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分析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全面、客观地研究了旅游系统的可持续性,并建立了旅游系统持续发展模型和拟合方法,通过对山西省绵山风景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数据和很好的拟合结果,为科学地解决旅游区因游客严重超载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及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等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绵山旅游可持续发展、达到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绵山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勇  韩泰凡  曲新谱  孔富安 《经济地理》2006,26(2):346-348,352
绵山风景区以民营企业家开发为特点凸显其独特的魅力,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管理理念新,近几年发展相当迅速,但是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中处于常胜之地,对景区资源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价以达到“知己知彼”就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地对绵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绵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观赏价值所占分值最大,休闲性、文化价值和可达性次之,服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绵山风景区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形式,发展相当迅速,但一系列有关游客满意度低的问题由此暴露。文章基于心理契约和游客满意度理论,对山西省乡村旅游景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契约对游客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游客满意度是衡量景区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分析三江程阳桥景区侗族风情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提炼了影响旅游产品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并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度,得出游客对侗族风情旅游产品总体趋于满意,但从各因子看仍有发展空间,侗族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的意见。同时,提出打造多样化、特色化旅游商品,侗菜特色化、家常菜大众化,重点发展侗族民俗体验型住宿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旅游景区游客感知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等同性检验及均值模型检验,对兰州市白塔山、五泉山、兴隆山三个旅游景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对资源、服务、价值的感知与满意度显著相关,满意度对忠诚度有积极影响;②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和跨组比较的可行性;③与白塔山相比,五泉山具有相对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兴隆山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而在服务和感知价值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文章的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均值模型,同时考虑并处理了多个因变量,找到了影响该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发现了该景区目前存在的不足,对三个景区不同结构因子进行直接对比,发现了每个景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可为景区今后发展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绵山风景区进一步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 ,至 1996年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开发以来 ,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 ,成为山西省最热的景区。如何使景区进一步发展 ,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文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统一 ;开发自然资源与挖掘文化资源并重 ;密切旅游业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关系 ;积极开发旅游商品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加强旅游区的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12)
随着旅游地竞争的加剧,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景区未来的发展,锦州笔架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在锦州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锦州笔架山游客的满意度情况展开调研,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找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锦州笔架山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8.
余雪萍 《经济论坛》2022,(12):47-55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文章以黄山市为案例地,在携程网上按照设定条件采集、筛选、整理游客发布的游记,共得到81篇游记,共计226674字。利用扎根理论对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以期得到游客对黄山市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方面,游客最关注黄山市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与服务;情感形象方面,主要是正面感知,负面感知较少;总体而言,游客对黄山市旅游资源形象感知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关注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各景区联合营销、充分开发和宣传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提高景区管理能力等建议,为黄山市旅游形象定位、完善和提升旅游形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者体验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而且会影响区域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了解不同区域影响旅客目的地服务质量满意感的主要因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安徽省三大旅游板块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为对象,运用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内外交通、其次是导游服务、旅游景区、旅游餐饮、门票价格和旅游购物;大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旅游餐饮,其次是门票价格、景区环境及基础设施、导游服务、内外交通、标识与信息服务及旅游购物;皖北旅游区对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景区服务环境及基础设施,其次是门票价格。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景区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还是从景区的旅游资源来看,"渤海国"旅游景区都应定位于文化旅游市场。根据游客出游动机强度以及体验深度,景区应对现有市场做出细分,并通过形象塑造、差异化、资源整合、人员等战略安排,不断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王华  赵迪  彭保发  田晓辉 《经济地理》2020,40(4):232-240
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区域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优劣取决于内部的连通性和外部的可达性。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分别就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普铁、高铁(动车)、民航航线等因素对武陵山片区内各旅游节点的交通畅达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对各旅游节点的畅达性进行了排名;并选取2010、2014、2018年等3个时间节点数据导入GIS生成3个片区旅游交通图。研究发现:①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的交通连线支撑起武陵山片区的交通网络,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畅达性逐步提升;②处于武陵山片区外围重庆、武汉、长沙、贵阳四大中心城市交通大廊道上的旅游节点之间畅达性处于片区前列;③同一省市或同一传统旅游线路的旅游节点连通性较好,分属不同省市的旅游节点之间连通性普遍较差;④历史上,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各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文化旅游浓郁独特,近年来,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与交通建设相互推拉,呈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岳麓山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典型的文化主导型旅游景区。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古"、"全"、"特"的特征。文章提出了岳麓山文化旅游资源的直接开发、整合提升、历史复原三种开发模式,围绕岳麓山文化旅游内涵从内外两个方面设计了具有吸引力强、潜在价值巨大的旅游文化专线。这将丰富文化旅游开发理论和区域竞争理论的内容,对于提升岳麓山区域旅游形象、指导岳麓山"两型"旅游示范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地处民族地区,景观多样性明显,但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性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实证研究,基于对川西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旅游资源特点和其发展山地旅游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旅游特色化发展战略及开发对策,并以此对中国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思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围绕生态保护、旅游体验和社区参与三大核心要素,以"产品—品牌"为载体、"安全—环保"为保障、"文化保护—社区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山地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不一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口市属于资源非优省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资源特色不够明显,竞争力不够突出、文化氛围不浓、城市形象不鲜明、旅游产品低端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后应突出省会优势和文化特色,抓好节庆旅游会议旅游;抓住周边市场和本地市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行连片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搞文化旅游;依靠科研力量,开展科普旅游;做好旅游服务,开展商业旅游。  相似文献   

15.
地脉文化也被称为地脉和文脉,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基石。根据地脉文化与旅游产品关系对比可以将旅游开发分为两类四型:(1)旅游产品扎根于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根基稳固、主次分明);(2)旅游产品脱离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左顾右盼、横生枝节)。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及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脉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脉文化基础有 “海” “滩” “宜” “河” “港” “城” “工” “农” “山” “史”十大方面。 “海” “城” “山”的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 “农” “史”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农”“史”正在发展; “宜”(宜人气候、度假资源)表面发展丰富,实际潜力巨大; “河”(河流、湖泊、水库) “港” (港口) “工”(工业旅游)是被忽视或者发展滞后的地脉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保亭县是海南省黎苗族主要聚集地,具有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目前旅游项目却集中于自然山水风光。在国内大力提倡生态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显然是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与保亭人文旅游的现状,使其具备了实施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可能性。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地,适时调查保亭的人文旅游资源,探讨保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对保亭旅游业从文化价值上提升品位与知名度,促进保亭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皖江城市带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绿色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速安徽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文章在阐述文化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资源在历史、目然景观、宗教、文艺等方面的丰富性,并据此提出其发展路径:统筹规划、促进品牌建设、打造精品路线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餐饮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为中国旅游餐饮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进而提出了中国旅游餐饮文化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更好地保护山区的自然环境,并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山区旅游业开发追求的双重目标。本文在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山区环境的双重影响——正负效应的基础上,指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为实现山区旅游的双重目标,需要在旅游的开发形式选择、产品性质和内容定位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北京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提出了实现山区旅游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策略,即制订有效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和相应措施,规划合理的分区布局模式,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旅游的地域门槛分析和资源承载量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武当山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武当山概况、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发展生态旅游是武当山旅游业的唯一出路。进而分析了武当山的环境容量,提出了发展武当山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