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2.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其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型的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估算了1978-2012年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他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得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资源资本的大量投入,而且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建议陕西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以及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3—2012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银行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保险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不显著;证券业集聚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8年正式实施环保税,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环境污染进行约束,借助税收执法的刚性,加大环境规制强度。环保税可以通过对企业施加环境约束从而激励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本文基于沪深上市企业(2012—202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环保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3)环保税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于国有企业。(4)环保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和资产结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环保税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优化环保税政策提供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依据200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SVAR-SV模型,逐步分离宏观经济冲击和货币政策水平冲击,构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考量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金融摩擦机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实物期权和增长期权机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有控股、中小规模和中西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政府数据开放是有效解决企业数据资源可获得性的重要途径,对信息化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重大。利用2007~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和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运用交互固定效应模型、机器学习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可以激励企业扩大研发支出,减少企业寻租行为,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索罗余值法计算出江苏省1952~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对江苏省产出增长进行了分阶段分解和源泉核算,并通过对测算结果的因素分析,探讨其对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促使我们重新认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研究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一定理论分析和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行为、金融结构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政府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和不同金融资产结构.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全国以及东、西部地区,政府科技教育相关支出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西部地区的效果最明显;其它财政支出项目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对金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政府行为、金融结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Malmguist生产率指数,揭示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特征,进一步探究其成因,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慢。从结构组成因素看,“十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技术进步的差距是导致不同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十一五”时期则以技术效率为主。从外部影响因素看,缩小城市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市场化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可以有效促使不同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依据手工查找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量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负向影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和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的差异,对西部地区抑制作用显著,城市规模越小、行政等级越低,抑制作用越显著。鉴于此,应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加速推进要素禀赋结构转型,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和技术升级政策,加强区域经济联动,协同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in middle-income countries (MICs) based on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of 1975–2014. We find that TFP growth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a country’s upward transition from middle-income to high-income country group. The TFP growth model reveals that the catch-up effect, human capital, smaller population, weak currency,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rowth ar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TFP growth. We do not find a systematic difference in the TFP growth models for MICs. In analyzing the rol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FP growth at different income stages, strengthening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building innovative capacities are important in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that MICs face when transitioning to the high-income group. Governments of upper MICs need to initiate reform to motivate innovation by optimizing national R&D systems, and redesign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o target promoting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ML指数,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测度中国30个省市区GTFP,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GTFP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全国平均GTFP累积增长31%,技术进步贡献较大。各地区的GTFP均呈现增长趋势,而技术效率则有所下降。地理邻接是空间溢出的主要途径,各变量对G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R&D投入、外商投资和环境管制等因素对GTFP的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上,也体现在经营效率的提升方面。本文基于Malmquist模型,使用2007—2013年51家信托公司经营数据测度了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数据期内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4.6%,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增长推动,技术进步增速表现不佳。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中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和东部地区。同时,通过σ检验和绝对β收敛检验发现,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具有显著的收敛性,各地区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不过行业调整和转型发展可能会打破这种收敛态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2005-2018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未对服务消费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对制造品消费和食品消费呈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相邻地区的制造品消费与食品消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本地居住消费。制造品消费、食品消费和居住消费对服务消费创新资源的挤占,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服务消费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We explore three question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1)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entry barriers for foreign, public, and private investors? (2)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past productivity levels on futu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decisions? (3) What is the effect of equity structure on futur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levels? The empirical results based on a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 and using a firm-level data set from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suggest that foreign investors face higher entry barriers and react stronger to past TFP levels. FDI is also found to improve future TFP more than other forms of investment. Finally,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ccession is found to reduce entry barriers for foreign and domestic private investors while increasing entry barriers for public inves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