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行近日宣布,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央行接二连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呢?  相似文献   

2.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鹏飞 《经济师》2008,(8):183-184
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物价上涨等问题,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更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4月已上调3次,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6%,这是我国自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在实际操作中很少使用,但我国人民银行却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在调整货币方面是否有效?文章根据2006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10,(6):54-55
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商业银行银根紧缩 2010年5月2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  相似文献   

4.
宏观/动向     
《商周刊》2011,(3):14-14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9%的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5.5%。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2010年以来央行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按照目前  相似文献   

6.
吴佳 《商周刊》2011,(9):62-64
中国人民银行4月17日宣布,从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一季度里先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次上调。  相似文献   

7.
周阳 《经济》2007,(8):47
距离国务院宣布调减利息税和央行加息仅隔10天,中国人民银行7月30日傍晚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中国第六次、去年以来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的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了商品房的限购政策,同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多次调整.在限购政策背景下,本文运用广义矩(GMM)方法,将限购政策作为逻辑变量加入到估计模型中,对限购背景下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商品房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政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滞后2期和3期时对于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商品房价格不会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出现急速下跌,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的过程中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再上涨、再下跌的交替变化特征.研究同时发现,限购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显著,而对于中西部城市影响则不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手段在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与人     
《新经济》2011,(7):6-6
0.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为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今年以来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接实就是想低成本对冲外汇占款。今年前一季度外汇占款规模大致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这恰恰和一季度上调准备金率冻结银行资金规模相等。5月份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3700亿,估计也和4月份外汇占款增幅相等。  相似文献   

10.
央行2011年5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年内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了17.5%,再创历史新高.在2011年强烈的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央行此举也是为了抑制通胀,遏制物价过快上涨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通胀预的背景下,居民的资产如何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成为广大居民日益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是从通胀条件下的资产保值、增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频繁调整的过程。其中。央行在2007年1月起至2008年9月14日期间,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次:2008年9月15日至2009年12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29日,又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央行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分别从1月18日起和2月25日起,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淡程 《时代经贸》2008,6(1):64-65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政府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对准备金率的适度调整,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以及再贴现政策,对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人民银行针对现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实行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措施,将准备金率调整到了10%,一时间,许多有关人员对这一措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上调的具体原因,上调之后能够带来哪些经济效应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率以其巨大的调控力度被列为为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然而自1980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减少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甚至弃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调控工具.但是,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不常用的工具却成为“常用对冲工具”,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中央银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学分析以及初级计量分析,揭示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当下中央银行最主要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原因,并证明在当下经济条件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被弱化,从而提出当下央行使用货币政策时陷入的困境,并提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2007,(5):8-8
中国人民银行将自5月15日起,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5%。这是自2006年9月15日之后,央行首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4月29日宣布,决定从5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去年以来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效果为何不明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征 《财经科学》2007,(9):8-14
从2006年7月5日到2007年5月15日央行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然而,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以近期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象为切入点,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和宏观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当前调整存款准备率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2006,(8):6-6
央行日前发布公告,自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今年第二次上调准备金率了,货币当局发出了明确的紧缩信号。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经济导刊》2008,(1):5-5
第10次 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2月25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00个基点。这已经是央行2007年以来第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