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水利旅游资源丰富,对其合理开发是创新水利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湖南水利旅游资源的分类分析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探讨了湖南水利旅游资源总体状况及水利风景区在环境、配套设施、管理三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水利风景区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水利风景区的价值内涵、发展历程与运行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凤龙  黄震方  尚正永 《经济地理》2012,32(12):169-175
水利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水利风景区开发的综合价值。通过与其它国家级景区的比较,我国国家水利风景区经过10年多的发展,发展速度相对平稳,省域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今后应控制水利风景区的总体数量,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增强水利风景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基于民生水利的发展理念,水利风景区应在申报审批和运行管理中,制订更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措施,提高景区准入门槛,建立景区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应重视景区规划的编制,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地方为主体的权威管理机构,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四权分离和制衡"的管理体制;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塑造"水利风景区"品牌。  相似文献   

3.
韩洁  宋保平 《经济地理》2014,(11):166-172
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弱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集中在宝鸡、西安、商洛等市;空间分布高密度区域为关中渭河流域,低密度地区为陕北风沙草滩区;空间上呈现两大两小"带状"分布特征;空间体系构成要素包括87处潜力型景区、9处增长型景区、四大水利旅游发展板块、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和轴线。  相似文献   

4.
水利与水利旅游区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利和水利建设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合理开发我国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实现水利事业和旅游事业双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水利和水利建设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合理开发我国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实现水利事业和旅游事业双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利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大力发展水利旅游,对我国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水利旅游对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水利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武陵源是世界自然遗产,由于在前期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控制不力,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出现。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控武陵源风景区客流分布、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文章分析了库区水利风景区的基本性质,阐述了库区水利风景区对于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库区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鼓浪屿风景区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鼓浪屿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与其所具有的潜力很不相称,本文通过从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塑造崭新的旅游形象、树立正确的观念、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的培养、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来探讨鼓浪屿风景区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0.
茶马古道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遭遇发展"瓶颈",即使景区门票免费,客流量仍然较少,严重影响旅游收入,对旅游扶贫也不利,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存在的问题,为安化茶马古道风景区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与措施,即充分挖掘安化茶马古道的历史人文内涵;加强安化茶马古道可进入性;充分利用政府对安化茶马古道旅游业的扶持;细化安化茶马古道开发管理,以促进安化茶马古道旅游业走上更加完善、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水利风景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对其开发原则认识不足,导致了景区开发中的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强规划、园林造景、养护管理、深挖潜力和培养人才、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水利风景区开发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桂林水利文化与建筑文化、藩王文化与民族文化、儒释道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及其开发潜力的基础上,提出抓住"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桂林市行政重心西移的机遇,树立旅游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挖掘桂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实现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14,(11):I0006-I0007
正昆山旅游度假区是1994年7月获批的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现由千灯、淀山湖、周庄、锦溪四镇和巴城镇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组成,规划面积约330平方公里。拥有1个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5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013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29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  相似文献   

14.
县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湖南省茶陵县的环境旅游发展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的支持下对茶陵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茶陵县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并利用增长极理论、空间布局模式理论和环境系统分析理论,确定了茶陵县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茶陵县旅游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红色"风景区、灵岩风景区、溶洞区、青年电站风景区、洮水水库风景区).本论文还确定了以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为中心区域,其余五个旅游区域为次中心区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初步确定了4条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设施在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基础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美国是世界上开发水利旅游资源较早、成效卓著的国家,本文以美国水电站、水库、流域三种不同形式的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针对我国水利旅游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的重点,期望美国经验能为我国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不仅受到广泛游客的青睐,同时还其他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以重庆石柱著名旅游风景区为例,基于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资源开发、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学钢 《经济地理》2004,24(4):549-552
上海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参与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多项比较优势。文章从旅游发展所需的条件出发,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评价西部10省市区的综合发展水平,由此确定上海参与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应采取“极点开发,层次推进”模式,并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合作模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着积极作用,设立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战略。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后,国家级非遗能否有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是非遗保护和开发的必经之路。文章以2001—201 3年中国31个省非遗和旅游业匹配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国家级非遗对地区旅游业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遗名录对地区旅游业的影响不显著。随后划分旅游业发达和不发达省份,并分别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旅游业发达省份,国家级非遗并未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对于旅游业不发达省份,国家级非遗则有效地推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21,(1)
景区建设是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搞好景区建设,可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并激发关联产业的发展效率,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文章对水利景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衣传华 《经济论坛》2011,(11):166-169
我国欠发达地区拥有独具特色、开发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由于旅游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性和乘数效应,许多欠发达地区争相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存在明显的要素方面的缺陷,限制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必须通过提升管理要素的内涵,引进资本,提高土地的边际产出,改进发展模式,科学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注重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策略,保证基本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旅游业产出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