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兴起,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博览会、设计周、动漫展、高峰论坛等也是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已经迈开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脚步。通过分析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前进方向,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本文在分析过去"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尽管各种各样的创意博览会和论坛已经让"创意经济"这个原本新鲜的事物变得有点乏味,但是2006年年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依然以宏大的规模和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充分显示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发展创意产业中绝对的优势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马燕坤 《发展研究》2013,(12):93-96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业态,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发达的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各大城市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虽然初具规模,但其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梳理和分析伦敦和纽约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和经验,提出中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创意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阳 《经济》2007,(1):78-79
据称,在最早提倡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到2001年全国创意产业的产值约1125亿英镑,占GDP的5%,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一直高扬"与世界接轨"旗帜的中国对此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6.
目前,推进"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而发展设计产业更是成为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自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为企业规划了以"中国创造"立足世界的宏伟蓝图.作为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对实现这一蓝图具有重要意义,而发展设计创意产业也成为我国第二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与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等地早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十一五"规划,先后出台多份政策性文件予以支持发展的情况相比,广东至今未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制定支持政策,也未出台专项规划。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的深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端、新型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将文  相似文献   

8.
康保苓 《经济论坛》2011,(4):120-123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新形势下,长三角城市群构建国际文化创意城市群,对于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推动长三角产业的升级转型、引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确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三角要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航母,可从制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发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建立国际文化创意城市联盟、构建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基地等方面入手,推出"创意长三角"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桐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中国文化创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13年2月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全面推动桐乡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打造怎么样的园区?通过何种途径来打造一流的园区?如何让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真正服务于桐  相似文献   

10.
霍黎阳  梁刚 《新经济导刊》2012,(Z1):114-117
文化创意产业以蓬勃的发展力迈进了黄金时期2011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西安园艺博览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写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这一年,文化创意产业热潮席卷神州大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以蓬勃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值发展的黄金期,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加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宏伟的图景,未来的中国将有数亿人参与到创意行业,让创意产业更快地发展,这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GDP增长."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的这番话煽起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热情.  相似文献   

13.
后世博时期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瞩目的 2010上海世博会已经落幕,本届世博会上,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各国场馆和展品在给我们留下赞叹的同时,也对我们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很多最新的启发。举办世博会,不仅能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而且能给举办国家、承办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后世博时期,上海进一步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成为上海建设世界创意城市的巨大推动力。研究分析上海"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思路、机遇和发展领域、内容,对推进上海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一个新兴产业的生产力空前扩张的时代正在到来,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时代。数字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公众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随之发展的文化创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继而成为第三产业的全新构成部分,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元素。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强调其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同时,也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最大优化,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成功转型,促使经济环境稳定增长,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给世界人民带来许多"奇迹",密切关注和深入探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图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易晓  王冰 《经济月刊》2014,(4):60-62
英国崇尚自由创造,拥有众多导向性的创新理念,在地理位置上虽不处于欧洲的中心,却是欧洲乃至世界创意产业的大本营。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革命的国家,有着世界独具潜力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战略发展产业,对拉动国民生产总值起到推动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存在着投资总量不足、投资方式单一问题,政府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政策性引导没发挥应有的作用,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我国相似,也被"融资难、研发难、销路难"等问题困扰。因此,韩国在扶持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一些政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祖辰 《经济研究导刊》2010,(6):148-150,172
创意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创意经济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加深对创意产业概念及其发展模式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11月,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为期五天的第二届文博会,在"文化创意与人文奥运"主题下,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创新文化,与"人文奥运"理念相融合,多层面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国设计的丰富创造力,展现了中国未来几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展现了中国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巨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7,(9)
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阶层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在社会学中,"阶层"一词来自源于社会分层理论,但是,我国对创意阶层的研究却更多偏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称其为"创意人才"并强调了其经济学意义。文章旨在尝试以社会学视角还原中国创意阶层的价值。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人才"和"创意阶层"概念进行辨析,并以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创意阶层"的社会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创意阶层的简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