、科学、系统的履职能力培养,通过考核和测评后再任职或者提升并给予相应待遇,从而保证企业基层一线管理者(班组长)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